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明伦汇编官常典县佐部
34125800000006

第6章 杂录

风俗通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

所亭中民有争讼吏留辨处勿失其政也案颜师古

曰亭长者主亭之吏也亭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

交州记秦兼天下又除附庸为乡有乡则有旅今之

啬夫是也乡之为言境也言在人境域之中是社稷

之臣非王所置故言乡也夫之为言扶也扶助县国

无自专之威为主民之吏当爱人故言啬也

通典唐人呼县丞为赞府李白又有赞公少公之称

称主簿曰少尹亦曰上辖

朱子语录鄂渚教官阙朱子曰某尝劝人不如作县

丞随事犹可以及物

山堂肆考相书占气要诀曰口中有黄气如龙七十

日迁为丞也故唐张鷟云九千里之丹凤自下升高

七十日之黄龙从微知着

日知录汉书百官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

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

食佐吏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

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侥三老掌教化啬夫职

听讼收赋税游侥侥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

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高帝纪二年

二月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

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

尉以事相教复勿繇戍此其制不始于秦汉也自诸

侯兼并之始而管仲蒍敖子产之伦所以治其国者

莫不皆然而周礼地官自州长以下有党正族师闾

胥比长自县正以下有鄙师酇长里宰邻长则三代

明王之治亦不越乎此也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

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若网之在纲有条而不紊

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且守令之不足任也

而多设之监司监司之又不足任也而重立之牧伯

积尊絫重以居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者虽得公

廉勤干之吏犹不能以为治而况托之非人者乎后

魏太和中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

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

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三载

无愆则陟用陟之一等孝文从之诏曰邻里乡党之

制所由来矣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

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

讼息史言立法之初多称不便及事既施行计省昔

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后周苏绰作六条诏书曰

非直州郡之官皆须善人爰至党族闾里正长之职

皆当审择各得一乡之选以相监统隋文帝师心变

古开皇十五年始尽罢州郡乡官而唐柳宗元之言

曰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

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由

此论之则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其灼然者

矣故自古及今小官多者其世盛大官多者其世衰

兴亡之涂罔不由此汉时啬夫之卑犹得以自举其

职故爰延为外黄乡啬夫仁化大行民但闻啬夫不

闻郡县而朱邑自舒桐乡啬夫官至大司农病且死

嘱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

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

郭外民共为起冢立祠岁时祀祭至今不绝二君者

皆其县人也必易地而官易民而治岂其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