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桑泉别少府序唐王勃
下官以穷途万里动脂辖以长驱王公以倾饯百壶
别芳筵而促兴是以青阳半序明月中宵离亭拥花
草之芳别馆积琴歌之思去留欢尽动息悲来惜投
分之几何恨知音之忽间他乡握手自伤关塞之春
异县分襟意切凄惶之路既而星河渐落烟雾仍开
高林静而霜鸟飞长路晓而征骖动含情不拜空伫
听于南昌挥涕无言请投文于西候因探一字四韵
成篇
与夏县崔少府书李峤
安成足下伏闻高义之日久矣缅惟徽范虔想德音
山川契阔风月劳心何尝不煎九回苦百虑向清风
而披襟仰高门而企躅然执事庸讵知哉盖理或宜
符虽违必契物有汇感虽远必臻龙虎郁风云鱼龙
归林壑同声相应孔父精微之书同翼共飞马生通
博之史仆窃不逊仰希古人以为天下襟期四海兄
弟款平生于千载感气义于一言道或乖胶漆不能
同其异志苟合楚越无以异其同万里比邻宁须群
聚而会百年囗契何必偃伏而游昔者锺君西入邀
蒋生为臭味延陵北游款国侨为旧识斯并未言而
信不介而亲芬若椒兰婉同琴瑟何哉诚相期之有
素也若下官者落拓无系支离少合向尝效一艺于
友朋关一奇于卿相形沦散冗名弃草泽通人未曾
接赏谈士不以挂言行为诮累动成嗤鄙然敢献区
区之心者徒以萤烛之光不逮日月而囗照之理同
涓滴之水无觊江河而体润之原一也故辄布之于
左右以为魏蜀两俊可复生于今吴郑两贤不独美
于古此褊心所度足下岂有意耶且仆智不效于一
官谋不周于千虑德惭季路诉甚伯寮畏此简书就
兹文墨首路之日驰情下风不为燕雀联翩鸿鹄已
远形留神往室迩人遐孤此宿心延伫何极然喜遇
贤季得抒幽襟直置心许居然目击窃以通家自任
更将睹奥为欢聊下拂尘之榻便登勒铭之座芝兰
在室久久逾芳花萼连枝韡韡交映徒观其室居闲
旷庭草芜没高窗纳景密树栖烟筵有丘中之琴案
多濠上之帙怀情落落无事草元虚馆阴阴自然纯
白此傲吏之遗赏高人之远致也加复披玩华藻终
朝忘倦珠明玉润云蔚霞舒符彩相烛希声间起雕
逾绘素采夺华虫之饰韵动旋宫响入飞龙之奏三
月忘味畴足为多一朝投笔于是乎在想望光景若
睹清颜下官才不逮人学非通敏徒以闻长者之余
论忝好事之末流有时感激斐然牵课但短绠之才
嗟于不及挈瓶之智患在屡空顷者关塞羁游风尘
旅泊抒情歌事略有短篇未足追踵词人亦以言其
所志窃不自外思简知音所冀南郢之声时参委巷
东里之润或被庸章则驽骀获荐于九方腹背可俦
于六翮矣仍恐豚肩祷薄未足享盈车之报犗饵非
香不能致吞舟之获耳仆事已清白寻就西辕仰承
背夏涉秋方期戾止契阔不会我劳如何勉敬风猷
时敦景行李某谘
报三原李少府书崔融
仆去夏遄征徂秋戾止于舍弟圆处辱吾子赠书撤
函敷纸恬神静讽龙文畅发居然异气射人凤律雄
鸣自有奇音震物是何词裁清雅兴旨奥深黄缣白
锻吐其文玉篆银钩艳其彩超超美论上陵于八十
五篇婉婉成章下该于五十六字心灵密会许予以
烟霄鸾凤之交景气潜通博我以风雨鱼龙之感虽
曰不敏窃所庶几下走材不逮于中人名谬参于下
士颇亦希达者之陈迹慕君子之遗风何不勤勤于
接贤汲汲于结善见一才庶褰裳千里闻一德期负
笈七州而心迹相妨竟未之致也且仆之于君早钦
风素子未知仆载劳翰墨同声相应可谓知言庸讵
知哉是何言也善乎东方生有言曰士大夫相知何
必垂发齐年拊手尘游仆每览此嘉其旨气重其达
识斯可谓之知言矣足下博闻强学丰才赡思以为
魏蜀名游吴郑奇节不独于古可生于今若高明之
