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34153100000003

第3章 怡然处世,事自成(3)

古时候有一个大财主,五十岁时得了一个儿子,为之欣喜若狂,视若掌上明珠。儿子逐渐长大后,财主却发现儿子只会笑不会哭。财主觉得这很不正常,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让儿子哭出来,可儿子还是成天笑嘻嘻的,无论是夺走他的东西还是打他骂他他都不哭。财主百般无奈,这日正巧有一高僧前来化缘,于是财主请高僧给儿子诊治。仆人将孩子抱出来后,财主狠狠地打了孩子的屁股一下,孩子只是皱了皱眉头,随即就平静下来。“高僧,你说这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财主问。高僧没说话,顺手从果盘里拿出一根香蕉和一串葡萄在孩子面前一晃。孩子想了想,伸手接过了葡萄,并微微一笑。“我儿子从小就不吃香蕉。”一旁的财主解释道。高僧点了点头说:“知取舍,智力没有问题。”接着,财主拿走了孩子手上的葡萄放回果盘,孩子愣了一下,却没有哭。“您看,失去也不悲不哭,这孩子不会是前世高僧转世吧?我的家财还望他继承呢,可不想他出家。您给想想办法吧。”高僧沉思了一会儿,端起桌上的果盘说:“跟我来。”几人来到财主家大门前,看到那里有三个孩子在玩耍。高僧把玩耍的孩子叫过来,将盘子里的三根香蕉给了每人一根,孩子们很高兴,接过香蕉剥开就吃。这时,财主的儿子忽然伸出手来指着香蕉大叫。财主连忙拿起葡萄给儿子,哄道:“那是你最不爱吃的香蕉,这是你最喜欢吃的葡萄!”没想到,财主的儿子一把夺过葡萄摔在了地上,仍然伸着手要香蕉。而三个孩子很快吃完了,拿着香蕉皮得意地冲财主儿子笑。“哇!”财主的儿子顿时号啕大哭起来,将财主和仆人都吓了一大跳。儿子终于哭了,财主惊喜之余却又不明白,问高僧:“他平时一口香蕉也不吃,今天怎么会为了香蕉哭呢?”高僧微微笑道:“世间大多数人的悲伤,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而是因为别人得到了。”

故事里财主的儿子本无须悲伤,因为香蕉不是他的最爱,但他为了不许别人得到这份多余的贪念竟伤心不已,实在令人感叹。其实,我们所为之悲伤、烦恼的那些事真的值得悲伤、烦恼吗?面对生活里的种种人事时,我们的反应是确实顺应着本心的,还是被多余的尘埃蒙了双眼、迷了心智?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追求、憧憬和欲念,有各方面的需求,有的确实是我们所需要的,但也有很多东西如同镜上的尘埃,除了满足虚荣心外毫无用处。所以,我们要学会呵护自己的心灵,让它保持在纯净的状态,不让那些多余的尘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为快乐腾出更多更大的空间,从而告别烦恼。

当然了,我们并不期望心灵变成一片光秃秃的净土,都希望在生命的画板上画上美丽的图画,而杂草也并非是拔掉便能断根的,也许这次清除了,下次又会“春风吹又生”。为了避免尘埃擦拭了又跑回来,也许我们可以试试下面这个哲学家提供的方法:有一天,哲学家带着三个弟子来到了一片平原。哲学家对弟子们说,他能教的已经教完了,现在他要给他们出最后一道题。“这里有很多杂草,你们认为除掉这些杂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弟子们互相看看,一时都没有吱声。他们都知道老师给出的这道题目表面上看好像很简单,但肯定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弟子率先回答说:“用手拔掉就可以了。”又一个弟子说道:“如果利用锄头,会更轻松一些。”最后一个弟子的答案更加简单:“烧掉。”哲学家听完弟子们的答案,没有作出什么强烈的反应,只是淡淡地说:“好,那么你们就用这些办法来除掉杂草吧,一年后我们再来这里。”转眼一年过去了,三个弟子如约来到平原。可是,尽管一年前他们用各种办法除去了杂草,但现在这里和去年一样杂草茂盛。而他们的老师没有来赴约,只是将他一生研究的笔记和一张字条留在他们去年讨论的地方。字条上写着:如果想把这里的杂草全都除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种庄稼。

