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寒风文集
33679200000080

第80章

刘伯承司令员说:“这地方不能银山西比,山西是煤炭之乡,到处都是煤的海洋。这里虽没有北方那么冷,可是衣着单薄,所以每个人都弄个小手炉取暖。你没见这地方多苦。一九三二年红军撤走时,—批人就有你们纵队司令员。红军走后,国民党军队来烧、杀、抢掠。一九四六年,中原人民解放军撤走,国民党又一次来烧、杀、抢掠。十X年间,两次屠杀、抢掠,乡亲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南方水多,潮气大,住的又简陋,墙薄;房上瓦又不厚,四壁都露缝子。”

柱子说:“这地方的人太苦了!小孩光着肚子,打赤脚。好在这地方不长蒺藜,要不非把脚扎烂了不行。”

尚令员问广你给家写信了没有?”柱子说:我会告诉他们的,这地方太好了,山青水秀,林木成荫,钻进去隐蔽起来,敌人一点也发现不了。司令员,我看到长江了,又有那么多大湖,这地方不会遭旱灾的。为什么老乡家的院子里都有小乌龟,核桃那么大,它们不怕人,一动它,它就把头缩起来,真好玩。”

王近山走来说:“这小家伙又在告我的状吗?“司令员说广他在表扬你的家乡。”

王近山说广你拿这些小家伙真没办法。这些北方兵见了什么都觉得新鲜,见什么都问,问我在家时候喝不喝米汤,提不提手炉?还想看看我在家时的对象?我那时还是个娃子,哪能对上象啊,他们就哈哈大笑。”

司令员说:“人家是来解故你的家乡,你应当好好招待这些客人。你准备好了吗?”王近山说广好了,敌人会不会缩回去?”

刘伯承司令员说广蒋介石即使发现我的意图也来不及了,如果敌人缩回去,由你负责。不过,他们只知前进,因为敌人还以为我在江边准备渡江呢!我们是半路途中杀他一个回马枪。”

他说:“回马枪、杀手锏都是绝招,都是在对方毫无防备、又来不及还手的时候使用的。”

从这里走开时,刘伯承司令员心里舒展了。他和战士对话时情绪很好。他向邓小平政委说:“只要战士喜欢大别山,这个仗就箅打赢了,我们在大别山上站住脚了。战士们谈笑风生,不紧张,不恐惧,不怨天,不尤人。”

在整个谈话进程中,邓政委没有说话。只在一边默默地观察着将军和士兵的对话。可知战士们看到刘邓到来,情绪倍增。因为战士和指挥员都有这样的印象,刘邓象征无畏、坚强,象征着胜利。刘邓走到中原独立旅,见到张才千旅长。张才千把他的部队都化装成游击队、本地人。战士情绪高昂,他们都是大别山人,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九日突围北撤,现在又回到家乡了。正为化装欺骗敌人而高兴。刘伯承司令员说:你们稍稍和敌人接触一下就撤退。边撤边打,引诱敌人进人我伏击圏之后,撤往南面大王砦,控制那个髙地。防止敌人从西面逃跑,东面打不出去,敌人会抽身往回缩的。”

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最后到洪武垴阵地见到杨勇。杨勇说:“我把一旅杨俊生旅放在洪武垴戴润生放在高阳山阵地上。”

刘伯承司令员说:二生把门,这是我的秦琼、敬德二位门神。”

他向杨勇说:“敌人会拚命地争夺这个髙地,你要拚命顶住,不能让敌人出界岭。”