礼乐大器足并吞于八九若下走之瓶筲小才岂与
言于万一也然才器虽不足揆风尚或可思齐区区
之诚有望于此耳夫黄金之为宝也重矣而众或砾
之白玉之为璞也真矣而众或非之木秀于林堆出
于岸者卒为风波所击材出于众行高于人者必为
时俗所讥以孔宣之德也而招毁于武叔以周公之
德也而见疑于管叔此古而有之子何为怪者若吾
子之兰熏雪白冰清玉润变通古今识贯终始而不
免于谗口者斯亦可以痛心哉然则霜雪增加然后
知松柏之劲也阴阳薄蚀然后知日月之明也涅而
不淄磨而不磷者此非其效欤嗟乎王事不遑行役
无定及君降止伊余载驰庶将自过黄叔度不意求
寻陈仲举参差不展踧踖为劳而吾子泛交直造余
室弱季愚者因此得闻夕饱儒珍朝充道味南指有
资于先觉北面顿廓于初蒙成人之美君子之务也
遂令齐声五对嗣美一枝名登甲乙之科身预贤良
之末此非师资之效欤仆志尚幽闲体业疏放自拘
文墨屡学栖迟院草侵囗而不薙惜其十步有芳也
庭树当轩而不徙重其一枝可巢也素琴委箧弦上
之声勿取也道书盈架物外之情足征也此仆之不
能忘怀聊复尔耳而子矜余以傲吏夸我以高人多
见其玩人长德者也仆少乏文章长征学艺缘情体
物诚所不工雕朽砺铅时有牵拙直将歌其劳事岂
欲冒彼知音而吾子广肆褒扬深加提饰上揆飞龙
之奏旁援仪凤之音语人必于其伦在仆何可至此
足下德擅宗师名推雄伯文高积玉升学日以照天
光韵警锵金激思风而吹地籁至若山柱河官之作
珠胎鼎气之篇并登作者之心每讽词人之口窃沾
余论久已怀音重劳赐简殊深荷戴谨当藏之于箧
书之于绅奉以周旋期诸永久仆自恭承彩札握玩
琼章笔砚俱焚神气都尽所以迟回旷日俯仰穷年
者抑由于此矣亦将性不好书往贤之通论言非尽
意前哲之美谈苟意得而言忘冀神交而道合耳而
竞不能以已者恐爽无言不酬之美云耳相知心期
要以会面景山足下勿我弃遗敬慎德音邀君岁暮
耳当今六月颇暑三时隆赫敬想出忠入孝自公及
私养亲以禄效官以智邕邕然致足乐也仆拙于札
翰行复推遣未卜清言良深太息不具崔某白
同州韩城县西尉厅壁记欧阳詹
说文曰尉之为言畏也亦慰也主也故字从尸示寸
寸者寸量礼度以敬上示者示陈教令以谕下尸者
典职司以居位敬上所谓畏谕下所谓慰居位所谓
主全兹三者以莅王爵则仕义周是以古之人嘉用
尉字为官号陶唐有太尉周有军尉秦亦有太尉舆
尉东南尉洎汉则复命县掾曰尉自是以名至于我
唐无或易所命善也我唐极天启宇穷地辟土列县
出于五千分为七等第一曰赤次赤曰畿曰望曰紧
次紧曰上次上曰中次中曰下赤县仅二十万年为
之最畿县仅于百渭南为之最望县出于百郑县为
之最紧县出于百夏阳为之最上县仅三百韩城为
之最上之最次于紧之最非最之紧无与焉紧之最
次于望之最非最之望无与焉望之最次于畿之最
非最之畿无与焉畿之最次于赤之最非最之赤无
与焉最之县长于余县如麟凤五灵之长于群灵也
数长不数类则韩城之称与万年渭南郑县夏阳并
自紧而上簿尉皆再命三命已往而受资历至之而
至也上县而下则自解褐授韩城既上县之最簿尉
解褐之贵者唯三员伺其阙非年年之有或一员之
阙天下皆知之授之日亦皆知之曰某人授韩城尉
是其人则颂非其人则诽虽一命之官其人尚也如
此则主司慎择才地精美县亦有六曹尉二人一判
功户仓其署曰东厅一判兵法事其署曰西厅兹厅
兵法事之厅也根之州则司兵司法司事尽在形之
国则兵部刑部工部尽在兵主武法主刑工主土今
武未大成务尚繁刑未大措狱尚生工与人兴无时
休州县司或双曹六人分其职国则部属寮八九十
