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33684400000049

第49章 七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①咒②,是大明咒③,是无上④咒,是无等等⑤咒,能除一切苦⑥,真实不虚⑦。

①大神:指一种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人们消除心中一切障碍的神力。众所周知,古印度的婆罗门教是一个多神教,它使人们对神产生畏惧,这是佛教所反对的。但这里佛教又提出一个“大神咒”,似与一贯的主张相矛盾。推测经中之意,这个大神似应是理智之神。由这个理智之神帮助我们消除智慧上的障碍,以认识到现象背后的“是”。

②咒:是一种密语。

③大明咒:因为般若波罗密否定一切思维可能性,去掉一切无明,使“是”处于无蔽而“大明”于“天下”的状态。因此,是“大明咒”。

④无上咒:无上指至高无上,揭示了般若波罗密是最高理性智慧,同时由于般若波罗密是形而上学,因此又暗示了形而上学是最高贵的。

⑤无等等咒:指出了没有了等级,没有了二元论的分别,不存在一切对立。

⑥能除一切苦:指出了般若波罗密使我们克服了哲学上的一切困惑。

⑦真实不虚:指“是”是真正的存在。

【译文】

由此得知,般若波罗密就是理智之神,它能够真正排除人们的一切思维上的困惑,去掉一切无明和二元对立,认识到“是”是真正的存在,是最高理性智慧。

【评析】

第七节论述了般若波罗密的意义。大神咒揭示了“是”是理智之神,大明咒揭示了“是”的自明性,无上咒揭示了“是”是形而上的最高理性智慧,无等等咒揭示了“是”消除了二元论的对立。

西方哲学中,“是”与光有着本源性联系。佛教哲学中,“是”与光同样存在着本源性联系,“是”与光是同一的。观、照、大明、无明等便暗示出佛教哲学存在着这一特征。佛经中,常将真如等同于无明,这是因为,真如是其自身显示自身者,但它不是一种纯然现成的状态,它常受到遮蔽而处于无明状态。也即是说,无明表述了真如处于遮蔽状态中,只有通过对无明的否定和剥夺,才有真如之无蔽的出现。也即真如是对无明的一种否定和抢夺。而当揭蔽之后,真如便处于大明状态,它呈现澄明之光,启明、照亮了万物,使我们认识到现象界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影像。而这一认识,实质上是对奥义书哲学的继承。《奥义书》中记载了:“只有阿特曼才成为彼之光”。并认为下梵是上梵的外现,人们通过下梵能“看”到上梵的存在。这一认识应意味着上梵是一种显现,好像一束光亮,照亮了一条道路。也意味着上梵与光有着本源性的联系。正因为“是”与光存在着本源性联系,古印度讨论哲学问题的辩论大会才称为无遮大会,暗示了通过辩论的揭蔽,能使“是”处于无蔽状态而显现出来。许多佛经中都记载佛陀大放光芒、佛光普照及佛教上的开光仪式,也暗示着“是”与光的亲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