雾越来越大,可以确定,拂晓前将是重雾。这对我有利。刘伯承司令员向杨勇说广你记得诸葛亮草船借箭吧?周瑜给他十天期限,过期完不成十万只箭,军法从事,诸葛亮算.定,三天内有大雾。只要三天期限。最后鲁肃说:‘先生真神人也。,诸葛亮说,‘为将不懂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图阵,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司令员说:“我们打这一仗,是向蒋介石借一个月的时间。一是添置冬衣,使我十万健儿不受风寒。二是开展工作五十拂晓,高山铺地区大雾弥摱,细小的水珠扑打着人们的脸。战士的衣服、枪杆上都是白色的水珠。山峦、田野、村镇、河流全部不见了。都被大雾笼罩。碧绿的马尾松,初见红叶的枫树、阔叶林都被大雾浸透,使所有的山林,草木都变成了水里的笮草,随着雾的荡漾而摇动;又像是密林里浸满了乳汁;又像浓烟含在每一棵树、每一蓬萆丛里。天已经亮了,可是视线被雾遮住,一点也看不出去。刘伯承司令员站在观察所里也观察不见,只有通过电话和部队联系。他不时看表,听着前方指挥所来的报告。看来整个地区或是大江北岸都在大雾笼罩之中。已经是九点多钟了,还不见前方有一点动静。不管远远近近都听不见枪声。人们并不操心大雾退与不退,只是静得使人不安。敌人会不会因为大雾而迟滞不前。按道理说是不会的,蒋介石此刻正在庐山,他高髙在上地下一道命令,就会有人为之奔命,主要是蒋介石怕我过江。这附近又没有主力部队,这就决定了这支孤军的命运。忽然大雾里传来步枪声,因为雾浓使得枪声显得音哑沉闷,一声一声地响着,这是张才千旅和敌人接触了。中原独立旅发现敌人就开枪射击,且战且退,引得敌人顺公路跑来。枪声越来越紧,越来越近。敌人发现游击队更迫不及待地前进了。只因为雾大指挥部看不清马骑山、蚂蚁山、子女山,洪武垴的清晰面目。这些小山在大雾里浸泡着,只显现出一个黑糊糊的影子。敌人是四十军在前,〈十二师在后,沿着公路疾进。电话里传来王近山的声音:“敌人推进得很快。前边一打响,后边部队跑步前进。”

电话里听出王近山高兴的声音。俱他仍然提出敌人是不是会退回去?刘伯承司令员问广敌人发现你没有?”王近山说:“没有发现我大部队,它的人警惕性不高,都是大背着枪,队形不整。”

前边传来激烈的枪声。杨勇报告:“敌人展开攻击,于清水河、子女山,洪武垴之线与我激战。王近山赶到后,以高山铺为目标进行攻击。”

刘伯承司令员说:你那里要注意,一旦和敌人接触,敌人势必急于奔路前进,他会拼命争夺制髙点。特别是洪武垴和高阳山两个高地。”

刘伯承司令员要张才千电话:“你占领大王砦,控制大王砦和’通往西南的公路。独山方面由王近山负责。敌人遭到顽强堵击后,可能抽身往回跑:洪武垴方向响起了激烈的枪声,不久又响起猛烈的炮声。看来敌人强攻不动,企图用重火器掩护步兵攻击。杨勇电话:“敌人猛攻洪武垴。”

刘伯承司令员估计敌人企图夺路而走,因它已感到处境不妙。刘告杨勇:“坚决顶住,那是我们最后一道抗击线。洪武垴将是争夺的焦点广邓小平政委向军政处长杨宇说:把担架队和牲口带到洪武垴后边,准备抢救伤员。”

李达参谋长说:“伤员抢救下来,一直送往张家谤:参谋报告广群众自动组织起两千副担架到前边来了。”

杨宇转身走出司令部。洪武垴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杨勇把杨俊生旅摆在洪武垴,就是准备着一场拚杀。杨俊生把一个团放在洪武垴;一个团控制在子女山。敌人大部队进占清水河村,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开向洪武垴,不住地增加攻击兵力,发起猛烈的冲锋。看来敌人已经发现他们的处境不妙,他们遇见的不是游击队,而是刘伯承的主力部队,这出乎敌人的意外。蒋介石的命令是:刘伯承攻陷武穴和望江,企图渡江南窜。武穴距高山铺百十里路,以为不会在半路途中遇见强敌。敌四十军敏锐地感到这一点,他们一直在豫北和刘伯承打交道。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曾经在邯郸外围全军覆没,军长马德五被擒。一听到枪声就该判断出来:他们的当面是刘伯承的主力,于是决定全力以赴,夺取洪武垴。拚命发起猛攻。刘伯承司令员要王近山电话:“敌人过完了没有?”

