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寒风文集
33679200000017

第17章

董钊接到电报如获至宝。他走到地图跟前,看到他措挥的六个师在昕水河谷一字摆幵,成了一个一字长蛇阵。这里人烟本来稀少,经过他的军队的蹂躏,这里已经没有活着的百姓,只有他拖延百里长的一片兵营而已。陈赓在什么地方?他仍然不摸底细,只知道陈赓就在他附近,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他向参谋长发布命令“一师、总部、五十三师、六十一师、六十七师由我率领,沿公路撤临汾。一六七师沿大宁、吉县、乡宁之线南撤。四十七师控制午城、大宁、箝制陈赓。”

十二月二十八日,董钊率五个师开始东开,三十军的六十七师断后从午城东撤的路上,董钊才更清楚地看见他的军队的杰作。大沟里一片凄惨、恐怖的景象,被他杀害的百姓丢在路边,村庄全被毁得破烂不堪,窑洞门、窗都没有了,房子拆烧了,树木没有了。野外丢的满是牲口的尸骨残骸。村民的衣服被褥和谷草污秽不堪。董钊感触万端,带兵多年,从没见过这般景象。他的兵成了一群野兽、瘟疫,他向参谋长说广国军的全面攻势,将以我们从吕梁山撤退为终点。在晋南,自始至终没有从陈赓手里夺得主动权。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我心头,一腔壮志,而今瓦解冰消。只留给我们悲凉的回忆。在这盘棋上,我们得了地盘,但损失了实力……”

他侧过脸来看对方。参谋长面无表情,眼睛直直地望着大沟的前方。好久才回答说广日本投降之后,本该立即和平,我们却迫不及待地发动了战争,地盘是得了不少,在全国百姓面前失去了信誉。失去信誉也就失去一切,百姓是恨我们的。”

董钊问广前边是什么地方?”

前边就是蒲县,董钊曾在这里住过一夜。那天过了蒲县他都没有回头看一眼,所以现在不认得了。蒲县城为昕水河谷分开,一分为二,两侧山上都是城堡。是一座险要的关口。参谋长说:这就是蒲县城。”

董钊称赞说:“真称得上咽喉要地。弹丸之地有时会使千军万马为之瞠目。”

董钊专心地欣赏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讽刺地说,“陈赓为什么不在这里截我董钊?现在陈赓已经来不及了。”

话音未落,突然井沟方向响起枪声和炮声。陈赓从午城撤离后命令陈康,于井沟、薛关中间占领有利地形。放过董钊的主力,切断他的后尾。陈康化装便衣。乘夜顺山路下来,下到河谷,摸清了河谷情况,他想从河谷的角度看看两侧髙地,寻找一个卡脖子的地形,以便控制这里切断敌人的通路。二十九日,董钊的五个主力师撤到蒲县,后尾六十七师从午城出发,在井沟宿营。三十日自井沟东撤。陈康控制了圄下髙地。井以一个连占领古驿的山梁。这两个髙地控制着整个河谷。可是占领这里就意味着一场恶战。陈康又遇上兵家所忌“归师勿遏”。

敌人回临汾心切,势必拚死争夺这两个高地,以便夺路逃跑。陈康是不怕这些的。只要给他命令,他是什么“师”都敢“遏”的。打胡宗南天下第一师的时候,他以一团遏敌人两个归师。打到最后敌人以两个师向他猛扑,他把仅留的一个团投人战斗,终于把敌人两个师遏住,现在敌人只一个师,而且是敌人断后的部队。攻击力再强也只不过是“企图夺路而已”!而且董钊居心不良,用杂牌部队掩护中央军。六十七师原属老西北军。陈康命令:“坚决顶住敌人。敌人归心似箭,无心恋战。”

他指着圈下和古驿山梁说,“这里地形突出,占住这里,只要两挺机枪就行V天刚明,陈康站在古驿山梁匕观察井沟形势。从灰蒙蒙的冷雾屮看见密集的人群从井沟东来。离圈下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忽然敌人停止前进,最初出现一阵混乱,随即稳定下来。部署攻击,把二门山炮推上前来。战斗幵始。三门山炮轰击圈下阵地,敌人用一个团的步兵发起冲锋。陈康向陈赓报告:“截住了六十七师。”