人分其职一人理六人八九十人之理虽小大有异
而揆绪不殊其绪不殊其官不易能至于易者则人
无敢易之人无敢易之则国必重之国重之则践洪
钧大柄所由乎此也贞元十五年春余友人荥阳郑
伯义授焉郑自上累叶声名为天下闻郑以明经登
科又三举进士屈于命词学亦流辈推内行第一其
受命之年五月余诣焉十月又诣焉见东厅有记西
厅无记因请书示本厅姓氏序于左其或先于郑芳
馨犹存者亦得之至于郑皆系之若谱土壤广狭物
产有无尉非得主不敢僭序十月十五日记
授侯丕寿州霍丘县尉制白居易
敕试太常寺奉礼郎翰林待诏上护军侯丕夫执艺
以事上奉诏而处中其于出入谨身夙夜祗命比他
局署实倍恭勤既宠之以职名又优之以禄俸盖先
劳后食之义也汝其承之可守寿州霍丘县尉依前
翰林待诏勋赐如故
魏兖二州所荐田夷吾曹璠二人准敕试诗日
终百首授以所贡郡县尉制前人
敕乃者魏兖二帅以田夷吾曹璠并善属文贡置阙
下有司奉报明试以诗五言百篇终日而毕藻思甚
敏文理多通贤侯荐延宜有升奖因其所贡郡县各
命以官而倚马员来衣锦归去以文得禄亦足为荣
可依前件
同州澄城县功仓户尉厅壁记杜牧
县之所重其举秀贡贤也今日自外诸侯之儒者旷
不能升一人况尉乎次乃户税而已史记河渠书曰
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即此地
也征者俗讹为澄耳其地西北山环之县境笼其趾
沙石相礡岁雨如注他皆淫滟不测征之土适润苗
则大获天或旬而不雨民则蒿然四望失矣是以年
多薄稔复绝丝麻蓝果之多饶固无豪族富室大抵
民户高下相差埒然岁入官赋未尝期表鞭一人因
征其来由耆老咸曰西四十里即畿郊也至如禁司
东西军禽坊龙囗彩工梓匠善声巧手之徒第番上
下户互来进取挟公为首缘以一括十民之晨炊夜
舂岁时不敢尝悉以仰奉父伏子走尚不能当其意
往往系辱而去长吏固不敢援复况其养秩安禄者
耶加以御女官多盘囗其间递相占附比急热如手
足自丞相御史咸不能与之角逐县令固无有为也
非豪吏真工联纽相姻戚者率解去是以县赋益逋
征民幸脱此苦者盖以西有通涧巨壑叉牙交吞小
山峭径驰鞍马张机罝者不便于此是以绝迹不到
兼之土田枯卤树植不茂无秀润气象咸恶之而不
家焉民所以安活输赋者殆由此傥使征亦中其苦
则墟矣尚安敢比之于他邑乎嗟乎国家设法禁百
官持而行之有尺寸害民者率有尺寸之刑今此咸
堕地不起反使民以山之涧壑自为防限可不悲哉
使民恃崄而不恃法则划土者宜乎墙山囗河而自
守矣燕赵之盗复何可多怪乎书其西壁俟传言者
览焉
郑县尉厅壁记梁肃
自华而东东距洛师抗雄多临大道其县有七若壤
接天府号因旧国分郑为之首又斜邻其陆焉天官
每铨士补吏常属意于此三科之选其人尤精比畿
服之偏者难易相隔不啻数等其地望可知也元年
春正月之后贤侯才子曰兰陵萧倕以贞敏恪慎再
命为尉掌仓曹出纳与工程修饰之事事举职修而
令名随之暇日谓予曰兹邑之作非旧也初在于州
东北隅广德中以贼臣周智先以河潼叛放暴兵
官寺且胁诱将吏生立己祠而栋宇斯崇及王孙致
诛牧民者从便宜而重改作乃刷灭凶慝之遗尘徙
二治焉是厅盖祠之余也嘻曩者凭而为妖今乃即
而为政合于大顺用鉴将来是宜书之以告昧者予
于是着之屋壁且以纪夫人之美若风俗疆土与置
邑之年代分于尉今监察御史黎逢尝编为郑志藏
在州府中可覆视也故不书时御史中丞董公为邦
之三载秋九月定安梁肃记
送东海孙尉诗序杨盈川