王近山说:敌人全部过完。我以三个营控制了马骑山,另一部控制了独山。”

刘伯承司令员要陈再道电话:“敌人巳经全部进人我伏击围,要更多地考虑,以备不测。敌人手边有五个团,可以一战。你准备参加战斗,防备敌人突破我设伏线。把你的部队西移,靠近界岭,控制界垴通武穴的公路,十点钟后,大雾散去。一切景物历历在目,敌人炮火射击过后,步兵像蚂蚁一样密集地向洪武垴高地上冲击。战斗从上午九时开始,一直打到黄昏。击退敌人九次冲锋。杨勇没有采取出击手段,就是为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既然敌人巳经进入重围,四外又没有敌人援兵,我就可以稳扎稳打。敌人一整天饭都没有吃,部队全部摆在野外,攻击不成,锐气大减,一天的连续攻击至少有一个团失去了战斗力。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只有孤注一掷,以求一逞的可能。四十军进占清水河,八十二师据高山铺。两村相隔三里路。人夜,清水河、高山铺村内村外烧起大火,把整个河谷映得通红,照得稻田里的水好像燃烧起来,反射着红光。敌人挤在一起,熙熙攘換乱成一团。到处埋锅造饭。一边赶着构筑工事、挖射击掩体。防我夜间袭击,用火把高山铺、清水河团团围裹。做成火的防卫圈,不时用机枪和迫击炮向外盲目地射击。刘伯承司令员观察敌人的情况。看来敌人不像固守待援的样子。因为敌人的援兵只有从天而降,从地面上是怎么也来不及了。敌人匆忙地埋锅造饭,准备明天突围。当然,蒋介石会有反应,因为蒋介石此刻正在庐山,四十军和八十二师的命令是他下的,自然不能坐视不顾。刘伯承司令员走回司令部。李达参谋长打开地图,人们围上去。明天是关键的一天,从今天情况分析,敌人战斗力相当的强,火力很猛,攻击力也不弱。第一次攻击受阻之后,很快组织起第二次攻击,炮兵很快调上来和步兵协同作战。都表明敌人急迫的心情。必须充分了解敌人的实力和心理状态。李达参谋长说:“必须迅速解决战斗。以一旅、二旅、中原独立旅八个团的兵力,于二十七日拂晓后,割裂清水河村和高山铺的敌人,尔后总攻清水河。以一纵十九旅从牛角坨出击,占领父子坳,切断高山铺敌人的退路,尔后协同六纵攻击高山铺敌人。十六旅于二十七日前赶到高山铺以西,以一部控制独山,主力协助歼灭八十二师。命令陈再道推进到广济西北之许家铺陈锡联推进到凉亭河,准备扩大战果。”

刘伯承司令员点头,按这个方案布置。部队迅速赶到指定地点。把外围部队调近来,控制在战场附近。命令下达。刘伯承司令员在屋子镀起步来。遇到这种情况,别人就不来打扰司令员了,因为司令员要考虑问题。这个部署,是我方的打算,司令员还在替敌人着想:敌人手下有五个团的兵力,固守待援是死路一条,突围是上策。向东突围,已经尝试了一天,突围不成,那就掉头往南。只有这两条路可走。刚才看到敌人的牲口都没有下鞍架,这是走的迹象。但是防我攻击,做了防御工事和火力配备。如果我先敌行动发起攻击,伤亡必大,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敌人不会束手待毙,那就等敌人先行动。四十军也是北方兵,一直在河北平原上作战,和我同样不习惯山地水田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守的一方有利: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敌攻我守最为相宜。他一边思虑着一边说:“我目前装备差,火力减弱,发动进攻于我不利。”

李达参谋长问:“我们部署变动不变动?”