陈赓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圏下和古驿阵地。”

他又向参谋长说:“调李成芳十〃旅从南面堵截。调周希汉旅、刘金轩旅过来。部队跑步前进。”

圈下和古驿山梁遭到敌人十次猛攻。下午四时,十旅、十二旅赶到。陈赓下总攻令。冲锋号响起来,一下子激起人们的斗忐。在午城没有打成,在这里实现了。儿十路突击部从发起冲击,呐喊之声震颤了河谷。突击部队冲向大沟,直冲敌人师部。这是一个奇特的打法。敌人还在指望夺取高地,以便打通出路。我部队巳经出现在大沟里。敌人指挥部一下子乱了,满河谷都是奔跑的人,奔跑的马,翻了的大车和大炮、重机枪……陈赓兴致勃勃地出现在大沟里。顷刻之间董钊一个师全部被吃掉了。陈康走来,一脸不快的神气,他不满意陈赓调十旅、十一旅、十二旅过来。他说广我整整阻击敌人十几个小时了。我一个旅完全可以解决问题……”

陈赓眼睛睁大了,他明白陈康的意思,陈康扫了他的兴,不过不便在此时发火。他压下火气对陈康说:“刘伯承司令员说,杀鸡要用牛刀,集中主力速战速决。等到发现你吃不掉敌人的时候,我再调兵就来不及了。结果是敌人没得全歼,你又打得焦头烂额,你负得起全部责任吗?”

四十六陈赓、王震两位司令员发报中央、请示下一步行动。大兵团行动应该一环紧扣一环。晋西南作战,从十一月二十日幵始,到十二月三十日为止,连续作战四十天,解放吕梁山区,歼灭了敌六十七师。董钊已经回到临汾,敌人仍占据蒲县、大宁之线。应当考虑下一步行动。通信处长送来毛主席的电报,祝贺胜利,并指示部队,现地休整待机,以伏击战消耗、困扰敌人,使敌疲惫。陈赓看过电报交给王震,再传给政治委员谢富治。他考虑下一步打算,寻找作战对象,首先是打一个就餐的地方。吕梁战役已经结束,没有再蹲在这里的必要。部队加上民工几万张嘴巴需要吃的,这是当前头等大事。电报上让他现地休整待机。问题是现地不能待机,连吃的都没有。电报在人们手中传阅着,看过的人都在思考,默不表态,等待别人发言。由于是毛主席的电报,不好说话。反复地阅读电文,惟恐领略不透。但是电文非常明确:现地待机,怎么领略也出不了这几个字的含义。但吕梁区似乎没有再集中这样多部队的必要,地方部队就可以展开工作。陈赓也一言不发,他在考虑。中央用意何在?怎么执行和能不能执行?忽然他转过身来问谢富治广你的意见?”

他不好问王震,把这个问题提给王震不大合适。虽然是统一指挥,但毕竞不同,不能叫王震为难。谢富治说广按中央指示办。”

他打了一个官腔,把问题又抛回陈赓。陈赓问他:“还有多少天的粮食?”

谢富治说:“从河东带来的粮食早已吃光,打幵隰县弄到的粮也早已吃完,现在吃的粮食是从晋西北离石、临县运来的。”

陈赓一边测量临县、离石到蒲县的距离,一边说广军队要吃饭,民丄要吃饭。”

参谋长告诉他:“从临县、离石到这里,直线是一百八十公里,实际要远得多,近四百里路,往返一次近千里,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们集中这样多的部队和民工,至少需要几万民工运输粮食和草料……”

陈赓猛一转身,…下子把脸转向王震:“王胡子,晋绥的东道主,你为什么不说话?全部负担要压在你的肩上……”

乇震慷慨大度,一揽承包广决策由你,我不必多言。后勤嘛!全包在我身上:他拍着胸脯说广晋绥军民全力以赴,我是不会撵你走的。”