东川孙尉文章动俗符彩射人官裁下士宣大夫之
三德运偶上皇作东南之一尉庸才扰扰流俗喧喧
谈远近为等差叙中外为优劣殊不知三元合朔九
州同轨蓬瀛可访还疑上苑之中日月不占更似灵
台之下彼其之子未为后时凡我友朋无劳疑别徒
以士之相见人之相知必欲轩盖逢迎朝游夕处亦
常烟波阻绝风流雨散去矣孙侯远离隔矣但当晨
看旅雁君逢系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未
能免俗何莫赋诗缀集众篇列之如左
范仲温可台州黄岩县尉宋欧阳修
尔弟仲淹参吾大政方欲辅朕平赏罚推至公以修
纪纲而正庶位尔今所任有土与民惟过与功别有
赏罚尔勤厥职可不戒哉
临淄尉考词黄庶
尉能捕盗使盗知不可免而不敢为盗亦去盗之一
端也山东大约号多盗今临淄献一岁之状视他县
者纔几人而已前件官为尉盖有助云
县尉李执中可察推制王安石
囗某先王之政荒则缓刑至于强不忌死而伤吾良
民则去之亦不可以不急此朕所以严追胥之令信
购赏之科不以岁凶多暴之时而为之废格尔能除
盗实举其官迁以懋功往祗乃服可
尚书都省额外正名年满令史边士宁青州益
都县尉制前人
敕某尔以书赞治积岁有劳请命于朝序官一尉往
共厥职无敢弗祗可
汜水县尉第一考词傅尧俞
夫尉职捕盗而赏罚最着唯用得失多少为差汜水
县前山溪而大河横其后旧多椎埋为奸今周岁无
盗非畏尉而不为乎顾不贤于得盗多者哉虽赏不
及尚宜优其课等可考中上
答赵尉朱熹
九月八日熹叩首复书剡尉赵君奉议熹未得识面
而远辱贻书副以手札已荷厚意而示以先正中丞
行实使之论述以附其后则意又甚厚而非熹区区
所得当也顾于先德慕用之深又不敢辞辄具数语
如别纸若当代诸贤以有跋语幸以附其后而奏议
之书尚欲夤缘请得一观倘辱开许只托石滁州附
上虞潘干处或寄临安赵节推彼应时有便来也适
此俗冗留来使数日乃得布此病倦草草仍不复作
札并几情亮向寒千万以时为门户自爱讲学之意
尚俟他日得以面论不宣熹再拜
答吴尉前人
闻以职事见知宪台甚慰然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初
官僻县遽为上官奖拔如此可以为惧而未可遽以
为喜且当痛自检饬黾勉王事谨终如始不可便为
恣肆及萌躁进之心也
又
岳仓书曲折全书已报矣只此便是学问底道理平
日所与讲论者不过此耳幸思之仕官只是廉勤自
守进退迟速自有时节切不可起妄念也官期不远
不审何日定行到官凡百以廉勤爱民为心乃佳
又
大抵守官只要律己公廉执事勤谨昼夜孜孜如临
渊谷便自无他患害纔是有所依倚便使人怠惰放
纵不知不觉错做了事也官所不比乡居几百动有
利害诸事切宜畏谨也
河南县尉厅壁记张景
县尉能御盗而不能使民不为盗盗贼息非尉之能
盗贼繁过不在乎尉矣上失其平下苦其情弱者困
死强者偷生盗之常也岂乐盗哉无竭民力民心安
逸无尽民物民利丰实居乡聚族有良有睦履诈迹
伪有责有愧民之常也孰肯为盗哉故曰能与过不
在乎尉在时政之得失尔若夫平斗讼慑凶狡惟盗
是御者尉之职也苟失其人则贪残诬枉民不胜弊
反甚于盗焉今郡县至广庸不知所得者几何人哉
太原王昭度字世范登进士第为河南尉尉之职无
所不举虽然诚不足展世范之才顾其所得亦斯民
幸矣世范与景有旧因求记刻于厅壁庶有信于后
于是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