刘伯承司令员说:“部署不变。把先发制人改为后发制人,部队就地待命,以便适时出击广张华明白司令员的意思,四围没有敌情,不必以强攻来增加我的伤亡。因为没有穿上棉农,部队疾病减员已经达到最高水平。司令员这一措施是英明的,经过千思万虑,知彼知己。一切决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也决定了指挥员的聪明俊智,没有这一切会丧失一切有利的条件。天明,敌人同时向洪武垴和马骑山两个高地,发起了猛烈地攻击。从髙山铺到清水河大路上,摆满敌人的辎重。刘伯承司令员看到这一情况,向杨勇说:“坚守阵地。以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把预备队隐蔽前移。”

他指着马骑山说广昨天敌人猛攻洪武垴,是为了夺路前进。但是没有成功,所以又有了新的企图。但是敌人的行动暴靄了他控制马骑山、掩护他向西南逃跑的意图。攻击洪武垴是佯动,为转移我的注意力来分散我的兵力。立刻通知张才千,敌人可能从他那里突围。要做好准备。”

又要王近山电话:敌人可能从西南公路上逃跑。”

说完,司令员看表,向李达参谋长说:“命令各参战部队,准备好,待命出击。”

刘伯承司令员向张华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人考虑了一夜,统一了思想和行动。鼓足勇气发起攻击,一求一逞。这时我坚守阵地,避其锐气,待敌人攻势受挫,我再以盛气临之,击其惰归:刘伯承司令员一夜没有合眼,兢兢业业,审慎周密,考虑着最佳方案。这一仗打好,震动必大,对大别山人民和军队关系重大。借痛打蒋介石而向蒋介石要时间,并要以很少的代价取得这一成果。敌人开始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尔后是流水似的机关枪声。密集的机关枪持续射击的时间,就是敌人步兵从冲锋出发地到达我阵地前沿所需的时问。刘伯承司令员专心地聆听着;一面不时看表。他向杨勇一再问敌人攻击的情形。杨勇报告:敌人火力很猛,步兵攻击动作不如昨天,迟迟疑疑,攻而不猛。”

‘…令员又问王近山:“看得见髙山铺的情况吗?注意敌人的动向。”

王近山说:“敌人准备出发,部队都拖在大路上。”

刘伯承司令员说广手榴弹一打,立即发起反击。山坳部队同时出击。”

忽然,刘伯承司令员停止说话,全屋宁静,敌人攻势达到顶峰。司令员下令“出击”。

刹那间,随着一阵手榴弹声,部队发起反击。端着刺刀跳出工事,把敌人从高地上压下来。山坳里的部队也发起攻击。一片可怕的喊声和手楠弹声震颤了河谷,真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战士像出山猛虎扑向敌人。敌人还没清醒过来,巳经失去反手的机会,从高地上溃敗下来。跟着被赶出村镇,被赶下公路。王近山、张才千切断了敌人的退路,杨勇部队从正面压过来。敌人乱了营:人、马、大炮,辎重黑压压的铺天盖地涌进了水田,陷进一尺深的泥沼里。一万多人绝望了。十月二十七日,四十军及八十二师五个战斗步兵团,被歼灭在湖北高山铺地区。五~蒋介石高高地站在庐山上。刘伯承高山铺一仗,使四十军及八卄二师全军覆没,另外八个军被刘伯承甩在大别山北麓的穷山僻壤和崎岖的山路上奔波,一无所获。他完全摸不清刘伯承的底细,更摸不透刘伯承的用兵。他还是采纳了郭汝瑰的建议:不许刘伯承有立足之地,穷追不舍。因为刘伯承已经没有战斗力了。作为他自己,也愿意相信:刘伯承已经在大別山站不住脚了,企图渡江南窜。所以才招致这场失败,丢掉两个师。郭汝瑰说广大别山形势突然恶化。意味着刘伯承在大别山上站住脚跟。陈毅攻陷陈留,陈赓东来,李铁军难于招架,险些被擒于韩城。明显地看出共军在中原意图构成鼎足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