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定位于人的活动。这方面的信息主要涉及任职者的行动,如有关身体动作的要求和沟通、基本的动作、体力的消耗等;以及工作本身对任职者接受教育背景的要求(如教育程度、专业要求、培训等)和素质要求(如思想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要求既要考虑职业的要求,也要考虑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一些特殊的工作对工作者的个性或体能有特殊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2整理分析
对所收集的信息必须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整理和创造性地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任职者的关键信息,进而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所需要的材料和要素,使之成为可以使用的管理文件。整理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鉴别和整序。鉴别是对工作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判断其误差的大小,以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鉴别的主要方法有核对、佐证、逻辑分析和复查。整序是把收集来的众多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归类整理,整序的主要方法是分类法。
3注意事项
在收集分析阶段,必然要涉及大量的工作任职者和管理人员,因此,赢得他们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于获取信息的来源、途径以及对于信息研究方法的考虑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在收集分析阶段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从不同方面获取工作职务的差异。进行工作分析时,首先要明确各种工作职务活动本身存在的天然差异,此外,还可以从职务活动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组织环境、工作职务的时间要素、作业活动要素以及任职者要素等各个方面去获取各个职务活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单一角度进行分析可能产生的偏差。
(2)注意定性信息与定量信息相结合。所有的有关工作职务的信息,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定性的信息往往是可以用文字表达的项目,比如,工作条件、环境要素、任职者的资格条件等。定量的信息则是通过数字表达的项目,如工作计量、工作日程、工作群体的人数等。更多的工作信息则需要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3)加强与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向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宣讲和动员,使有关人员了解工作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消除顾虑和压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合作;同时也应让他们了解工作分析的时间和进程,了解工作分析使用的方法以及需要的配合。这种沟通是信息收集工作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
(4)与有关人员共同审查和确认工作信息。为了避免偏差,必须与工作任职者及其上级主管就所收集的信息绩效核对、佐证和复查,以修正可能不准确的信息,同时也有助于工作任职者及其主管对工作分析结果的理解和认可,为他们今后实际使用工作分析结果奠定基础。
三、结果整合阶段
分析的结果要整理成书面的文件,形成工作分析的最终结果,即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以便在日后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这种书面的文件通常有文字说明和图表说明两种形式。有关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编写,将在后面作专门的介绍。
工作分析的方法
工作分析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在工作分析中经常运用的定性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工作日志法和关键事件法;属于定量方法的有:PAQ法和MPDQ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固有的长处和缺陷以及各自不同的适用条件,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分析中,针对不同的工作分析的目的,我们可以有选择地采用某一种方法,或者将几种不同的方法综合起来运用。这里主要介绍定性分析的方法,因为这类方法在工作分析中广泛应用。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人员通过对职务活动绩效系统观察而获取职务要素信息的方法。通过系统观察,收集有关工作内容、工作间的相互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并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一)观察法的特点
1观察法的优点
(1)全面性。观察法要求工作分析人员对各种有代表性的作业条件下的各种有代表性的作业活动作普遍观察,因此,通过观察,工作分析人员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要求,观察法特别适用于那些主要运用体力活动来完成的工作。
(2)手段多样,效率较高。在观察分析中,工作分析人员可以深入到工作现场,借助于感官对某些特定对象的作业活动进行直接观察。观察人员还可以借助于各种测量仪器和记录设备,比如声级计、照度计、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以提高观察的精确度和效率。
