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CIA教你逻辑说话术
34153600000003

第3章 CIA眼中的逻辑是什么(2)

在第一个例子中,到底乙是赞同早恋还是反对早恋,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也没有阐述是好是坏,提问者并不能明确他真正的态度。而在第二个对话中,乙说的“好像”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看法,如果甲贸然就录用了新来的员工,可能会造成两人之间的误解。而在最后一个事例中,乙所说的“嗯”字究竟是肯定前一句还是后一句,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提问才可以得知。

CIA探员在审问对方时一个重要的特质是,会让对方直接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直接回答,不让他闪烁其词,而后根据对方的看法步步紧逼,拷问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无论是实际工作还是平时对话,如果我们随随便便就予以应答,很可能就给对方一个“没有主见”、“立场不坚定”或者“不靠谱”的感觉。在更多情况下,给不出明确观点的人,往往会失去做决定的主动权,让他人来为自己做不合适的决定。

二、为观点寻找强有力的依据

仅仅有判断的话语是“光杆司令”,需要依据的支撑才能够成立。而依据一定要充分清楚。这里的依据,就是逻辑论证里所说的“论据”,它是阐述观点的基础。

CIA探员将依据分为事实的依据和理论的依据两种类型。事实依据是能够为我们直接感知的客观的现实,比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潮涨潮落等,而理论性的依据则是被谈话的双方接受为真的价值观、信念等前提。无论是事实的还是理论的依据,一定要强有力地论述自己的观点,才能让论点站得住脚,让对方觉得你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请看以下两个案例对“垄断是否能消除竞争”的两个判断:

甲:垄断是不能消除竞争的。

乙: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因为垄断本身都是靠竞争来维持的,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再说了,竞争所需要的经济条件并没有被摒弃,垄断不能将社会所有的生产都一手包下来。

相比之下,乙说的话要比甲的话更加令人信服,因为他提出了事实的依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并且层次分明地列出了逻辑的要点,而甲只有判断的话语则显得单薄得多。

CIA探员们需要提醒各位读者的是,观点和依据一定是紧密相关的,依据如果不围绕观点层层展开,便失去了依据的作用和意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1.“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是白马,马是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2.“什么叫悲观?我认为悲观就是悲观地生活着的人。”

3.“你是一个十足的坏蛋,因为你戴着黑色的帽子,穿着黑色的夹克,黑色的裤子,还有黑色的皮鞋。”

4.“史密斯绝对不是杀害艾琳女士的凶手,因为他的性格很温和,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很少发脾气。”

从以上的观点和依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说话者的依据并不能有力地说明他们的观点。在第一个例子中,说话者想要阐明他的观点“白马不是马”,众所周知,我们如果想要论证这个观点的话,就得列举白马和马的根本区别在哪儿,又为何不同,而说话者的逻辑论证不过是把问题重复了一遍;在第二个例子中,说话人想要对“悲观”下一个定义,却用“悲观”来定义“悲观”,这种“依据”显然是不妥当的;第三个例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强盗逻辑,说话者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把自己的主观理解强加到对方的身上,导致了无辜的对方在“中了枪”之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一个例子中,说话者想要证明史密斯的清白,但是却不是列举可以证实史密斯无罪的证据,而是在阐述其性格特点。因此,对这一点,CIA探员们告诉你,在现实中,多温和的人都有可能是穷凶极恶的歹徒,而平常看起来凶狠无比的人可能是热心公益的背后奉献者。因此,不能凭借性格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

所以,CIA逻辑高手们的结论是,论证观点的依据应该是客观的、切合观点的、有用的依据。我们要摒弃啰唆、无关痛痒、毫不相关的依据,也不能用主观看法代替客观事实,所提出的依据应该是切合主题和具有实质意义的。

三、连接你的观点与依据

我们先来看两个简单的句子:

甲:今天天气晴朗得很,我们出去郊游吧。

乙:我已经很饱了,但身为大胃王的我再吃半个西瓜也是可以的。

这两句话中,如果我们调换一下前后的观点和依据,会得到这样的两个句子:

甲:今天天气晴朗得很,但身为大胃王的我再吃半个西瓜也是可以的。

乙:我已经很饱了,我们出去郊游吧。

如果出现这样的调换,我们觉得莫名其妙:天气晴朗和你吃不吃半个西瓜有什么关系呢?肚子饱了或是不饱和出去郊游有何联系?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奇怪,就是因为句子的前后并没有逻辑关系,也就是没有关联性。

