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只和自己比
33676500000009

第9章 汲取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3)

等到贷款还清,整艘油轮就属于他了。随着一笔笔贷款逐渐还清,油轮的租金不再用来抵付给银行,而是转入了他的私人账户。后来,洛维格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确立了世界船王的地位。

洛维格因为“傍”上了石油公司和银行,所以从中获得了自己利润的成长空间。这给了企业经营者一个极大的启发:在你刚刚创业的时候,无论是资金还是知名度都不能与那些大企业相抗衡,怎么开创事业呢?聪明的人会借别人的资金和知名度来发展自己,正所谓借别人的“鸡”,生自己的“蛋”。

1999年的愚人节,呼和浩特市的人们一觉醒来,发现挂在所有主街道上“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红色路牌广告鲜艳夺目。蒙牛将自己摆在乳业老大伊利之后,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蒙牛似乎也很大。于是人们记住了蒙牛,记住了蒙牛是内蒙古乳业的第二品牌。

蒙牛甘居“第二”的位置,表面上看是贬低了自己,事实上正是借助内蒙古无人不知的大企业伊利的“名”创出了自己的“牌”。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奶制品市场,伊利已经打响了名号。如果刚刚问世的蒙牛与其正面竞争,必然会失败。于是蒙牛选择了依附伊利的声望来实现自己的突围目标的办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伊利的“敌意”。

蒙牛采取这种借名牌之光而使自己的品牌生辉的策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给人们留下一种谦虚诚恳的印象,使人们相信公司所说的都是真实可靠的,同时迎合了人们同情弱者的心理,这样较容易使消费者记住这个通常难以进入人们心中的序位。如美国阿维斯出租汽车公司定位为“我们是老二,我们要进一步努力”之后,品牌知名度迅速上升,赢得了更多忠诚的客户。

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堪称巨人的“领军人物”,它们通常在市场上占据着稳固的位置,已经被大众所认可,并且深入人心。而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市场的小企业,要和这样的竞争对手相抗衡,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与其如此倒不如换一种方式,依附其声望来抬升自己,不失为四两拨千斤的最高策略。

与强大的竞争对手抗衡只会让自己的弱势变得更加明显,而蒙牛的战术正好给所有的中小企业,或者刚刚起步的企业做出了最好的示范:与强敌对抗不如依附在其盛名之下。若想在市场上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竞争,不妨先依附在它的羽翼之下,借助它的强大来求得自己的生存,这样将会更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对方的“智力”,也就是思路、经验等。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经过多年的成功与失败得出的制胜法宝,吸取了这些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对方的“人力”,即所谓的人气。借助已经出名的品牌、地段,可以大大减少前期的宣传预算。如果能把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与之结合起来,其结果可能就是投入小利润大。

最后,我们可以借助对方的“财力”。资金是一个大问题,当投资者或企业在资金上捉襟见肘时,不如充分利用银行或投资基金的财务杠杆,以解决燃眉之急。

不是只有打败强敌才能突围,依附强敌也可以是小企业突围的良策。聪明的人会利用比自己更成功的人的力量来发展自己,取得成功。

8.有一个优秀的对手,才能有优秀的自己

商场如战场,每一个在商海搏战的人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竞争。但是,你有没有虚心学习竞争对手的出色之处呢?只有当你有一个优秀的对手时,才会有机会学习对手的过人之处,才能成就更优秀的自己。这是一个对自身气魄的挑战,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良方。

林政纬是中国台湾一家专业激光标刻公司的负责人,虽然他们的工艺水平比中国内地先进,但林政纬从不掉以轻心,而是时刻细心观察同行的最新技术,并认真学习。

有一次,林政纬在市场上看到一只很独特的手表。熟悉技术的他一眼就看出这只手表底壳是用激光处理的,而普通的手表底壳是冲击出来的,这引起了林政纬极大的兴趣。

他仔细一看,发现这样做出来的手表的光泽度要比别的手表亮很多。为了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林政纬买下了这只3000多元的手表,决定拿回家好好研究。

他把手表拿到公司,对底壳做了一系列测试,最后研究出来他们的处理方法。通晓这一技术后,林政纬的公司也开始使用这种激光处理技术,如今已经在他们的客户当中广泛使用了。

不仅如此,当公司有很大的订单时,林政纬通常会找那些品质、制作工艺相仿的同行一起来研究和制作。这样既保证了速度和质量,也可以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彼此的新技术。

凭着学习对手优秀的技术的精神,林政纬的公司不断地在工艺上模仿和超越别人,市场也越做越大。

一个优秀的商人,不会轻视他的对手。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向竞争对手学习,是被不少成功企业的实践所证明的一个理念。因此,与其虎视眈眈,不如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相互学习、共同合作来提升自己。

视竞争对手为敌的做法是一种“短视”行为。这种“竞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向竞争对手学习,取其长,补己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超越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丰田汽车已经以其质优价廉的名声打进了美国市场,这一状况甚至威胁到了美国实力雄厚的通用汽车公司。当时通用公司的执行经理是史密斯,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将通用公司下属的一家汽车工厂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并,生产丰田牌轿车。

