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
33658600000003

第3章 提高免疫力(2)

功效:清暑辟秽化浊,对因中暑引起的症状有疗效。脾胃虚寒、大便溏软者忌食。

营养分析:薏苡仁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24.加味绿豆粥

原料:绿豆60克,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及用法:将配料淘净,泡发后煮成稀粥。每天2次,温热食。

功效:清热利湿、宣通三焦;对暑湿、小便短赤、舌质红赤、暑湿弥漫三焦、身热面赤、胸闷脘痞有疗效。

营养分析:薏苡仁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葵花子

营养成分:葵花子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脂肪、胡萝卜素、亚油酸、亚麻酸等,并含有蛋白质、糖、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钾、镁等微量元素。

药用功效:葵花子脂肪含量达50%左右,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亚油酸含量达70%,有助于降低人体的血液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血管健康。葵花子富含铁、锌、钾、镁等微量元素,能预防贫血。每天吃一把葵花子,对安定情绪、防止细胞衰老、预防成人疾病有益。还能辅助治疗失眠、增强记忆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癌症、高血压和神经衰弱。25.发汗豉粥原料:淡豆豉15~20克、荆芥3~6克、麻黄1~2克、葛根20~30克、山栀3克,生石膏末60~90克、生姜3片、葱白二茎、粳米100克。

制法及用法:先将上述各药同入砂锅煎汁。时间不宜过长,沸后再煎5~10分钟即可,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薄粥。若服后汗出热退即停服。

功效:本药膳功能发汗,清热,适用于风热感冒之高热不退、肺热喘急者。

营养分析:豆豉辛甘解表、宣散表邪。荆芥祛风解表,理血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26.桔皮粥

原料:桔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1~2两。

制法及用法:先把桔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或将桔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功效:功能顺气、健胃、化痰、止咳。对痰湿犯肺咳嗽疗效较好。

营养分析:桔皮味辛苦,性温无毒,既能行气,又能燥湿,是治疗消化不良及急慢性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嗽多痰的常用药。

27.芩地粥

原料:黄芩30克、鲜生地30克。

制法及用法:将黄芩30克、鲜生地3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一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净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一日内分西瓜子营养成分:西瓜子含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2、戊聚糖、碳水化合物、粗纤维、α-氨基-β-(吡唑基-N)丙酸,还含有尿素酶、α-半乳糖甙酶、β-半乳糖甙酶和蔗糖酶以及一种皂甙样成分。

药用功效:西瓜子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对咳嗽痰多和咯血等症有辅助疗效。富含油脂,有健胃、通便的作用,没有食欲或便秘时不妨食用一些西瓜子之类的种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是适合高血压病人的小吃。顿连续食用。

功效:清火补阴之效,对肝火犯肺之咳嗽有效。

营养分析:黄芩清肝肺之火,地黄养阴清热。

28.落花生粥

原料: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入冰糖调匀。

功效:本药膳健脾、润肺、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者。

营养分析:花生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

29.杏桃粥

原料:杏仁15克、胡桃肉15克、粳米50克。

制法及用法: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功效:补肾敛肺、止咳平喘,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嗽气喘,亦通经脉、润血脉,令人肥健,聪明耳目。

营养分析: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30.百合小米粥

原料:50克鲜百合,配小米100克,冰糖50克。

制法及用法:将小米熬煮八成熟时,放入百合及冰糖熬煮成熟,午餐及晚餐食用。

莲子

营养成分:每100克莲子含蛋白质49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9.2克、粗纤维10克、钙18毫克、磷54毫克、铁12毫克、硫胺素0.17毫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17毫克、抗坏血酸17毫克。

药用功效:莲子富含的钙、磷、钾等可以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有促进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维持神经传导性、镇静神经、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等作用。所含磷是细胞核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帮助机体进行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对精子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功效:对于肺燥干咳有食疗功效。

营养分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

31.木耳粥

原料:黑木耳5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黑木耳温水发透洗净,撕成小块,放入米、枣煮成粥,食时入冰糖适量,食不限量。

功效:滋肺止咳,适用于肺热伤阴之咳嗽气喘。

营养分析: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32.菊花粥

原料:菊花50克,粳米100克。

制法及用法:1.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清水浸泡60分钟。

2.将菊花洗净,加清水煎煮30分钟,捞去菊花取汤。

3.再将菊花与粳米同煮成粥。早晚食用。

功效:菊花煮粥对于秋季风热感冒、喉咙肿痛等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营养分析: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茶饮类33.鲜藕姜汁原料:鲜藕(去节)500克,生姜50克。

制法及用法:刮皮洗净切细,用洁净纱布绞取液汁。一日内分数次服用。

白萝卜

营养成分:白萝卜含有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的多种微量元素及大量的植物蛋白、维生素C和叶酸。

药用功效:白萝卜所含热量少、膳食纤维多,易产生饱胀感,有助于减肥。能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增加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常吃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功效:适用于夏季感冒,肠炎,发热,烦渴,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34.银花饮

原料:银花30g,山楂10g,蜂蜜250g。

制法及用法:将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1次。再加水煎熬1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每日3次或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可辅治风热感冒。

营养分析:金银花辛凉发散、清热解毒,也可用银花与茶叶泡饮。

35.杭菊糖茶

原料:杭菊花30克,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服。

功效: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

营养分析: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

36.银花薄荷饮

原料:银花30克,薄胡萝卜

营养成分: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叶酸、钙质及膳食纤维等,几乎可以与多种维生素药丸媲美。胡萝卜中还含有大量构成脑细胞和骨髓细胞的磷质,每500克胡萝卜中含磷140克、钙305毫克、糖35克。

