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怒气加快呼吸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生气的体验?你是否曾为了某个人、某件事而愤愤不已,不可遏制地咆哮怒吼?你是否在发完脾气后感到懊悔,忍不住想如果当时不那么说不那么做就好了……想来每个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因为生气、发怒确实是人之常情,是可以予以理解的一种情绪波动。
会感到生气当然是有原因的,让我们生气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我们生气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不再受到冷落;有时候,我们生气是为了向对方强调某个观点,可是说不清楚,便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语调,试图说服对方;有时候,我们生气是因为某人做错了某件事,我们想指出他的错误却觉得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而有时候,我们也许只是为了面子的缘故,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却不肯认输,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等等等等。
虽然生气本身并不能算是一个重大的错误,但不管生气的理由是什么,它确实会对我们的心情和生活造成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伤心伤身。而那些没有得到及时化解的闷气,还可能会导致持续的悲伤、抑郁、情绪低落,造成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冲突,造成心理疾病。
这么看来,生气说到底还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能不生气还是不生气的好。尤其是我们若想保持愉悦放松的心情,更应该绕“气”而行,躲得越远越好。因为那看起来可能不那么严重的一时的怒气,说不定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
从前有一只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着,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晒得它又饿又渴,骆驼感到焦躁万分,一肚子无明怒火不知道往哪儿发泄才好。恰好此时,有一块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谁知道玻璃碎片却将骆驼的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顿时染红了沙粒,升腾起一股烟尘。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地继续走着,然而一路的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鹫。秃鹫叫着在骆驼上方的天空中盘旋,这让骆驼心里一惊,不顾伤势狂奔起来,在沙漠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血痕。谁知道骆驼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附近沙漠里的狼,疲惫加之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只得像只无头苍蝇般东奔西突,仓皇中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附近。鲜血的腥味儿又惹得食人蚁倾巢而出,黑压压地向骆驼扑过去。一眨眼,就像一块黑色的毯子一样把骆驼裹了个严严实实。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漓地倒在地上了。临死前,这个庞然大物追悔莫及地叹道:“我为什么要跟一块小小的碎玻璃生气呢?”
生气、愤怒,这些非理性的情绪不仅会伤害到他人,更会伤害到自己,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如同上面故事里的这只骆驼,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碎玻璃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可怜的骆驼一开始肯定没有想到,它一时的怒气会带来一连串可怕的恶性循环,就如同我们在生活里生气时必然也只是为了宣泄一下情绪,不会去考虑太多的后果。可事实证明,人与人之间太多的争吵都只是源于一句生气的话语,然后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继而演变为拳脚相加,而人生太多令人追悔的局面也都是由一时之气所造成。
我们为什么要生气?如果是因为他人确实犯了错,那么,何必用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呢?如果不过是因为他人做了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那么不如想想,自己的观点和标准又一定百分百正确吗?即使自己是正确的,他人也不是非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来为人处世。
所以,不管我们生气是出于什么理由,也无须任由自己动不动为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这样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假如我们讨厌别人生气的模样,就更加不该随便生气了,将心比心,他人也一定讨厌看到我们生气时丑陋的面孔,不是吗?尽量用感受的心和体谅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冷静、平和的心境。
有个男人的老婆在生孩子时难产而死,因此他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幸好他养了一条聪明能干的狗,能帮他担负起照顾婴儿的重担。有一天,男人外出办事,很晚才回到家,这条狗见主人回来了,立即到门外来迎接。这时,男人发现狗的嘴里满是鲜血,心头顿时涌上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不由猜想是否自己太晚回来,狗因为饥饿而兽性大发把孩子给吃了。男人连忙急匆匆地跑进屋里,冲到床前一看,孩子果然不在,床上还有一摊血迹……男人气愤难当,在狂怒之下,拿起棍子将这条狗活活打死了。没想到狗刚刚咽气,孩子便哭着从床底下爬了出来,男人这才明白自己错怪了狗。男人四处查看后,发现房间的角落里躺着一条狼的尸体,是被活活咬死的,而狗的后退上有着严重的抓伤。原来,在男人出去后不久,有条狼溜进屋来想偷吃孩子,是狗勇敢地冲上前去与之搏斗,最终保住了孩子的性命。男人恍然大悟后,悔恨不已,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可是,一切已成定局,他所犯的错误不可能再挽回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只因为男人一时的愤怒,在不理智的情况下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忠心耿耿的狗白送了性命,而男人从此也失去了一个好帮手、好朋友。可以想象,男人心里有多么后悔,他今后的生活又会多出多少困难。但事实上,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男人懂得控制愤怒,在对真实情况作出核实后再采取行动,忠心的狗也就不会白白的送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生气的时候作任何决定。因为据心理学家的测算,人在生气、愤怒的时候,智商是最低的,会自以为是地做出一些愚蠢的行为。
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
现实生活中,太多人受到“一时之气”的影响而陷入不理智的状态并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大到一时气急而杀人放火,结果断送了自己的一生,小到日常生活里与人相处,说出过分的话、做出过分的事。其实,几乎所有的囚犯都曾表示过为当时的冲动懊悔不已,而人们也总在气愤的感觉消散后奇怪自己怎么会为了一点小事大动肝火。所以,当我们感到生气时,尝试着不说话、不行动,避免让那些过分的言行以及错误的选择和决定有机可趁,最后伤人伤己。那么,我们如何控制愤怒、让心中生气的感觉得以疏解呢?下面这则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不生气的秘诀:
