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33963600000078

第78章 方法改变中等生。令其潜能“井喷”

一天,张晓乐的妈妈无意中在张晓乐的房间里看到一段话:“老师上课很少喊我回答问题,有的时候胳膊都举过头顶了,老师也不喊我。看着别的同学流利地回答出问题,我很羡慕!我也能回答得那么流利,可老师就是不喊我!哎!真是没劲!”

有时,我会想,是不是老师不喜欢我呢?我也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呀!我上课不调皮、捣蛋,作业也完成得很及时,为什么在老师的眼里没有位置呢?我也想像其他同学那样被老师表扬!

在家里,因为成绩不突出,父母感到很失望。他们工作都很辛苦,妈妈头上的白发都出来了,我这样的成绩,都感觉对不住他们呀!……

看着看着,妈妈的眼睛湿润了。自己的女儿平时不爱说话、不爱笑。虽然默默无闻,但是内心世界还是很丰富的。虽然女儿成绩中等,但是还是很想上进的呀!

妈妈决定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和张晓乐的老师沟通沟通。

妈妈问老师:“老师,张晓乐这段时间在学校里表现得怎么样?”老师说:“平时表现还可以。”妈妈说:“老师,我无意中看到了张晓乐的日记,你从来没有表扬过她,她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你也很少叫她。老师是不是不喜欢她?”

老师的表情当即僵住了。他觉得自己对这个孩子真是忽略了。他对张晓乐的妈妈说:“是我忽略了他!谢谢您的提醒,我以后一定注意这个问题。”

在中等生里,像张晓乐这种情况的着实不少。他们也想进步,可是却不被重视,加之自身信心不足,于是大多数便消极下去了。家长及时跟老师取得联系,共同促进中等生进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中等生在班上属于那种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令老师省心的孩子。他们的不需要老师操心、不显山不露水的个性,使得他们常常被人们忽略。

中等生在学习上的暗淡无光,不是因为他们在智力上有欠缺,而是他们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要改变中等生“不上不下”的状态,首要的事情就是帮其建立起“我要行、我能行”的信心。

1树立“行”的心态上海名师刘京海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绝不允许自己去干自己认为办不到的事,也不会去争取自己认为争取不到的东西。”一些中等生之所以自甘平庸,不想表现,不敢创新,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信心,认为自己不行。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从中等生的心境中抬起头来,家长不妨告诉孩子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的努力。在学习上,中等生也具备优等生的资质,差的只是学习上的信心和促使成功的信念与方法。像优等生一样致力于学习,中等生就会成为优等生。

2寻找优点

在班级里的“灰色”地位,使得很多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对优等生的一点小小的优势就崇拜不已。这种长他人士气的做法,必将打压自己的信心。

中等生的优点也很多,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注意到而已。父母及时指出来,会增强中等生的信心。告诉孩子:有一次感冒,你带着药坚持去上学,这样的刻苦精神发扬下去就会成功;那次全班成绩都偏低,你却考了个高分,说明你的基础很牢固呀;每次作业都完成得很及时,但是不擅长复习,以后在复习上下点功夫,成绩就会变好的;你的外形很帅,成绩再提高一些,就会更完美;……

家长把这些优点说给孩子,孩子定会觉得自己还行,于是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3借助老师的力量

中等生由于表现不够出色,在学习上得不到老师肯定性评价,致使他们的学习行为无法得到强化,不能有效促进后续学习的进行。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停滞不前。

如果老师忽视了这部分中等生的感受,使得他们总处于无人过问的孤单境地。时间长了,这些孩子就会缺乏上进心,没有竞争意识,进步不快。

所以,对于中等生的引导,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父母不妨和老师沟通一下,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给中等生的孩子一些提问机会;在课间关注一下中等生的兴趣和爱好;给予中等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中等生经常被关注,就会积极起来。

4批评有方

中等生很少犯错误,如果偶尔犯错误,他们也会自我纠正。如果家长或者老师粗暴地批评、惩罚他们,仿佛在他们已经很冷的心中撒上了盐,很有能把他们推到后进生的行列中去。

当孩子有错误表现的时候,家长如果以温和的态度,指出孩子的错误,顺便表达一下自己的期待,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进步起来会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