2观察法的缺点
观察法经常使用的是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通常只能用于分析存在大量重复而且操作重复期较短的体力操作,因此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1)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合于以外显动作为主的职务,对于脑力劳动成分比较高的职务,效用不大;适合于活动范围不大的职务,对于职务活动范围很大的职务,由于分析工作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大,难度也较大;对于在一些特设环境中活动的职务,难以运用观察法进行分析。
(2)难以获得任职者的合作。对于一些任职者来说,会产生心理抗拒,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监视或威胁,同时,也可能造成动作变形。
(3)难以得到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
(二)运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1注意工作样本的代表性
使用观察法时,工作分析者观察正在工作的一个或者几个人,并且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用了多长时间、工作环境如何和使用了哪些工具等内容。因此,工作样本的代表性将直接影响工作分析的结果。
2观察前要制订详细的观察提纲
要事先确定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时刻、观察的位置等。观察内容要全面,如工作的目标、任务、使用设备、工作时间、上下级关系、体能要求、工作环境等;观察的时刻可选用瞬时观察和定时观察;观察的位置的选择要确保能够观察到对象的全部行为而又不至于影响到对象的正常工作。
3充分考虑任职者的心理反应
观察者在场对于任职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可能引起任职者形形色色的反应,如紧张、分心、预警、扮伪等等,从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为了能够观察和记录到真实、自然的工作活动信息,工作分析人员既可以采取隐蔽的措施,也可以采取开诚布公的态度。隐蔽的措施主要是隐蔽观察的意图或者观察者的身份以消除任职者的预警心理和扮伪策略;开诚布公的态度是事先明确观察分析的意图和意义,以求得任职者的真诚合作。
4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由于上述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过高估计观察所得到的信息的准确性。即使是物理测量,其精确性也并不等于观察结果的准确性,不能过于迷信物理测量的手段。所以,工作分析者应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避免机械记录,应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炼,以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工作分析人员通过面对面询问而获取工作要素信息的方法,主要用于确定工作任务和责任等方面。访谈的对象可以是任职者本人,也可以是专家和主管人员;访谈的形式可以是个别访谈,也可以是群体座谈;访谈的程序可以是标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标准化的。
(一)访谈法的特点
1访谈法的优点
(1)具体准确。一般来说,任职者对于自己工作的特征最为熟悉,也最有发言权,由任职者本人描述工作内容,具体而准确。
(2)双向沟通。访谈法是一种双向沟通,便于向任职者解释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和功能,同时也有助于与任职者的沟通,消除其工作压力。
(3)详细深入。访谈过程如果能够得到访谈对象的合作,可以对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深层次的信息有比较详细和深入的了解。
2访谈法的缺点
(1)信息可能是扭曲的,可信度不够高。
(2)技巧性高。访谈者的技巧,直接关系到访谈的效果。访谈员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
(3)工作成本高。访谈法比较费时,工作成本较高。
(4)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比较困难。
(二)访谈法的运用
访谈的实施大致包括访谈准备、进入访问、提问和记录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1访谈准备
访谈准备工作是非常具体的。主要的准备工作有确定访问方法、确定访问对象。为了保证访谈的效率与信度,一般宜采用结构式的访谈法,为此,事先应拟订一个结构合理、比较标准化的问题表,其内容应该涵盖所有的工作要素。在确定访谈对象时注意人数要适当,对象要有代表性。
2进入访问
工作分析人员在进入访谈时,首先要作一个指导性的发言,说明研究的意图以及对管理、对任职者的意义。
3提问
提问是访谈的关键,提问时应该注意问题的内容和提问的方式。
(1)问题的内容。问题应该与工作分析的目的相关,不应该超出任职者的知识经验范围,不应该涉及任职者的个人隐私。
(2)提问的方式。表达要清楚,含义要准确;语言要浅显,避免生僻的专业性术语;不应带有暗示性和倾向性;避免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除非任职者偏离正题或者表达不准确,工作分析人员一般不要加以干预和评论;不要与被访者争论,更不要偏离访谈的中心;当访谈对象的回答含糊不清、前后矛盾或回答不够完整时,应进行适当的追问。
4记录整理
在访谈法中,信息资料是由访问者记录得来的。访问记录的方式分为当场记录和事后记录两类。访问法的后续工作是整理访问所得的资料,并在整理记录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一般来说,访谈法往往用于任职人数较少同时又非常重要的职务,如主管领导等。访谈法经常要与问卷法结合起来运用,尤其是对于问卷中不易获得信息或者需要进一步核实的信息,通过访谈法,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内容。
