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博弈兵法
33668500000020

第20章 柔克(1)

4.1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列为《三十六计》的第一计,归类胜战计。计文原文引用《孙子?计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其意为,自以为军事防备极其周密时,其斗志就容易松懈麻痹轻敌;平时看惯了的,常常就不容易引起怀疑。计谋隐蔽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是和公开的事情相排斥,这就是易理中阴阳交互为用的原则。

该计解语的原文为:“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昔孔融被围,太史慈将突围求救。乃带鞭摄弓,将两骑自随,各作一的持之。开门出,围内外观者并骇。竟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射之。射毕,还。明日复然,围下人或起或卧。如是再者,乃无复起者。慈遂严行蓐食,鞭马直突其围;比敌觉,则驰去数里许矣。”今意译为,秘计不能在不适当的时机或背静冷僻的地方使用。半夜偷东西,在僻静的小巷里杀人,这都不应该是谋士所做的事情。三国时,孔融被敌军包围,太史慈准备冲破包围去搬救兵。他拿上马鞭与弓,带着两名骑士,各拿着一个靶,开城门走出来。城内的士兵和城外的敌人看见他们走出来都大吃一惊。太史慈却牵马走进城边的壕堑里,插好了靶,练习射箭。射回箭就回城。第二天又去练习,围城的敌人有的起来看,有的躺着不动。第三天第四天他照样如此去做,围城的敌人以为他还是练习射箭,就躺着不再起来理他了。这时,太史慈早在草垫上吃过饭,一切都准备好了。他突然跨马策鞭,飞驰冲出了包围圈。等到敌人发觉他的意图,他已经跑得很远了。

“瞒天过海”之计的关键在于一个“瞒”字,能否成功就看“瞒”得成否?瞒得过则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功亏一篑。但“瞒”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过海”。此计瞒的对象是相对于自己或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天”。只要善于抓住“瞒”的对手“天”的弱点施谋设计,使“天”变成聋子和瞎子,解除了“天”的警觉,就解除了“天”的威胁,实现“过海”的目的也就不难了!

历史上名符其实“瞒天过海”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据《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所记。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兵30万攻打高丽。到了海边后,面对茫茫大海,遥望高丽,对如何面对相隔千里的汪洋大海犯难了,后悔没有听从身边谋士劝告,贸然发动这场战争。大将薛仁贵看出了皇上的心思,心生一计,对前部总管张士贵说:“皇上犯难无非是担心大海阻隔,难于征伐高丽,我们可以采用“瞒天过海”之计,让大军平安渡过大海,取得东征的胜利。”张士贵点头赞许。几天后,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起拜见唐太宗,奏道:“今有一位老者,精通干海之术,能将海水变干,可助我们东征成功。”唐太宗听说有此神奇老人,龙颜大悦,立即命张、薛二人带路,前去会见老人。于是君臣三人在薛仁贵引领下,穿过一条用帷幕遮蔽的通道,来到一个住所。只见这里绣幔锦彩,茵褥铺地,百官迎候。太宗召见了老人,对他的法术赞赏有加,并且摆筵席,饮宴作乐。过了许久,忽闻屋外波声如雷,桌上杯盏摇动,不由心生疑惑,令人拉天帷幕,只见海浪滔滔,茫无际涯,唐太宗大吃一惊。张士贵上前从实奏道:“这是为臣使用‘瞒天过海’之计,现得一风势,30万大军正在渡过大海,快要到达高丽了!”这是传说中“瞒天过海”一词的来历。

其实,在唐朝之前,战国时军事家孙膑装疯自救,无疑也属于“瞒天过海”之计的运用。孙膑与庞涓,同是鬼谷子门下弟子。庞涓先下山,并做了魏国的军师。孙膑是鬼谷子最得意的门生,学到了满腹经纶。庞涓自知才学不及孙膑,生怕孙膑学成后到其他地方为官,施展超过自己才能造成不利,便设计假情假意将孙膑骗下山来,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孙膑当时只顾同学的情谊,没有从坏处揣测庞涓的险恶用心,就欣然下山来到魏国。魏惠王本想拜孙膑为副军师,与庞涓共同辅佐治国,但庞涓却以种种理由加以阻挠,仅给孙膑封了个客卿,寄居于魏王的军师府。紧接着,庞涓又不断在魏王面前说孙膑的坏话。庞涓还利用齐国慕名孙膑才干派使者邀请他前去齐国施展才能一事,借题发挥大做文章,向魏惠王进谗言,说:“孙膑虽然人在魏国却心系他的齐国,与齐国特使有私通之嫌。”魏王本来已对庞涓多次说孙膑的坏话半信半疑,这次孙膑与齐王特使相见,经庞涓借题发挥一说,魏王也对孙膑里通外国、是混入魏国的内奸深信不疑。魏王为此勃然大怒,下令要将孙膑抓起来,给予治重罪!孙膑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处以去除膝盖骨的酷刑。庞涓在幸灾乐祸的同时又假惺惺地对孙膑表示同情与关怀,要求魏王提供条件让孙膑在狱中撰写兵书。当孙膑完成了兵书,庞涓也把孙膑的学识了解到了,便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变本加厉对孙膑进行迫害。面对如此险恶的逆境,孙膑不愿任受宰割、忍辱偷生默默地死去。孙膑凭着过人的智慧,盘算以装疯的“瞒天过海”计谋,逃出魔掌,拯救自己,施展抱负,完成夙愿。为此,孙膑每天又哭又笑,被关在猪圈里与猪为伴时,吃猪食,啃臭泥,在猪粪尿里打滚。这种把人变成动物的表演,使得庞涓确认孙膑真正疯了无疑。日子一久,庞涓对此习以为常,逐渐放松了对孙膑的戒备。而孙膑被逼成疯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传遍各个大小诸侯国,齐王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并命淳于髡去魏国,暗中用当地柴车把孙膑接到齐国。孙膑大难不死,逃离了魏国。他回到齐国后,被齐王封为大将军田忌的军师。孙膑如鱼得水,尽情发挥自己富有胆识、博古通今、尤善兵法之长,屡建奇功,最终置庞涓于死地。可以说,孙膑能逃出庞涓的魔掌,并有后来的建树,全靠他施展装疯的“瞒天过海”之计。否则,一定会死于非命。