陈赓把手放在王震肩上:“你王胡子我是知道的,王震的字典里没有难字。可是我的脑子里装的却全是难,字。”

他一一数着广数九寒天待在这里,几万人坐等着吃粮食,这是一难;几万民工在往返千里的长途上奔波,这是二难;此地无柴无草,被阎锡山和胡宗南军队洗劫一空,这是三难;董钊已回临汾,我们却把几万人的大兵团摆在偏僻的山沟里,位置不机动,交通不方便,这是四难;以大兵团的消耗担任游击队的任务,这是五难。”

谢富治插话:“中央指示是从大局考虑……陈赓说:“无非是考虑胡宗南再发动对延安的进攻。这我们有例在先,不须顾虑。蒋介石不会再采用偷袭的办法。但是我们眼下这一切难题必须立即解决。如果现地休整,却要劳民伤财,增加晋绥人民的负担。”

他向王震说,“还是我们商量的,寻找一个打击的目标,找一个吃饭的地方,把这个打击目标选中阎锡山,在晋中盆地找饭吃。王胡子,你的意见?我们向中央请示。”

王震乐了广这就解决了你的五大难题。我尽东道主之谊不能叫苦。你是一门重炮,对着哪里都敢轰击。”

陈赓说:你是毛主席的爱将,有你签名更起作用。”

谢富治犯难地说广北上晋中捣阎锡山老窝,阎锡山必然会出重兵。阎锡山一出兵董钊会扰我侧背,会造成对我南北夹击……”

陈赓不同意他的看法:“你估计错了,我们打阎锡山,胡宗南决不会出兵助战。这一仗要奠定山西局势,使阎锡山困守晋中不敢南面而视。我可以争取主动对付胡宗南。胡宗南不攻延安他是不死心的。蒋介石对延安觊觎巳久,不攻延安决不罢休。向中央发报,我立即挥师北上。”

电报签署陈赓、王震、谢富治的名字。他们很快就收到毛主席回电:“同意进行汾孝作战。”

陈、王、谢立即挥师北上,开始了新的战役。四十七部队沿着吕梁山麓北上,向晋中平原开进。晋中平原,在吕梁山、太岳山、系舟山的环抱中间。太岳山、吕梁山像两道髙耸的夹墙。汾河、文峪河流经其中,把晋中布置得平坦宽展,上面布满城镇和大小村庄,人口稠密,物产丰富。这是山西最富饶的地区。汾阳、孝义在盆地的南边。汾阳城坐落在吕梁山下,孝义地处汾河和文峪河的汇合处。这里是阎锡山的兵库粮仓,阎锡山的命根子。阎锡山屡屡兴兵进犯解放区。九月,胡宗南向我发动进攻,孙楚的三十四军配合行动,攻我灵石;董钊进攻吕梁;阎锡山又在北面出兵配合。这次要狠狠地打他一下,使阎锡山蜷伏在晋中不敢再越雷池一步。陈赓、王震、谢富治乘马前进。情报科长程甲锐报告了敌布防情况广孙楚三十四军在介休、孝义一线,孝义守敌是孙楚的一个营;王靖国的三十一军在清徐、交城一线;赵承绶的三十三军在祁县,平遥一线;楚溪春的四十三军七十师在汾阳。”

参谋长说:阎锡山主力部队大部在太原以南,战斗一打响,阎锡山会倾巢出动。我手边只有十八个团的兵力。王靖国、赵承缓、孙楚、楚溪春等号称是阎锡山的五虎上将,都摆在太原以南。晋中盆地是阎锡山必争之地。这是在阎锡山家门口打。敌人经过休整训练,全部装备了日式武器。我们则是困难地转战吕梁山四十多天的疲惫之师。闾锡山会以重兵对我。”

陈赓真好像完全不考虑这一严重问题。谈笑风生,随意打趣:“我们就是要阎锡山倾巢出动,最好阎锡山亲自出马。以我这十八个团会一会阎锡山的五虎上将。如果我的人多了,阎锡山还不敢来呢!”他又说:“首先拿下汾阳、孝义两城,吸引阎锡山分兵来援。”