我们的心灵就好比是一块需要耕种的土地,倘若不种庄稼,就很有可能长满杂草。那些杂草便是心灵的杂念。只有当我们摒除杂念,在心灵的土地上播种下美好的种子,我们才有可能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常常为自己充电,以新的智慧替代旧的观念,让生活远离空虚、阴暗的陷阱,用美好的庄稼置换丛生的杂草,生命自然会充实快乐起来。

禅宗六祖慧能祖师曾以另一则畿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引领我们进入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是啊,我们的心原本就是简简单单、纯净自然的,那些所谓的尘埃、杂草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只要我们能让自己常常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俗世烦扰如云般自然飘过不留痕迹,根本就无所谓是否要抗拒外界的诱惑、抵制内心的杂念。心静如水时,纷乱的诱惑也好,喧嚣的繁华也好,都不能打扰我们内心的宁静,使我们失了方寸。我们将如一枚净叶,顺应沉浮,跳出陷阱,漂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此糊涂不是愚蠢,不是昏庸,而是大智若愚,是更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生活后,所表现出的坦然、不计较、乐观以对。

一个人若处处不糊涂,也不肯装糊涂,总是圆睁双眼、提高警惕地去生活,那他迟早会身心疲惫,也让身边的人觉得很累。这样的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一种真愚蠢,得罪了人而不自知,辛苦了自己还以为很高明,真正是得不偿失。

而一个人若懂得了糊涂的人生智慧,便不再刨根问底,不再咄咄逼人,为人处世时放过他人也放过自己,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更好地成全自己的人生。看上去他们好像很糊涂,可能还会被精明的人嘲讽为傻里傻气,但实际上他们是将生活化繁为简,以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去对人对事,宁愿糊涂地吃些小亏,也不做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人。

生活中很多时候,糊涂一点,快乐反而多一点。过于清醒地看事情,过于精明地去计算得失,只会让自己徒增困扰。下面这个关于啤酒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快乐是如何在“聪明”中溜走的。

有几个人到海边去度假,其中一个人在附近的小店买了很多啤酒,大家一边喝啤酒高谈阔论,一边享受着海风,十分悠闲愉快。聊着聊着,有个人忽然问起:“这啤酒多少钱一瓶?”买啤酒的那个人如实回答:“每瓶十块钱。”这个人一听,感叹道:“这样的啤酒也要十元吗?太贵了!景区外面买三块钱就足够了!”大伙儿听了,都感觉吃了亏,开始的好心情一扫而光。本来还预备畅饮一番的,现在只觉得不能再上商家的当,让老板白白赚钱,好好的一次度假也变成了得失研讨会。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可能屡见不鲜,往往是不知道时海阔天空,知道了便顿时觉得天昏地暗。所以,有些无关原则的事,何必去问呢?又何必计较呢?太过清醒和精明的人,很少会感到快乐。因为他们总是关注着心中那杆得失之秤,即使有些微的不平衡,也会为之耿耿于怀。而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对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付诸一笑,也完全可以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糊涂一下。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会处于一种快乐的心境之中,反之,则是庸人自扰、不得安宁。

俗话说,傻人有傻福。人生很多时候,很多事,不知道比知道好,不精明比精明好,有心栽花不见得能看到花开,无心插柳反而绿柳成荫。

有个故事说,有两个人落水了,一个人视力很好,一个人却是近视。两个人在水中挣扎着,正感到筋疲力尽,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艘小船。于是,他们振作精神,努力向那艘小船划过去。可是游着游着,视力好的那个人停了下来,因为他这时突然看清楚,那所谓的小船只是一截枯木而已。然而,患有近视的那个人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仍然在奋力往前游,当他看清楚枯木的时候,他已经接近了岸边。就这样,视力好的人因为看得太清楚,以致过早失去信心,结果白白丢了性命。患近视的人因为看不清楚,反而获得了新生。

为何聪明会反被聪明误?因为聪明的人遇事总是会想得太多,从而顾虑也就太多,结果自以为算计了别人、算计了事情,却不知终究只是算计了自己。而糊涂一点,不见得就是吃亏,所谓世事无绝对,今天看上去显得糊涂的选择,也许明日回头看会觉得充满了豁达的人生智慧。