药用功效:富含维生素A,可促进机体的正常生长与繁殖,维持上皮组织,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视力正常,治疗夜盲症和眼干燥症。妇女进食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内含琥珀酸钾,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并防治高血压。荷10克,鲜芦根60克。

制法及用法: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克,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去渣,加适量白糖。每日3~4次,温热服。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各种热病初起;对发热较重的风热型感冒,效果显著。

营养分析: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薄荷性凉,味辛。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37.姜糖苏叶饮

原料:苏叶,生姜各3克,红糖15克。

制法及用法: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即成。每日2次,趁热服食。

功效:发汗解表,祛寒健胃。适用于风寒感冒;对同时患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的胃肠型感冒,则更为适宜。

营养分析: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脾、肺经。紫苏叶、紫苏梗均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但紫苏叶偏于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紫苏梗则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

38.姜糖饮

原料:生姜片15克,葱白适量,红糖20克。

制法及用法: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3段)与生姜一起,加水500克煮沸,加入红糖即可。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功效:止呕吐,除风湿寒热,发汗解表,和中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

大白菜

营养成分:大白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粗纤维、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锌等。大白菜所含的钙和维生素C比梨和苹果还高,其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不但在蔬菜中屈指可数,甚至高过肉类和蛋类。

药用功效:大白菜中有一种化合物,能够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联系的雌激素。美国纽约激素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由于中国和日本妇女常吃大白菜,乳腺癌发病率比西方妇女低得多。大白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可护肤养颜,促进人体排毒和对动物蛋白的吸收。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葱白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39.桑菊薄竹饮

原料: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

制法及用法: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根,薄荷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营养分析:薄荷性凉,味辛。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

40.香薷饮

原料: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代茶频饮。

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

营养分析:香薷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有利尿作用。

41.双花荷蜜饮

原料:金银花、野菊花各10克,生山楂6克、薄荷5克。

制法及用法: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齐入砂锅,大火煮沸后小火小白菜营养成分:小白菜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酸性果胶、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与大白菜相比,小白菜的含钙量是其2倍,维生素C含量约为3倍,胡萝卜素含量高达74倍。

药用功效:小白菜所含的矿物质钙、磷能够促进骨骼发育,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造血功能。它还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泛酸等,能缓解精神紧张,考试前多吃小白菜有助于保持心态平静。小白菜还含有抗过敏的维生素,有助于荨麻疹的消退。再煮3分钟,滤去药滓,取药液,加入蜂蜜10克调匀即可当饮料饮用。每次15~50毫升,一日饮6次以上。

功效:有疏风清热,解毒解表的功效。适宜于小儿风热感冒,出现发热汗出,口渴,咽喉红肿疼痛等症。

营养分析:方中银花、野菊花、薄荷,不仅有较强的抑菌抗菌作用,还能抗病毒。加上山楂助消化,健脾胃,配蜂蜜扶助正气,增强抵抗力,很适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42.藿香饮

原料:藿香、厚朴各6克,白扁豆8克。

制法及用法:取藿香、厚朴各洗净切成细丝,白扁豆炒黄研碎,均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严浸泡一小时,代茶饮。

功效:治宜祛风化湿,发热头痛、头重、鼻塞、困倦乏力、欲呕。

营养分析:藿香性味,性微温,味辛。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

43.解毒清热饮

原料: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30克,桑叶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芦根20克,甘草15克,黄苓15克,蝉蜕15克,生石膏20~30克,滑石20~30克。

制法及用法:先煎生石膏20~30分钟,然后将所有药一起倒入用水煎,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对高热感冒和一般伤风、感冒低热均可服用。

菠菜

营养成分:菠菜营养丰富,它的显著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6,并含有大量的水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还是铁、镁、钾、钙和维生素A、维生素C的优质来源,是保护眼睛、平衡血压的高手,也是补充体力、防止贫血的专家之一。

药用功效:养颜佳,对缺铁性贫血有改善作用,能令人面色红润。所含类胰岛素样物质能保持血糖稳定。含量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防止口角炎、夜盲等维生素缺乏症。大量的抗氧化剂有助于防止大脑老化,防治老年痴呆症。可保护视力,降低视网膜退化的危险。长于清理人体肠胃热毒,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可防治便秘。营养分析: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柴胡发汗解表,清解外邪;蝉蜕疏风清热,定惊解痉;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花明目疏风,清降肺火;甘草、芦根清上焦风热,兼养胃阴;生石膏清阳明之热,而无生津之弊;滑石利窍,清热解肌,有发汗作用;黄芩清气泄热。

44.桑菊薄豉饮

原料:桑叶、菊花各9克,薄荷、淡豆豉各6克,芦根15克(鲜者加倍)。

制法及用法:水煎,1日内分数次饮服;或开水沏,代茶饮。

功效:患风热型感冒者宜服。

营养分析: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花明目疏风,清降肺火。

45.藿香代茶饮

原料:鲜藿香叶、鲜荷叶各12克(干者减半),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水煎(或开水沏),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暑湿型感冒。

营养分析:藿香性味,性微温,味辛。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

46.香薷扁豆茶

原料:香薷9克,白扁豆12克(炒黄捣碎),陈皮3克,荷叶6克,白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水煎(或开水沏),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暑湿型感冒。

营养分析:香薷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有利尿作用。

油菜

营养成分:油菜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