书城励志小激励大成果
34158500000001

第1章 卷首语

你“真的”懂激励吗?

她望着一叠20张的咖啡券发呆,表情不怎么高兴。因为,老板忘记她从不喝咖啡,却以为用一叠咖啡券,可以激励她的好表现——如果老板懂得用对方法,或许就不会让她觉得委屈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擅长激励,不妨想想,你用对方法激励员工了吗?

说到激励,立即映入你脑海中的画面是什么?员工福利,变装秀,绩效奖金,一句赞美,还是得到信任与授权?或者,你对激励心有疑虑:“激励一定要花钱吗?”

激励一定要花钱吗?

激励可能要花钱,例如加薪、绩效奖金;但也可能不用花钱,例如让员工觉得很有成就感。

阿瘦皮鞋总经理罗荣岳将优秀员工的成功故事编写成教案,以早会由当事人进行三分钟演讲的方式,将员工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每一家分店。他认为:“充分利用人性当中存在荣誉感与成就感,加以发扬光大,让他们成为组织的榜样与典范,不但能激励员工,也能带动组织成长。”

激励一定要用花哨的方式吗?

激励可以用花哨的方式,对内激励员工、对外制造话题;也可以回归基本面,让部属获得尊重。

台湾奥美广告策略长叶明桂认为:“经济增长停滞时,激励就像是‘全联社’一样,不花哨的最好。”他认为激励就是“尊重人性”,将每一位员工视为不同的个体,依照员工不同的个性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激励,部属有好表现,就用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立刻告诉对方。

再比如,你的公司无法比照大企业给员工提供豪华的健身中心,但“激励一定要公司资源充沛才能做到吗?”

激励可以基于企业层级,提供完善的办公环境给员工;也可以基于个人层级,随手做激励:“给员工最好的激励,就是老板的言传身教。”

根据《财富》(Fortune)杂志公布的“美国百大最佳工作场合”,位居首位的Google,不仅提供员工可以在11个餐厅中选择的免费午餐,在符合公司规定下可以带宠物上班,甚至连“让员工更英俊(理发)”,都能成为激励员工的诱因。

从一个拥抱到带宠物上班,从一张礼品卡到员工旅游,激励的方向如此多样化,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一件事情——提升工作动机(干劲,或是团队士气)。

你了解员工为何而工作吗?

工作动机=期待×价值

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Vroom)在1964年提出“期待与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他认为“动机=期待X价值”,意即动机取决于“当事人在采取行动之后,对于结果所产生的期待”以及“期待的结果对于个人的价值”。

“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成就动机)和外在动机(获利动机),前者是发自内心的意愿与感情,后者则通常必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刺激或影响当事者。内在动机通常比外在动机安定而且长久,而激励的目标,是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希望他们可以通往更高的境界。

“期待”是指一件事情的成功机会,例如这个月业绩必须达到100万,如果主观上认为自己能够达成,就会有期待。反之,如果这个月业绩必须达到500万,假使主观上认为自己不可能达成,期待就为零。

通常人们对于自己的期待,来自周遭人给他的“暗示”,也就是说,如果你对部属具有正面的期待,他就会朝着你的期待前进;如果你对他的期待是负面的,他就会朝着负面的方向走去——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你如何对待部属,部属就朝着你期待的方向走,最后成为你对待他的样子,因此也被称为“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价值”是指值得去做一件事情的诱因,例如达成业绩之后可以让人刮目相看,或是可以换得让家人衣食无忧的报酬。

动机是期待与价值的“乘积”,而不是“加总”,也就是说,只要期待与价值之中有任何一项是“零”,动机就是“零”。激励的基础,就在于了解部属“究竟为了什么而工作”,也就是了解部属对于工作动机所认定的“价值”是什么,也就是“诱因”。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在他的保健-激励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又称双因素理论)里,将激励诱因分为两大部分,有关个人内在的诱因定义为激励因素,例如成就感、个人成长;有关职场外在的诱因定义为保健因素,例如薪水、工作环境、与上司同事的关系。赫茨伯格指出,内在因素远较外在因素重要,不过,如果外在因素是正向的,确实有助于工作的满意度。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他的需求理论中,主张人们都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自尊与自我实现5种等级的需求,生理与安全需求可以归类在基本需求,也就是“保健因子”;其他的需求可以说是进阶需求,也就是“激励因子”。

由于每一种诱因对不同人的“引力”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员工可能为了成就感而工作,有些人则会因为金钱而工作;另外也有些人会为了个人成长与员工福利而工作。因此,了解吸引员工工作的诱因,方能掌握激励的诀窍。

你用对方法了吗?

4步骤,检视你的激励法

为了避免“你给的,不是部属想要的”,理想的激励步骤是:

步骤1:首先,找出适合部属的激励方式,直接询问员工“想要(做)什么”。给予部属真正想要的作为激励,长期且持续地留意如何满足员工需求。

步骤2:提供给员工重视的东西,营造一个支持的环境,建立和维持信任与尊重,并开放沟通管道。让员工有安全感,以培养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员工。

步骤3:设计给予认可的方法,以感谢并认可员工的优异表现。将报酬与绩效目标关联,界定具体的衡量指标和完善的机制,以取得员工的投入和支持,并且检视成效。

最后,随时对于执行结果的优劣,保有更改计划的空间灵活性。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建议经理人:“人们需要与众不同的奖励和表扬才能激发干劲。公司必须要让员工的精神和荷包都更充实,才能留住人才。”当踏出奔向目标的每一步时,别忘了跟团队一起庆祝工作进展,表扬又接近目标一步的成就。这项做法会让员工士气大振,令他们精神昂扬。

激励很容易做,因为它只要一句赞美;激励也不容易做,因为它是领导学的一部分。小小的激励,可以让你的员工多走一里路,让他更接近心目中自我实现境界——只不过千万别忘记,要用对方法,才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

延伸阅读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皮格马利翁效应(The Pygmalion Effect)源自希腊神话故事,一位岛国国王毕马龙(Pygmalion)对于雕刻非常擅长,他迷恋自己雕刻的少女像,最后感动爱神爱芙罗黛蒂(Aphrodite),将雕像赋予生命,让两人得以结合。

在英国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所写的音乐剧《卖花女》(Pygmalion)之中,卖花女伊利莎(Eliza Doolittle)经过希金斯教授(Henry Higgins)的调教之后,进入上流社会,希金斯教授因而爱上卖花女,最后两人结为夫妻。两个故事都说明着“你对待别人的方式,他就会朝着被对待的方式转变。”

皮格马利翁效应正式被提出是在196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与雷诺·贾可布逊(Lenore Jacobson),针对一群6~12岁的儿童进行智商测验,并且告诉老师们实验组的孩子们智商比较高(这并非事实),结果实验组老师不但设计较为艰难的课程,投注较多心思回应孩子的问题,教学态度也更认真。一年后,这些孩子的智商分数都有增加。

这项实验说明,由于老师期待学生会有比较好的课堂表现,因此影响其教学态度与方法,而学生经由教学方法的刺激之后,智商增加形成良性循环。不过,实际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孩子们智商并没有太大差别。

将皮格马利翁效应应用于管理的是斯特林·利文斯顿(J.Sterling Livingston),他在1988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HBR)的《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管理上》一文中指出,“经理人若能善用激励的方法,部属的自信会增加,潜在的能力也会被激发出来,生产力因而随着提高。”

他认为,经理人对部属工作表现的期待,会影响他们对待部属的方式。假设经理人告诉部属他们能胜任某些工作并可获致成功,部属通常可以超越经理人期待并能做得更好;因此,经理人的期待会影响部属的表现,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管理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