在美国曾经有两家差不多规模的公司,分别属于罗伯特和史蒂夫。罗伯特是一个非常聪明也很会算计的人,遇事总是会想得很细很长远,因此他很早就预测到 2008年将出现金融危机。据他估计,到了那时候,美国肯定会有30%的公司要倒闭,而像他这样的小公司,必定难逃此劫。于是,他为了避免将来会负债累累,决定提前将公司解散,以便给自己和员工们留好退路。与罗伯特相反,史蒂夫不仅不善于算计,很多时候还让人觉得他很愚笨。对于罗伯特预测到的金融危机,史蒂夫傻傻地想,世事难料,未来是永远无法预测的,与其为了避免失败而避免开始,不如迎难而上。他认为只要自己的公司能够存在一天,他就要竭尽全力支撑下去。最后的结果是,擅于算计的罗伯特没有了公司,而不善算计的史蒂夫却幸运地度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公司办得比以前更红火了。

糊涂不仅是一种生存智慧,还是一种低调做人的处世技巧。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说,太清澈的水,因为缺少必要的养分,所以鱼很难存活。而一个人如果太精明,对人对事太苛察,就会使旁人敬而远之,于是找不到伙伴。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这种“至察则无徒”的典型。王熙凤表面看来八面玲珑、绝顶聪明,事实上却是一个精明过头的女人。她处处好强,事事争胜,脑子一刻也不肯休息,结果累了自己一身病。她用所谓的精明才智将荣宁两府的所有人都整治得服服帖帖,但人们心里并不真正喜欢她。她使用掉包计害了林黛玉的性命,最后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如果她能像郑板桥那样难得糊涂一下,也许她的一生也能过得潇洒、坦然。

关于聪明和愚蠢,西方有一个意味深长的传说:

传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使都会送给他两件礼物,一件是聪明,一件是愚蠢。有个女孩叫伊莎贝尔,她自作主张,将叫做愚蠢的礼物扔掉了。天使知道后,劝告她,愚蠢这份礼物是每个人都要收的,一个完整的人必须拥有愚蠢,只靠聪明的话,必定会导致你的人生存在许多失败和不如意。可是,伊莎贝尔不理会天使的劝告,仍然固执地将愚蠢扔进了垃圾箱。一天又一天,伊莎贝尔长大了,她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强,不管做什么事,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说,她实在是聪明绝顶,谁也比不过她,谁也无法赢她。然而,正因为此,渐渐地,没有人愿意与她共事,也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因为每个人在她面前都显得那么愚蠢。并且,因为她太精明,太能干,也没有一个男人敢娶她。这时,伊莎贝尔感到十分后悔,她请求天使重新送她那份叫愚蠢的礼物,可天使告诉她说,太晚了,你的头脑里全是聪明才智,一丁点愚蠢都放不进去了。伊莎贝尔的悲哀很多时候也是我们的悲哀。我们都喜欢聪明,不喜欢愚蠢,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聪明也会让我们痛苦,愚蠢也能令我们幸福。

所以,当你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自以为是地将自己的生活折腾得跟迷宫一样,自视过高地排挤他人而孤立了自己,你一定要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天使给你的那份叫愚蠢的礼物还在吗?精明人生容易多负累,糊涂人生反而得安宁。不管是真愚蠢,还是装糊涂,总之是难得糊涂。拥有一颗聪明糊涂心,将让我们变得更加豁达与从容,也会让我们的生活获得前所未有的悠然自在。

人生不必太完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个豪气万丈、激动人心的句子如今已是众所周知,成为不少公司、企业的文化标志,也成为许多人的人生座右铭,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激励着我们为了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羡慕着完美,向往着完美,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着完美。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工作、为人处世上都力求做得好一些,再好一些,从而为自己打造更为成功、更为圆满的人生。

然而,人生真的有完美吗?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意事往往只有一二而已,想要每一件事都圆满虽然是一个美好的心愿,却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完美的境界只能说是我们心中理想的寄予,是精神上的乌托邦,而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因此,完美可追,却不可力追。因为如果过分追求完美,事实上又达不到完美,人心难免会浮躁,会为自己的不完美惶惶不安,或为他人的不完美生气怨愤,最后使完美变成了人生的包袱、心头的重负,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细观生活中那些追求完美的人,总是极易愤怒或抑郁,一旦他们自己有什么事没做好,他们就会变得寝食难安、自责不已。若他人没做好,他们就会不受控制地发脾气或喋喋不休。他们很容易感到孤独、伤感,人际关系也常常处理不好,因为在别人眼中,他们是难以伺候的十分挑剔的人。那么,仔细想想,即使真让他们追求到了所要的那份“完美”,却要以快乐的心情、良好的人缘等为代价,这“完美”还真的“完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