那么,之前的句子为何会有逻辑关系?让我们重新看一下上一个例子。在第一句话中,甲其实省略了关联词,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因为今天天气晴朗得很,所以我们出去郊游吧。”而第二个句子则是“虽然我已经很饱了,但因为我身为大胃王,所以我再吃半个西瓜也是可以的。”前一句话是因果关系,而后者则是转折——因果关系,话语之间的逻辑靠关联词连接起来,意思才能传达明白,逻辑才能明了确切。

通过后天努力,你也可以妙语生花

正如正文开头提到的,这个世上并没有天生的逻辑说话高手,每一个高手都是由菜鸟转变而来的。在掌握了侦查的技巧过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一点点地积累经验,才能成功。有时候,阻碍你通往成功之路的不过是自己心中的障碍,你为自己的心门加上了枷锁,又怎么能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呢?对此,经验丰富的CIA探员特工吉姆喜欢跟新人分享下面的一则故事:

瑞秋是个小商店的售货员,她长得很可爱,脸上有着点点的雀斑,笑起来还有两个甜甜的酒窝。但是瑞秋却为自己的雀斑感到很苦恼,认为自己长得一点也不好看,当顾客盯着她看时,她就会下意识地别过脸。

瑞秋的姑姑翠西看到了,就把一包类似于珍珠粉的东西给瑞秋,说:

“这包粉末淡斑的效果很好,你一天洗三次,很快雀斑就会淡了。”

瑞秋很开心,谢过翠西之后回了家,认认真真地按照翠西的吩咐去做。几天以后,瑞秋真的觉得自己的雀斑淡了很多,笑容也多了起来。

一天,CIA菜鸟探员吉姆走进了瑞秋的小店,看到热情洋溢的瑞秋,他忍不住称赞她的美丽可爱。瑞秋和吉姆聊了一阵,便告诉了吉姆自己变得自信的秘密。而吉姆接过瑞秋所谓的淡斑粉末一看,发现那只不过是一包很普通的护理粉末而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通往成功的最大障碍不在外在,而在自己。人们总是很喜欢寄希望于外在的“神奇力量”来帮助自己,却不知道最大的神奇力量就来自于自己渴望进步、渴望飞跃的内心。所以,想要练成逻辑说话术,我们首先要克服自己内心的胆怯,勇敢地迈出步伐,大胆地说,大胆地练。

另外,在逻辑说话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风光,却忽视了背后的努力,更不能不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正如上文提到的逻辑说话顺序,只要抓住要领,其实也不难把握。克服心头的畏难情绪,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不论是邻里对话还是同事吵架,“锻炼”的场合比比皆是。

只要克服心理障碍,掌握技巧,细心发现,你也能成为逻辑说话的大师。

别人的大脑到底在想什么

你不是在和空气对话

看到这个标题,读者可能会感到奇怪,谈话的对方正站在对面说着话呢,怎么是和空气对话?但请回想一下,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甲乙丙丁聊得热烈,你仔细一听,甲在聊股市涨跌,乙在谈民生新闻,丙在谈菜价上升,丁在赞制度改革。四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就是聊不到一块去。

在火车站上,公交车里,还是电影院买票,我们可以见到很多人在群聊,但是如果仔细地聆听,可以知道他们聊的话题并不相同。A可能在谈对猪肉价格上涨,B却在担心自己的老公出轨。其实,他们都以为对方了解自己的话语主题和逻辑,但其实谁也没有在关心其他人在说什么,与其说是在聊天,不如说是在自言自语。

根据CIA探员们的见解,聊天应该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如果你预先设定对方一定是懂得自己的,而不顾实际的情况,就会造成沟通困难的情况。谈话是一种接球游戏,一个人抛出了手中的球,到了另一个人手上,再传回来。接球与抛球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把手中的球很好地抛出去。上面所举的例子,就是单方面传球的结果。

