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地追寻,是百折不挠地探索;执着是热情地投入,是无私地付出。我们执着于自然探索,执着于友爱亲情,执着于兴趣爱好,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请以“执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考场作文
千年的美丽
千年深深埋藏的痛,千年深深埋藏的爱,千年沧桑的执着,展露了千年的美丽。
——题记
寒冬。
千百年来,无数骚客笔下的雪中梅,依旧如此执着地开放在茫茫雪原之中,它用自己那千年的执着,锻造着千年的美丽。
冬,雪依旧,梅依旧,美丽依旧。
可曾想起过茫茫北海之中,也有一枝梅在向世人诉说着一段千年执着的美丽。
是的。你,永远的苏武。
北海的你,将孤裘貂帽抛入云霄。矮纸斜行,你用执着镌刻出对大汉的无限留恋。
你,擎一枝旌书,奔走于茫茫北海。胡茄幽怨,你告别了长安的歌舞升平,选择了这北海的孤独。瑟瑟西风,你与孤冢为伍,与羊群为伴。
北海的英雄啊,也许你执着的选择,早已注定你拥有一个孤独的人生,也注定拥有一份千年深深埋藏的美丽。
深秋。
公园中的花儿早已败落,惟独秋菊,在肃杀的西风中傲然挺立。秋菊开放在远离春日暖熏的季节,拥有了花儿不该有的孤寂,它用昂扬的身姿和不懈的执着,展示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秋,风依旧,菊依旧,美丽依旧。
是否忆起了南山上清逸自在的陶渊明,他也用自己别样的执着,诉说着别样的美丽。
南山的靖节先生,将一颗被喧嚣世俗所累的心,安放在南山,寄托在菊中,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出了怎样的情怀?
你拥有满腔的壮志,却执着地选择归隐,栽一院的菊,忙碌时,你与菊相伴甚欢;悠闲时,你与菊相枕相依,那是一种怎样的逸致?
南山的隐士啊,你的执着早已注定你悠闲的一生,你的执着早已注定你拥有一份千年来别样的美丽。
朋友,这千年深深埋藏的痛,这千年深深埋藏的爱,这千年沧桑的执着,正在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美丽!
亮点看台
作者借两种别样的植物——梅和菊,分别置于冬和秋两个季节,用诗一般的语言地诠释了历史上两个执着的人物——苏武和陶渊明,艺术地带领我们走进文学,走近历史,构思不俗。从孤裘貂帽的茫茫北海,到秋菊倚篱的悠然南山,我们的心与苏武、陶渊明一同执着一同感动,我们的思想不由自主地随着作者的遐思一起飞翔。在一纸铺就的远古的意境与激扬的感情中,让读者静静地怀想生命中的执着。正如考生题记中所说:“千年深深埋藏的痛,千年深深埋藏的爱,千年沧桑的执着,展露了千年的美丽。”
大地上的异乡人
我抛弃了所有的哀伤与忧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异乡人在呼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泰戈尔《采果集》
世界很大,世界又很小,他和他的朋友们都教会我,坚守自己的信念,执着追寻人生的指标,远方不再遥远,奇迹便不再惊疑。
王国维的执着
颐和园的海鱼藻轩是您最后的归宿,你的遗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五十六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先生,你依旧执着于《桃花扇》、《长生殿》、《康熙词典》,你的生命和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紧紧结合在一起,你执着您的理念,你甘愿用生命去奠基。我明白了,你是在告诉世人,你的执着要和你的信念永远在一起。
范仲淹的执着
一袭青衫,一卷诗书,一缕青丝,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你说你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崇高的思想豁达的胸襟,光茫万丈,永远绽放在百姓的心间。岳阳楼上,晓风残月,浊酒一杯,你始终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因为这是你人生的目标,这是你执着的追寻。你为了肩负的使命,执着地走下去,哪怕被贬离都,哪怕遭人陷害,你都会用那一柄长剑,守卫你执着的信念。
苏轼的执着
“乌台诗集”的苦痛,爱妻离世的凄梦,也未能打败你,你始终屹立于赤壁之上,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言壮志,如今猎猎秋风中依然传唱着这千古绝唱。你执着于你的文学,你执着于你的信仰,你执着于你的百姓,哪怕只是在西湖上泛舟听曲,与民同乐,这已够了。漫步于苏堤,后人永远敬仰你。“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您勾勒出的美好意境,您留下的美好祝愿,汇聚成夜色中一支华美的骊歌,执着的心不老,后人永远铭记。
没有也许,没有因为,那些大地上的异乡人,那些他和他的朋友们告诉我,紧握执着,你才能到达彼岸,你才能创造奇迹。
亮点看台
考场作文要善于设置亮点。作者巧用泰戈尔的名言作为点明题意的题记,醒人耳目;三个小标题以三位古人来命名,也别具一格。对于三位古人的经典佳句,或直接引用,或巧妙化用,充分展现了作者的飞扬的文采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且题材独到,原来作者笔下的“异乡人”,便是坚守自己的信念,追寻人生目标的执着的古人。这篇作文让我们看到,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怎么生成的——爱读书,会读书;爱写作,会写作。学生如能有创意地读书,体会到读书的趣味,就写出个性的文章。
破茧
我要出去,不管外边是否有荆棘,为了目标,看着吧,执着会带我冲出“重围”。
——蛹说
“别再挣扎了,没有用的,现在的这个茧是很厚的,你无法冲破。”
“不行,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冲破,我要见识外边那美丽的景色,你也一起冲吧!我们一起去,好吗?”
“我才没那么傻,明知道痛苦而偏要去冲,简直是自寻死路,我休息了,你继续吧。”
怎么办,这茧这么厚,我无法冲破,可是外面好美呀!不行,我一定要冲出去,我只要执着面对,总有一天会成功。
第二天,我用力抽动自己的身子碰击着厚厚茧,痛苦的碰撞中我身躯越来越肿胀。我不放弃,再用力,可是毫无作用。不行,我不能半途而废,我要继续,用力再用力啊。刹时,光线射了进来,眼前一片豁朗。
“突破了,突破了,我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欢呼着。
“只不过,开了个小孔,有必要那么兴奋吗?你无论如何都是出不去的,还是老实地呆着吧,与其徒劳无功,不如享受现存的安逸!”
“不会,已经有洞了,我再用点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你看着吧!”
休息后的我,再次启动起自己的身体,摇摆着身躯,用力,再用力,我将潜藏于全身各地的力全都使到一处,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总有一天会成功”,然后用尽全力去碰触那可怕的茧。
“啪”——慢慢的,茧开始破裂,一块又一块,茧里的光线越来越多。最后,彻底破了。我破茧而出,用不了几天,我不再是一只臃肿笨拙的蛹了,我会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舞出新生的喜悦。
人生如破茧,只有执着追求,尝尽百般挫折,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谢谢你,执着,是你完成了我的梦想,让我变为一只美丽的蝴蝶。”
——后记
亮点看台
一个很简单的“破茧重生”的故事,被作者演绎得真切感人又赋予相当的理性。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作者紧扣话题,始终把故事放在“执着”这一主旋律当中来叙述,而典型语言“总有一天会成功”在文中反复出现,也使主题更集中更清晰。在表达上,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腻入微,把“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结句由“蛹”及人,深化了文章的内涵,且用语不枝不蔓,似言有尽而意不绝。另外,本文叙事简洁平淡,语言平实质朴,感情真切充沛,也是可圈可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