有意思的是,孙膑与庞涓的较量,最后一次置庞涓于死地的计谋也是“瞒天过海”之计。这一次,孙膑与庞涓斗谋的前因后果是:魏惠王派太子申和庞涓调集全国的兵力去攻打韩国。韩国哀侯向齐国告急求救,齐成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率齐军直奔魏都大梁。魏惠王见齐军来攻大梁,急忙命令太子申与庞涓回兵保都。孙膑深知庞涓有勇无谋,决计智取。于是,他向田忌提议施用“瞒天过海”的计谋,实行增兵减灶的谋略。当魏齐两军相遇时,孙膑建议田忌命令齐军撤退。庞涓占领了齐军阵地后,开始清点齐军煮饭的灶头的数量,作出齐军兵力在10万多人的估计。次日齐军又急急退却,留下的灶头减少一半,庞涓估计齐军兵员也减少了一半,只剩下5万;又过了一日,齐军的灶头又减少了一半,庞涓估计齐军兵力又减少了一半,仅剩2万多人了,不禁心中大喜,命令魏军对齐军穷追不舍。太子申问庞涓其故,庞涓扬扬自得地说:“我早已闻齐军胆小怕死,从清点灶头即可得知,三天之内齐军士兵减员大半,我军只要紧追不舍,定能大胜。”后来,齐军退到两山之间的马陵道,孙膑见这里山险路狭,很适合设兵埋伏,便命令士兵砍树设障,吩咐1万弓箭手夹道埋伏,并在道旁醒目的大树上写上“庞涓前来送死”的大字。当魏军疲惫不堪地追到马陵道清理路障时,发现树上写的大字忙向庞涓禀报。庞涓来到树前一看,不禁大惊失色。恰在此时,孙膑一声令下,一切准备就绪的齐军,万名伏击的弓箭手对准魏军万箭齐射,魏军在山涧毫无还击之力,只有挨打待毙的份儿。庞涓也被乱箭击中,自知生还无望,只得拔剑自刎。可以说,孙膑又用“瞒天过海”之计报了庞涓陷害之仇。

在近代,爱国军事家蔡锷与袁世凯的斗争中,也成功地使用了“瞒天过海”的计谋。云南都督蔡锷对袁世凯窃取国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图谋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行为十分不满,袁世凯也对蔡锷心存戒意。1913年,袁世凯调蔡锷进京,任命其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参政院参政等虚职,还每天接受召见,说是要磋商政要,其实是防他有变,将蔡锷“槛虎于柙”。蔡锷为摆脱困境,一面加强与反袁势力联系,另一方面韬光养晦,装痴扮呆,在袁世凯面前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说起话来也是语无伦次。袁世凯生性狡诈,并没有被蔡锷的行为所迷惑,专门派特务去抄蔡锷的家,企图找出他与反袁势力的来往信件。为此,蔡锷对袁世凯更加仇恨,但表面上更加无所事事,迷恋于八大胡同,涉足“花”众,结交名妓小凤仙,整天花天酒地,乐而忘返,连蔡夫人也满腹埋怨。一天蔡夫人因小凤仙与蔡锷争吵,蔡锷动气将夫人殴打了一顿,致使蔡夫人披头散发,嚷着要回老家。这次总算蒙住了袁世凯,使袁也相信蔡锷已迷恋女色,远离了政治,蔡锷也乘机派人将夫人送回南方。自己则在小凤仙的陪同下,乘车出游,借机到了天津,再搭乘煤船到了日本的别府,又换乘火车去神户。在神户,蔡锷将预先写好的信件交与一个老同学,向袁世凯报告在日本游山玩水的休闲情景,以示蔡锷尚在日本。其实,蔡锷于1915年11月19日抵神户之日,即已转乘日轮经香港、海防,回到了云南。12月5日,联络云南都督唐继尧通电宣布独立,组成3个护国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并配合其他各地讨袁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反对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加速了袁世凯帝制的灭亡。蔡锷通过迷恋八大胡同的假象,瞒过了袁世凯对他的监视,实现了远走高飞、起兵讨袁。

