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欧洲最美的60座古堡
33683300000028

第28章 海德堡古堡

海德堡古堡建于13世纪,坐落在内卡河畔树木茂窑的国王宝座山顶,是海德堡的标志。这里名胜古迹众多,历史上曾经过几次扩建,形成了今天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及巴洛克式三种风格的混合体,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古堡主要由红褐色的内卡河砂岩筑成。古堡内部结构复杂,包括防御工事,居室和宫殿等,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古堡之一。

古堡经历过一次巨大的灾难

16世纪时,海德堡选帝侯(德国历史上一段时期内拥有选举帝王权利的诸侯)腓特烈五世全力支持新教改革,也因此卷入“三十年战争”。到17世纪初,整个海德堡卷入战争,并遭到了严重破坏。海德堡古堡也受到了重创,虽然得到了修复,但是规模远不如前。战争结束后,腓特烈五世把女儿莱斯洛特嫁给了法王路易十四的兄弟奥尔良公爵。

当腓特烈五世之子去世,无继承人时,路易十四借口其弟媳为腓特烈五世的公主,欲夺取统治权,腓特烈五世断然加以拒绝,路易十四便强硬地派军队护送奥尔良公爵至海德堡,结果就引发了“奥尔良战争”,腓特烈五世率军奋力抵抗,但仍失败了。

法军为攻占古堡伤亡惨重,对这座古堡恨之入骨。1689年攻占古堡后就想用火药把它炸毁,但是未能将其重创。四年以后,法军恨意未减,运来大量火药垒放在古堡内部,才终于将它劈成两半。古堡受到了致命的重创,上部某些房间只留有一面外墙。后来,古堡的部分建筑得以修复重建,至19世纪末主体,建筑才恢复原貌并能使用,未修复的部分仍为残垣断壁。此后的海德堡古堡再没有受过什么折磨,即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海德堡古堡也没有受到破坏。

多少文人将心遗失在了海德堡

海德堡是德国版图上的一颗明珠,保留了德国最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历史上,海德堡古堡受到太多文人的青睐,诗人克莱门斯·布伦塔诺和阿奇姆·冯·阿尔尼姆的影子还飘荡在古堡上空,古堡的玫瑰色在落日余晖中闪闪发光。诗人歌德把心遗失在了海德堡,其实,何止是歌德,多少人把心里美好的部分留给了海德堡。维克多·雨果关于这座小城也有一句名言:“我来到这个城市十天了……而我不能自拔。”在这样一个轻易就纠缠了情感的地方,好像每个人都会变成诗人,多少人在内卡河畔汲取了创作灵感,从而使这座小城成为那个时代浪漫主义的神殿。

古堡里面的基本结构

历史上海德堡古堡经过几次扩建,形成哥特式、文艺复兴及巴洛克式三种风格的混合体。踏着石砌马路进入古堡,首先会见到一座没有围墙的城门,它就是“伊丽莎白门”,此废墟中余留的城门是1615年建造的,当时腓特烈五世为了庆祝伊丽莎白皇后的生日,下令要在一日内完工。虽然城墙内外多已损毁,但城门依旧耸立,传说情侣若在城门前留影,则会缔造美满姻缘。

在古堡一边不显眼处,是一间美术馆,站着守卫人员,人馆不需要购票,与守卫打声招呼后,进入稍显阴暗的空间,各式各样的古堡绘图作品陈列其中,整个海德堡古城的设计计划图也完整保存在馆内。经过不是很宽阔的楼梯则可进入上层,一些古式的家具放置其中。古堡里有两处特别的设备,一个是大酒窖,另一个是举世闻名的“大酒桶”。古堡地窖是一个药物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的药物博物馆,展示有16世纪到18世纪的药草和制药的器具。

站在阳台俯瞰旧城区

来到古堡前的大阳台,海德堡古堡下的旧城区尽收眼底,内卡河静静地流着,像是诉说着过往的历史,阳光挥洒在古桥之上,幽雅的景致。也不禁令人引发思古之幽情。享受这一刻的美丽,置身在如此的美景之中,真希望时光能暂时停留。徜徉在这般的人间胜境,让人忍不住要赞叹那些曾经为这块土地耕耘过的古圣先贤、文学家、建筑家、雕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