这一决定让丰田公司尤为高兴,因为能与庞大的通用公司合作,必定能更快地占领美国的汽车市场。因此当美方提出这一建议后,日方的人员、设备便跨洋过海地来美国安家了。

而在通用公司这边,许多人都不明白史密斯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把史密斯公然将丰田公司请到国内生产汽车这一举动视为“丧权辱国”的屈节投降,还有的人认为这是“引狼入室”的愚蠢行径。

当美国汽车界人士纷纷向史密斯提出谴责和批评时,史密斯没有退缩,因为他自有打算。他分析了解到,美国汽车界之所以在日本汽车大举进攻之下失去还手之力,太过轻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国汽车商都认为日本汽车不过是低廉的劣质产品,然而史密斯却看到了日本汽车售价低、性能好、省燃料等优点。

于是史密斯想通过与丰田公司合作,争取到他们的技术帮助,用以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表面上看似乎是引狼入室,实际上史密斯是聪明地把“老师”请到家里,了解对手,向对手学习,然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一举夺回霸主地位。事实证明史密斯的做法是正确的,最终通用公司抢回了市场,争回了利润。

在与强劲的对手竞争时,只有一边了解对手,向对手学习,一边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赢得竞争的胜利。向优秀的对手“偷艺”,实际上是占有对手的优势。

有时不要过分拘泥于小节,不要去计较表面上的退让。实际上,暂时的屈节和退让,往往能够弱化对手的敌意,并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对手,学习对手,从而走向最后的成功。

9.经验比成功来得重要

“成功”是一个很诱人的词,“经验”可能没有“成功”那么诱人,却比“成功”更有分量。我们没有必要去遵循一个统一的规则来定义什么是“成功”,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中吸取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经验,即便最后的结果是失败的,你也进步了,至少下次你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多数人之所以最终没能成为成功者,就是因为他们在失败之后,不是积极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失败的积极作用,而是自怨自艾。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不会拒绝失败,他们会把失去的财富变成“学费”,锻炼自己的眼光,提高自己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些“学费”,才为他们赢得下一次的成功做出了保证。

一位网友叙述了自己将10万元炒成8000元的经历。他在2002年7月买入一支在大跌中逆市上涨的股票,开始是试探性地买了2万元,后来股票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上涨,而是一路随着大盘下滑。这时候,他的赚钱信心已经没有了,一心想着反弹解套就出来,只要不亏损就出来。这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他进行补仓,又花了2万元。可是,股票没有因为补仓而上涨,而是从10元跌到了8元,他一咬牙又补了3万元的仓。

谁知道噩梦才刚刚开始,股票竟然跌到了6元。跌破6元的时候,他割肉出来。他割肉不久,这支股票居然又涨到6元以上,他忍不住又在6.6元时追了进去。然而,这支股票却又头也不回地跌到了2元。终于,有一天醒来的时候,这支股票被打上“ST”的标志。

真是欲哭无泪了,想着能跑就跑出来吧,不管还剩下多少,就算剩100元也要出来,还能请儿子吃一顿肯德基。终于,在1.3元的低价时,他带着最后的8000元跑了出来。再后来,这支股票停牌,出重组利,换了名字,猛涨突破18元,最高达23元。如果当初没有逃走,自己的10万元早就翻倍了。但事实是,自己的10万元只剩下了8000元。

然而,这次经历没有将他击倒,他开始反省自己,开始变得理性,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他已经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炒股经验,并开始沉稳地在动荡的股市中穿行。

如果失败已成定局,与其徒劳地自责,不如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只有在失败中,我们才能了解到自身的缺点和弱点,才能最直接有效地知道自己欠缺什么,然后去弥补和学习,以使自己不断地成长。从这个角度上说,失败的价值并不比成功低。

众所周知,华尔街的第四大投资银行,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倒在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里。据报道,索罗斯于2008年第二季把持有的对冲基金投资于雷曼兄弟,因此至少遭受了1.2亿美元的损失。此外,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也买入了雷曼兄弟947万股,约占其股份的1.4%。据此推测,索罗斯的损失最多达3.8亿美元。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国际投资大师、亿万富翁索罗斯坦言自己在2008年的投资策略上犯了一个大错。认错,是为了总结错误的原因,他说:“当我一觉得犯错,就马上改正,这对我的事业十分有帮助。我的成功,不是来自于猜测正确,而是来自于勇于承认错误。”

索罗斯诚恳地表示,他成功的根源不是敏锐的判断力,而是勇于认错。大多数人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犯错,害怕失败,只看到其带给自己的伤害,却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转化和扩大其正面的价值。

失败犹如一把双刃剑,虽然带着破坏性的力量而来,但如果你能把它当做老师,它就会成为一种特别的祝福。英国人哈罗德·埃文斯曾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对我来说,一个人是否会在失败中沉沦,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把握自己的失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经历过失败,因而失败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以失败为阶梯。我想说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失败是有价值的。”

逆境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只是人生旅途上的“风景”,因为年轻时的失败可以转变成今后胜利的资本。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积累经验的机会,因为经验比成功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