在现代战争中,武器的先进程度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更要求荫蔽突然。2008年底,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空袭,是现代高科技战争运用“瞒天过海”谋略的典型战例。一直以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结冤甚深,双方始终摩擦不断。但双方在摊牌前一直在进行停火协议的马拉松谈判。在和平解决争端的烟幕下,以色列的国防部长巴拉克下令以色列的国防军进行与哈马斯大规模作战的准备。巴拉克的情报部门秘密收集到哈马斯永久基地、武器弹药库、训练营、高级官员的住址、行动的规律、军事设施、打击目标的坐标位置,并制订了代号为“锤击行动”的作战计划。该计划于2008年11月19日呈送巴拉克批准。12月18日奥尔默特总理和巴拉克在特拉维夫司令部举行了会谈,批准了这一作战方案。为了保密只向外交部长利夫尼一人通报了这一计划,并未提交内阁讨论批准。12月24日,面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签订停火协议后并未杜绝停火的情况,以色列内阁召开会议讨论对加沙地带采取军事行动。会后总理办公室对外公布的新闻公报却花了5页的篇幅叙述取缔35个伊斯兰组织事项,但对涉及加沙局势只有一行字带过。在新闻公报发表的同时,以色列宣布即将开放加沙口岸,并且又对外放风,奥尔默特总理将于12月28日举行第三次内阁会议决定是否对哈马斯采取军事行动。这样一来,哈马斯本来在以色列24日内阁会议后撤离了总部所有人员,当获悉以色列28日还要举行内阁会议讨论军事行动的情况后,哈马斯判断以色列这几天不会突袭,又让所有人员回到总部工作岗位。恰恰哈马斯认为以色列不会突袭之时,以色列指挥机关却在26日早上作出最后决策并向空军下达了空袭命令。27日11时30分全面展开,首个攻击的50多架战斗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向50个目标投射了100多枚炸弹和导弹。30分钟后,第二波60架战机和直升机对60个目标进行了空袭。以后几日,以色列又连续对加沙目标进行了空袭,这次“锤击行动”造成了巴勒斯坦哈马斯的主要领导和武装人员近千人的丧生。以色列空袭行动的成功与其使用“瞒天过海”谋略以及哈马斯对以色列“瞒天过海”未能识破密切相关。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辽沈战役中,四野参谋长刘亚楼也曾使用“瞒天过海”的计谋。刘亚楼认为,一个大的战役,要做到完全把敌人瞒住,实在难以做到,但是,在战役初期,争取出敌不意还是可以实现的。为此,刘亚楼向司令员林彪建议,开展大规模的战役佯动,摆出攻战长春、沈阳的态势,抽调几个独立师,编成大部队,大白天由四平附近向长春方向开进,并开放各级司令部电台,频繁收发作战任务的电报,摆出马上攻打长春的架势。实际上在夜幕掩护下则乘火车返回原地,致使长春、沈阳守敌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我军实行隐蔽指挥,将部队之间无线电联系改为口头传达命令,对原有的无线电台则作全面佯动用。师以上电台在部队开进后,仍留原驻地,照常保持与野司的联络;并且攻锦部队路过的村庄,严格控制不准村民离村,以防走漏消息。刘亚偻为了更好地实现“瞒天过海”的策略,将掌握的蒋军国防部二厅长春站派往哈尔滨刺探我军情报的257号独立电台,为我所用。利用该电台向国民党国防部长春情报站发报,故意说:“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中有个作战参谋,离心倾向很大,请示是否考虑拉他过来,以便打入野司内部及时掌握共军的军事机密。”国民党情报站不知有诈,很快回电,对257号褒奖一番后,又要其速报这名作战参谋的姓名、年龄、军阶,以便给予加官晋爵。野司这边又利用257号电台编造作战参谋假名,还说该投敌人员将有重要军事情报电告,作为参加国民党情报组织、弃暗投明的见面礼。如此电来电往,国民党东北剿总一直被蒙在鼓里,对所谓东北四野司令部弃暗投明的作战参谋所发假情报深信不疑。由于刘亚楼巧用“瞒天过海”之计,致使国民党东北剿总始终认为共军在东北攻打的目标是长春、沈阳。直至9月12日,辽沈战略大决战的枪声从锦州响起,国民党驻锦司令官向蒋介石急电报告,才把蒋介石惊得目瞪口呆。辽沈战役的胜利,与刘亚楼成功实施“瞒天过海”之计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