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锋
炊烟是随风而动的,却又是静止的;是清晰的,却又是朦胧的;是热烈的,却又是苍凉的。它在我的记忆中,呈现着、跳跃着、时而跕跕下坠,时而织织浓郁。但我得承认,被它困惑着,是一种幸福。或者,是一种久违的宁静。
想起炊烟,在这个浮躁得疯狂的城市,有时也是一种难度。城市的秉性是让你从容地忘记过去,从容地进入现在,从容地过渡到将来。到了将来,你也一样将从容地丢弃过去。为什么要丢弃呢?这是个问题。但是,你唯一无法改变的是一座城池的矜持自负,它在不停地告诫你“现在就出发”,“从现在开始”,乃至“从现在做起”,所以,你没有停留的喘息。不能停留,怎么会想起炊烟?想起炊烟时,你一定要放下脚步。炊烟的淡雅与矜持从宁静开始,到宁静结束。
对于炊烟的记忆,就如同平淡的生活,在越来越朦胧时,却又越来越绰约。
这时,我已经累了。我的思想已经累了,我开始抛锚。我的面前是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我的窗外是车轮滚过马路的如雷般的轰隆,窗是开着的。一种味道从哪个方向影射进来,不是炊烟,是城市饭馆的浑浊的香,那香里没有炊烟的成分,却很容易让人回忆炊烟。回忆炊烟时,我的嗅觉开始灵敏,一点也不阻塞,那种味道从我的面前萦绕然后通畅地干扰我的思绪。
在一把属于城市的靠椅上放纵身体,让它舒展着。或者我可以站在窗口,遥望一下城市的天空,但我能看见什么呢。在城市,炊烟本身就是虚幻的,就是一种奢望,我只有闭上眼。但思维却停不下来,偶尔飞跃,偶尔地就映出了炊烟的轮廓。这是我怀念炊烟唯一的方式。怀念炊烟,是排斥其他声响的,是孤独的,却很美、很惬意。这是炊烟的性格和魅力。
我肯定地感觉到,炊烟如同一个婉约的少女。在这之前的十几岁、二十几岁时,都没有这样的感觉,现在,当我进入三十几岁的年轮时,我认为我对炊烟的理解开始走向成熟,开始变得复杂,开始学会了形容。
炊烟起初是个小小的女子。小小的女子烧出的炊烟涩涩的、素素的,如她尚未启封的情感。对于炊烟,她还只是一种简单的概念,其实不知道炊烟的丰厚。淡淡的炊烟从一间简陋的屋顶轻轻地升起,然后悠闲地踱步,然后就散到了天里。小小的女子的思绪却没有随着炊烟婀娜地飞呀飞。它还不知道飘逸的妩媚,所以,这时的炊烟没有愁绪,仅仅是炊烟,仅仅是一种属于村庄的形态。这样的炊烟,就不执著,时而断了,时而夹杂着浓墨般的黑。这时候的女子的手和脸,或许就被烟熏着、呛着,衍生了小小的愤怒与火气。
于是,我肯定,成熟的炊烟就属于了母亲。
我更加相信,炊烟原本就是属于成熟的女人的。那样的炊烟才会有味道,才会让人仰望与呼吸,才会让人久久地注目。
小时候,都不懂得看炊烟。人小,眼界就小,不懂得抬头看天。也习以为常,不觉得那有什么特别。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从远处看过炊烟,从远处分辨炊烟的流向。恰恰,炊烟是需要一个距离的,它的美在于一种距离,没有距离,它未必美,甚至还让人烦。偶尔的一阵没大没小的风,会让炊烟弥漫院落,逡巡在你的周围,你忙不迭地逃避,忙不迭地咳嗽。不过,这个过程很简单,不复杂,不像城市被污染的空气,会让你久久地没落,会让你原本清晰的呼吸道附着说不清成分的杂物。我在炊烟的四周游荡,然后太阳落山了,但天边仍然红着,那被掩着的红更美,那红红了我的脸蛋,红了我的心。那红是厚实的,是浓重的,却不臃肿。这个时候,我就听到了母亲的呼唤。这个时候,原本是能看到炊烟的,炊烟在绚红的背景下一定更加迷人,像母亲的脸,像母亲的长发。我却没看,没有留意。我只是听到了母亲的呼唤,然后如雀般几步间到了母亲的身旁,甚至从厨房散落的麦草身上踩过,然后用脏兮兮的手接过母亲递给我的粮食,也接过了母亲疼爱的笑。我如果仔细地闻一闻,一定会闻到母亲身上炊烟的味道,炊烟是母亲的气味。我却没有。
但母亲烧出的炊烟,萦绕着我的路。
作者简介
许锋,甘肃兰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小小说学会会长。著有长篇小说《新闻记者》,散文集《心灵北疆》等多部作品。散文《兴隆红叶情》、《城市的风筝》、《自尊心》等入选中学、大学教材及多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佳句品读
佳句:这样的炊烟,就不执著,时而断了,时而夹杂着浓墨般的黑。这时候的女子的手和脸,或许就被烟熏着、呛着,衍生了小小的愤怒与火气。
品读: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再现了炊烟刚刚升起时“不执著”、“不稳定”的样子。被烟熏着、呛着的女子的形象也写得栩栩如生,并且与下文中母亲的成熟的炊烟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赏析感悟
古往今来,描写炊烟的文字有很多,但像作家这样放飞思绪,让情感与炊烟揉为一体,借助炊烟来抒发对母亲的爱、对故乡的爱的,并不多见。作者所选取的素材和写作视角很有新意。而且,细腻的文字和优美的韵律让文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读着读着,就仿佛炊烟在身边围绕,犹如母亲的亲切呼唤和满是疼爱的笑脸。(特级教师方东方推荐评析)
读点·点睛
谁也不会想到,世界上最好的手,是失去双臂的孩子妈妈的嘴,更确切地说,是母亲对孩子设身处地的关爱,给人非同一般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