三、问卷法
问卷法是以书面问答的方式对任职者进行调查,以获取工作要素信息的方法。一般由有关人员设计出一套工作分析的问卷,由任职者或者工作分析人员填写,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进行归纳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定量化处理,并据此写出工作职务描述。当所需分析的工作面大而且时间和成本有较大的限制时,采用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一)问卷法的特点
1问卷法的优点
(1)适用范围大,调查对象广泛。适用于对一切职务的调查分析,当同时对很多工作者进行调查时,速度快、时效性强。
(2)形式多样。问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适合于各种工作职务的问卷,也有针对某一特定工作职务的问卷;既有标准化的问卷,也有非标准化的问卷;既有结构性的问卷,也有非结构性的问卷。
(3)便于定量分析。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对于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2问卷法的缺点
(1)技术性要求较高。问卷涉及对问卷的总体框架、问题的形式、问卷的语句和答案的设计,技术性要求较高,设计所花费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较多。
(2)如果要求被调查者单独填表,被调查者可能不积极配合,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沟通。
(3)问卷的回收工作较为困难。
(二)问卷的结构
问卷方法的关键问题是问卷的设计,问卷设计首先涉及问卷的结构,一份完整的问卷结构包括:
1封面信
封面信即一封给被调查者的短信。在封面信中,首先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者的身份也可以通过落款来说明);其次要说明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目的(通常用一句话指出其内容范围);在信的结尾处,一定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合作与帮助等等。
2指导语
指导语集中在封面信之后,并标明“填写说明”的标题,其作用是对填写问卷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作出总说明。
3问题和答案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从问题的形式看,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类。开放式问题就是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填写的问题;封闭式问题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若干答案,要求被调查者作出选择。
4编码及其他资料
在较大规模的统计调查中,常常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问卷,为了将被调查者的回答转换成数字,以便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定量分析,往往需要对回答结果进行编码。所谓编码就是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在实际调查中,研究者大多数采用预编码,一般放在问卷每一页的最右边,有时还可以用一条纵线将它与问题及答案部分分开。除了编码以外,有些采访问卷还需要在封面上印上访问员的姓名、访问日期、审核员姓名、被调查者住地等有关资料。
(三)问题设计
问卷设计的关键问题是问题的设计,包括问题题干和问题答案的设计。
1问题题干的设计
(1)概念准确。语句中所运用的概念要准确具体,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或一词多义的概念,杜绝使用造成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之间产生歧义的概念,以免造成对同一概念作不同的理解。
(2)语言简洁、语句简短。
(3)避免双重含义,即避免在一个问题中同时询问两件事。
(4)避免倾向性和诱导性,即避免问题本身含某种倾向来引导被调查者的回答方向。
(5)注意问题的顺序。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问题之间的相互次序: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比较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后面;按照时间先后、从外部到内部、从上级到下级等逻辑顺序排列;先问宽泛的、一般性的问题,后问与职位相关性很强的问题;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最后。为了便于对问卷调查资料的统计,问卷常常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同时在最后附有一到两个开放式问题,以收集定性的、丰富多彩的资料,同时也便于在问卷分析以后进行重点的访谈分析。
2问题答案的设计
(1)答案要具有穷尽性。所谓穷尽性是指答案应包括所有可能的情况,若所列答案不能穷尽所有项目,可在所列的若干答案后面加上“其他”类。如果一项调查结果中,选择“其他”一栏的人数相当多,说明答案的分类不恰当。
(2)答案要具有互斥性。所谓互斥性是指答案相互之间不能重叠或互相包含。如果一个回答者可以同时选择属于某一问题的两个或更多的答案,那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就一定不是互斥的。要做到互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标准统一;另一种是针对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问题进行同层次分类。
(3)确定答案的测量档次。应按不同次序排列问题的答案,对于可以做数量加减计算的答案,应注意答案各档次间距不宜太宽,且各档次的间距要尽量相等,数字之间要衔接吻合,注意排除重叠和中断。
四、工作日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