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正确、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称为观察力。观察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提高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每个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都会主动地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从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倍加关注,不断地思索学习,周而复始,孩子就获取了知识。如果孩子能够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对于认识事物的特征,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与规律,提高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王小小虽然只读小学三年级,但是观察力已经很强了。老师给大家布置作业,要求大家仔细地观察春天后,写一篇文章。王小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我踏着刚刚萌芽的青草,听着春风里鸟儿的歌声,欢快地来到了原野里。空气中有一股清新的味道——甜甜的、润润的,心儿快乐得要飞起来了!柔柔的小草轻轻拂动着我的裤管,风儿打在脸上,爽到了心里。远远的,嫩绿的柳条好似美女的秀发,在向我招手,不禁张开双臂跑向那里。一路的脚步清晰地排在我的身后,那是我留给春天的问候:春天,我爱你!……”
王小小是在妈妈的带领下,去了一趟郊外,在真真切切地观察了春天后,才开始写这篇作文。当很多同学抱怨这个作文难写的时候,王小小很轻松地就完成了。因为细心地观察为他提供了素材。
细心观察事物不但利于孩子描写生活,还利于孩子认识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的观察力不高,那么,观察事物往往不够深入、清楚、确切,就不能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呢?
1观察要结合思考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个孩子只有多听、多看、多感觉,才能思维活跃,考虑事物周全。观察的目的是通过感知促进思考,形成思想。观察时需要思考,不要看见什么、听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孩子思想简单,面对一件新鲜或者新奇事物,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因此,家长不但要告诉孩子“那是什么”,还要启发孩子去探索“为什么这样?气候的原因吗?”
2特别训练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方法很多。家长可以参考以下这些方法来对孩子进行训练。
对着屋里的某个物品注视1~1.5分钟,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仔细回忆并描述这个物品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让孩子以中等速度穿过自己的房间到客厅再到父母的卧室,或者绕生活的小区走一圈,迅速留意沿途看到的景物。然后回忆着说出来或者写在一张纸上。最后,家长和孩子一起走一遍,看看孩子记住了多少,遗漏了多少。如果孩子记住的东西很少,就会以此为借鉴,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
父母经常教孩子这样做,就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警觉性,提高观察力。
3善于猎奇
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出一些题目,让孩子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对观察对象进行选择,从普通事物中寻求不同的切人点。
不同的现象,切入点不同获得的启发就会大不相同。一壶水沸腾的时候,壶盖在蒸汽的作用下“突突”跳动。很多人从这个现象明白水开了,可以熄火了;但是瓦特却从中观察到了蒸汽的力量,通过实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全球性的工业革命。
4掌握一些观察方法
要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家长可以教会孩子一些观察方法,比如动静结合、反复对比、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等。动态观察指按先后顺序或方向、位置观察物体的变化;静态观察指按物体的气味、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观察。对比,就是把一种事物同另一种事物进行比较,以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就是在观察中善于从整体中分析局部,从局部中推导整体,有助于帮助孩子克服观察中的主观片面性,做到全面而客观。
5让孩子坚持记观察笔记
家长在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观察一些事物时,让孩子把每次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记录下来,逐渐形成好的习惯。初入学的孩子可以由孩子口述、家长代写,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文字后,就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写。这样做一是可以促进孩子深入观察事物,二是可以积累资料,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勤于观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