古时候,有个人叫爱地巴,他一感到生气时就会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他还是坚持着这个习惯——生气时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即使这样会累得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他的孙子不能理解他这种行为,就问:“爷爷,你一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秘密吗?”爱地巴回答说:“爷爷年轻时,只要和人吵架、争论或感到生气时,就会这样做,而我一边跑一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跟别人去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孙子又问:“那您成了富人后,您又是怎么想的呢?”爱地巴笑着说:“我呀,一边跑一边就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与他人计较呢?这么想的时候,我的气也消了。”是啊,人生有那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精力用在生气上呢?怨气就像滚雪球,开始只有一点点,但如果不及时将它排散,它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从生气到愤怒,从愤怒到言行失控,最后造成严重后果。
心理学家指出,让自己停止生气的最好方法就是像故事里的爱地巴一样,尽量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益身心的事情上,以此放松心情,消除负面的情绪。比如爱地巴采取的跑步方式就很好,人在运动的时候是很容易心情开朗起来的,这个方法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又或者,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可能最初会觉得难以投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肯定会逐渐平静下来。总之,别让自己专注在为之生气的事情上,暂时离开它,不要留在原地“欣赏”,然后越看越气、越想越气。
和人相处时,还要学着将心胸放宽,不要只想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多考虑一些,让怨气、怒气等消极情绪得以疏散,这样便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计较和争执,让自己心情愉快的同时,别人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宽容与友善。坚持这样做,时间久了,我们一定会发现,当我们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解决某件事情时,不生气往往是比生气更有效的办法。
金代禅师非常喜欢兰花,他有一座花园,里面种植了数百盆各色品种的兰花,称为兰园。讲经说法之余,金代禅师总会到兰园里悉心照料这些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像是禅师的生命一样。有一天,金代禅师有事要外出,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弟子们要好好照顾兰花。弟子们知道师父嗜兰如命,所以一点也不敢怠慢,每天都要巡视兰园好几回。然而,正因为太小心翼翼了,有一个弟子为兰花浇水时只注意看着前面没有顾到后方,一不小心将兰花架绊倒了,结果整架的兰花都翻倒在地上,摔得支离破碎,其情状简直惨不忍睹!这名弟子害怕极了,心想这回师父回来不知道要愤怒到什么程度!因此,当金代禅师回来后,他急忙上前跪地请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金代禅师听了,不但没发怒,反而心平气和地说:“我种兰花,一是为了供养佛陀,二是为了美化环境,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来种兰花的!”金代禅师的这句话实在太妙了,弟子们听后不仅放下了惶恐忐忑的心,而且也知道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精进修行。兰花是金代禅师的最爱,一夜之间悉数毁掉,难道他真的不感到遗憾吗?想来多多少少有一点吧。但金代禅师很看得开,知道兰花已毁,再生气、发再大的火都不可能挽回了,所以他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以养兰花的初衷是为了愉悦心情来疏解不快的情绪,以慈悲心、宽容心来教导徒弟该如何修养身心。
金代禅师的这种智慧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是为了生气,我们与任何人相处,做亲人、夫妻、朋友、同事等等,建立这些关系都不是为了生气。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为一点小小的困难、为人与人之间难免的摩擦与不适应咆哮怒吼、闷闷不乐呢?
生气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生气只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始终是看我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不关别人的事。我们愿意生气,生气就可以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我们愿意不生气,那么任何不顺眼的人和事都可以一笑置之。
总而言之,缓一缓,再生气,想一想,再行动。一旦感觉到自己在生气了,不妨深呼吸,在心里默数十声,并且想想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想想自己的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么,细心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那么,在呼吸的渐渐平稳中,大多数愤怒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用你的呼吸控制怒气,而不是纵容怒气加快了你的呼吸,使你冲动的说话、行事。因为无论为人为事,怒气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情绪的起伏,可以主观地进行控制和调解,若放任自流、不予管制,任其破坏我们难得的快乐心情甚至苦心经营的幸福生活,实在得不偿失。而如果让那些不如意的事,那些来自他人不顺耳的批评或来自内心的不快意识,如同风一般自然地吹过,不为之执著与计较,我们的心自然能得到平静与安宁,从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与自在。
误会,误了谁的平静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其间肯定发生过误会。所谓误会,就是我们对他人或者他人对我们,在言语和行为上产生了某种错误认识,从而使得我们无法正确理解事情的本来面貌。可能有人觉得误会没什么大不了,既然是人与人相处时常见的现象,解释清楚就可以了。然而,事实上,误会,这看上去好像很简单的两个字,听上去好像很普通的事情,轻则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爱情、婚姻等带来短暂的不平静,重则可能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为彼此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带来无法摆脱的苦恼,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人的一生。误会,好似人际交往中的一个肿瘤,如果处理的好,便是良性的,“动手术”割去就可以了;处理的不好就会扩散成恶性的,怎么治疗也没有用。
引起误会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因为人的表达不够清晰令对方产生误解,有时候是因为各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性格以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而造成相互理解的偏差,无论怎样,被误解的滋味并不好受,被理解、尊重和包容才是每一个人的期望。所以,我们若想与他人和谐地相处,让我们的心情平静而愉悦,误会这东西还是能免则免,而学会尽量准确地去表达自己,多一点宽容心去理解对方,避免凭着自己的好恶去判断人与事的正确与否,误会产生后及时解决,都是防治误会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