根据CIA探员的逻辑,我们知道,日常对话中,双方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一方的信息表达出来,传达到另一个人的耳中,这只是单方面的传播,而如果需要进一步的为他人所接受并使其信服,则需要在逻辑上建立一种信服力,信服力的基础是,你必须确认你的谈话是有对象的,而对象的大脑不一定是与你一样的。CIA探员提醒我们,想要进入别人的内心,就必须先把他人的话放在心上。

在CIA探员们的调查中,为了摸清对方的底细,他们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列出别人的大脑究竟都在想什么,再结合现实,推断最可能的情况展开侦查。不同的人思维千差万异,从不同的立场上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对话中,我们是无法确切知道与你交谈的对方到底是在想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别人知道的事情,其实对方不一定记住了,因为他的大脑到底在想什么,你根本无法预知。

我们先来看一下事例:

特工A:昨天麻烦你帮我找的目标人物档案你收集好了吗?我等一下就要开始执行任务了。

特工B:什么?这份档案你等一下就要用?

特工A:是的,我已经跟你说过了。

特工B:不对啊,你昨天跟我说:“明天弄好给我就可以了。”现在才早上九点,我还没有开始做呢。如果你等一下就要用,你昨天就应该跟我说:“明天早上九点之前一定要给我。”

特工A:我每天早上10点都会准时出去执行任务的,这个在情报局里是人尽皆知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特工B:你这是强词夺理,我的确不知道……

首先,特工A并没有明确交代自己的事务,尽管下了指令,但是他的指令内容并没有完整准确地传达到对方的大脑中,而特工B也没有去确认事实,单方面地以为只要明天之前弄好就行,因此造成了双方的误解。

CIA探员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双方的对话并不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你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了对方,而造成了谈话中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并不只是上面所提到的事例,还有以下的情况:

1.甲与表妹在机场出口碰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乙,甲将表妹介绍给乙,在国外刚刚留学归来的乙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他在自我介绍以后才发觉甲与表妹的愕然,因此,乙不好意思地对两人说:“对不起,我没有考虑到你们听不懂。”

2.“这次任务就让我来吧,我一定能做好的。”特工甲诚恳地对上司说。上司吐了吐烟说:“不,还是让特工乙去吧,他比较谨慎,枪法也好。”特工甲失望地低下了头。

3.餐馆里,一顿大快朵颐之后,甲抢着要埋单,乙推开甲掏钱包的手,说:“你就那一点工资,还是我来吧。”甲松了手,在众人面前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言语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建立一种“伤害”他人的逻辑。按照推断,以上无论是哪个例子,都在无意间触犯了他人,给人造成不舒服的感觉。那是因为,在对话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标准,没有把自己放到和对方一样的水平线上。

下面再让我们通过中国古代一个典型的笑话来看一下人与人之间思维的差异。

有一个自行修炼的行者走山过川多年,自己认为修行已经超过了很多高僧,于是行者便去当时最为知名的一灯大师所在的寺庙,想要和他一较高低。

行者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是恰好那时一灯大师已经外出了,大门中只有一个小僧在扫地。行者心想不能白来,于是对着小僧拜了一拜。小僧停住了扫地,行者伸出一根手指,意思是天地之间,唯有佛祖是最大的。小僧见状,伸出了两根手指。行者大吃一惊,对方可是在说天地之间还有道,佛与道可是并行的,并不是唯佛独尊。于是行者不甘心地伸出三根手指,表示不只佛与道,法也是和它们三足鼎立的,没有想到小僧举起了他的拳头。行者心想,小僧这是在告诉他,佛与天地共存,并不是要争个高下,或者一席之地,这一切不过是一念之间罢了,何必执著。行者于是大为叹服,躬身拜谢而去。

听到外面的声响,小僧的师兄走了出来,问小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僧回答说,没什么,有个漂泊的行者,来时没有说话,伸出一个手指,我想他走了那么久,许是饿了,肯定在说要一个包子,我伸出了两根手指,说也行,不过请留下两文香油钱吧,最近寺庙财政紧张呢。没有想到他不服气地伸出三根手指,说两文钱能买三个包子了。我生气了,举起了拳头说,两文钱还能吃一个大拳头呢!没有想到他倒是想通了,谢了谢我就走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猜出对方的心思,因为对方想的也许和我们并不相同。如果在说话时的逻辑不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闹出笑话。因此,CIA探员告诉我们,话语中,一定要学会放低自己,与别人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才能为人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