路上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以十旅、十一旅、十二旅、十三旅打汾阳城。晋绥独二旅、独四旅攻孝义;三五九旅为预备队。部队向指定地点开进。为了打阎锡山一个措手不及,十天的急行军,越过吕梁山进人晋中盆地。一月十四日,四纵四个旅包围了汾阳城。独二旅、独三旅包围孝义城。一月十八日攻克孝义城。四十八太原长官公署紧张起来。参谋长郭宗汾把陈、王、谢部包围汾阳,孝义失守情况报告给阎锡山。阎锡山吓得惊慌失措,六神无主。这是他想都没想到的事。陈赓、工震打到他们家门口了。董钊丢厂个师逃回临汾,他是知道的。当时陈赓、王震部队在蒲县附近,他们的部队连战四十多天没有休整,怎么可能又发起攻势?几天工夫竞打到晋中来了,他无法相信。可是汾阳被包围,孝义失守是事实。阎锡山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是迎战,还是退守太原?他对着站在他面前的参谋长郭宗汾望着,由于惊吓而痴呆,失去了反应能力,如同陈赓巳经兵临城下似的。阎锡山松弛的腮帮子都颤抖起来。郭宗汾立刻挨近司令长官身边。阎锡山口顫地说:“你再说一遍我听,是甚的回事广郭宗汾一本正经地报告:“陈赓以四个旅包围了汾阳城,王震两个旅攻占了孝义。”

阎锡山着急了:“汾阳失守就打开了太原的大门。汾阳绝不能丢,孝义必须夺回来:他问郭宗汾说。“你看陈赓会不会来打太原?”

郭宗汾说广就目前看来,陈赓的意图是夺取汾阳城。他的主力都集中汾阳一带,孝义城是箝制方向。还不致于打太原,他的兵力不够。”

听说陈赓不致于攻打太原,阎锡山立刻想站起来振作振作,怎奈两条腿还是发软。因为刚才吓得太狠了,一时缓不过劲来。郭宗汾立刻挽住司令长官向地图跟前走去,为司令长官找到汾阳和孝义的位置。阎锡山在地图上,从太原到汾阳,又从汾阳到太原城,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会儿。最后说:陈赓、王震兵分两路,我兵分三路。北路从交城、文水南下向汾阳推进,阻止陈赓北上威胁太原,‘中路由平遥出动,直插汾阳、孝义中间,切断陈赓和王震的联系。以北中两路迫使陈赓以主力和我在汾阳城下决战。南路从介休出动,夺取孝义,迂回陈赓侧背。”

他说完又对郭宗汾说:你合计一下,我要亲自出马,召王靖国、赵承绶、孙楚来,我要训话。”

郭宗汾下令,召集军长开会,以便休现司令长官的意图。在家门口打仗有好处,可以不留看家的,把全部部队出动。这样,北路王靖国的六十一军,辖四个师,由文水南下,向汾阳压迫前进。中路赵承缓的三十三军,辖两个师、两个纵队。这两个纵队是由日本兵编成的,相当两个师。由平遥出动,向汾阳压迫。以北、中两路,加汾阳刘效增师,共八个师对陈赓的四个旅。南路孙楚的三十四军,辖四个师,由介休出动,夺取孝义城。待北、中两路于汾阳城下和陈赓接火之后,迁回陈赓侧背,切断陈赓的后路和补给线。阎锡山担心地问:“兵力上我们比陈赓、王震多吗?”

郭宗汾箅计了一下说:“陈赓、王震共十八个团。我三个军是二十五个团。”

阎锡山听了把提着的心放下了,又壮起胆来:“那么,得把重炮带上。我亲自指挥。”

郭宗汾说:“只是司令长官亲自出马……”

阎锡山打断他的话:“这不用你过问,你随我一起去。”

郭宗汾说广我是说司令长官坐镇太原,我在前边协调三阎锡山深明哲理地向郭宗汾说:“你懂得狗怎么用吗?主人让它干什么它干什么,别人的话它就不听了,因为狗只听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