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
33658600000013

第13章 提高免疫力(12)

营养分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

227.蒲公英粥

原料:蒲公英(干品)30克,粳米50克。

制法及用法:将蒲公英洗净切细,最好采鲜蒲公英,根茎叶都用;先煮粳米,待粥将熟时下蒲公英,煮至粥熟即成。早、晚空腹各吃1剂,连吃1周以上。

功效:本方主治慢性胃炎,患者舌红苔黄、胃痛心烦。

营养分析:蒲公英又名灯笼花、黄花地丁、孛孛地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的功效。

228.羊脊骨姜砂粥

原料:羊脊骨300克,高良姜10克,砂仁10克,白米100克。

制法及用法:将羊脊骨放锅内加水煎煮2小时,再放入高良姜、砂仁再煎半小时,去渣后将汤和白米煲粥服食。

功效:对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受凉劳累每易发病,面色萎黄、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弱有效。

营养分析: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

柚子

营养成分:柚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为丰富,糖的含量也较多,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P及钙、铬、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此外,新鲜柚子中还含有类胰岛素成分。

药用功效:柚子内含天然果胶,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维生素P能强化皮肤毛细孔,加速复原受伤的皮肤组织;天然叶酸可预防贫血症状发生,促进胎儿发育;类胰岛素成分能降低血糖。经常食用柚子可降低呼吸器官系统患病的概率,帮助身体更容易吸收钙、铁,增强体质。柚子含钾却几乎不含钠,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病患者的最佳食疗水果。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229.牛百叶糯米麦粥

原料:牛百叶100克(洗净切块),糯米50克,小麦30克,制法及用法:煮成粥,调味服食。

功效:对胃脘隐痛、喜按、食后脘腹胀闷、口淡、大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营养分析: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

汤类

230.姜桂猪肚汤

原料:生姜30克,肉桂6克,猪肚250克,芫荽少许。

制法及用法:猪肚洗净切片;生姜洗净,切片;肉桂洗净,搥碎成末。将肉桂、生姜、猪肚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猪肚烂即成,加入适量芫荽,饮汤吃猪肚。每天1料,连服5天为1疗程。

功效:助阳散寒、温中健脾暖胃。用于胃痛隐隐、喜热喜按、大便溏薄、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呕吐清水者。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西瓜

营养成分:西瓜含水量极大,占91%~93%,是一种消夏解渴佳品,是大众化的夏令多汁瓜果。西瓜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果糖、苹果酸、谷氨酸、胡萝卜素、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药用功效:西瓜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所含糖、盐能利尿并消除肾脏炎症。吃西瓜后尿量会明显增加,从而减少胆色素含量,还可使大便通畅,对黄疸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蛋白酶能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的蛋白质。新鲜的西瓜汁和鲜嫩的瓜皮可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231.胡椒葱汤原料: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

制法及用法: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胃痛时将汤热饮。

功效:适用于胃寒痛症。

营养分析:胡椒粉辛,温。入脾、胃、肾经。温中止痛,燥湿杀虫。主治脘腹冷痛吐泻,虫积腹痛,湿疮瘙痒。配苦参,地肤子、明矾煎汁熏洗,治湿疹瘙痒。

232.桂皮山楂汤

原料: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

制法及用法:水煎山楂肉15分钟,入桂皮,待山楂肉将熟熄火滤汁入红糖,调匀趁热饮服。

功效:主治胃疼。

营养分析:桂皮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气胀。

233.生姜鲫鱼汤

原料:生姜30克,陈皮10克,胡椒3克,鲫鱼1条。

制法及用法:将鱼去鳞,剖肚去内脏,生姜、陈皮、胡椒用纱布包好,放入鱼肚中,加清水适量煨熟,入盐、味精等调味品,食鱼喝汤。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234.艾叶蛋汤

哈密瓜

营养成分:在每100克哈密瓜肉中含有蛋白质0.4克、脂肪0.3克、钙14毫克、磷10毫克、铁1毫克。哈密瓜中的铁含量较之等量的鸡肉多2倍、鱼肉多3倍、牛奶多17倍;维生素的含量比西瓜多4~7倍、比苹果多6倍、比杏多13倍。

药用功效:哈密瓜是夏季解暑佳品,能清凉消暑、除烦热、生津止渴。食用哈密瓜对人体造血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作为贫血患者的食疗之品。中医认为,哈密瓜有疗饥、利便、益气、清肺热止咳的功效,适宜于肾病、胃病、咳嗽痰喘、贫血和便秘患者食用。原料:干艾叶9克,香附10克。

制法及用法:打成粗末,以纱布包好,置保温瓶中,加大枣5枚,以沸水适量冲泡,盖焖15分钟后分次饮用,1日内饮完。

功效: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可治疗受寒饮冷致脘腹疼痛、喜温恶寒、呕吐清水、大便稀烂等。

营养分析:艾叶入脾、肝、肾经。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茶汁类

235.姜糖苏叶饮

原料:生姜5克(切丝),苏叶3克。

制法及用法:装入茶杯内,开水冲泡,浸泡5~10分钟后,加入红糖搅匀趁热服用。

功效:有发汗解表、祛寒健胃作用,可治风寒感冒、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236.四汁蜂蜜饮

原料:芜青叶200克,胡萝卜400克,芹菜200克,苹果3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四种果菜择洗干净,捣碎绞取汁或入果汁机内榨取汁,加蜂蜜调匀服之。

功效:和胃止痛;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部疼痛。

桑葚

营养成分:桑葚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葡萄的4倍。

药用功效:桑葚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它能改善皮肤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常食可明目,促进免疫,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桑葚可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脂血、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症有辅助疗效。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营养分析:萝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苹果高出8~10倍;而它的叶子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钙质。芹菜性凉,味甘辛,无毒;入肺、胃、肝经。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

237.包菜汁

原料:鲜包心菜500克,白砂糖15克。

制法及用法:包菜洗净,再用冷开水冲洗,捣烂,用纱布绞取汁1茶杯约100克,加温,调入砂糖溶化,一次饮完。

功效:清热止痛;适用于热性胃痛,对早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较好,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营养分析:包心菜其色泽嫩绿,味美爽口,开胃健脾,是一道极其上乘的佳肴。包心菜同时具有清热、御寒、抗癌等功效,其内部含有丰富的铁、钙等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又具健身作用。

238.橄榄萝卜饮

原料:橄榄10个,萝卜500克。

制法及用法:萝卜洗净,切片,与橄榄同煮约半小时,去渣,加白糖或食盐,热服。

功效:理气止痛;适用于气机不舒,胃痛绵绵,时时嗳气。

营养分析:橄榄味甘、酸,性凉。归肺、胃经。能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239.槟榔蜜饮

原料:槟榔果8克,蜂蜜10克。

柿子

营养成分:柿子含糖量较高,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单宁、柿胶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另外,柿子的磷、铁、锌、铜、钙、碘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

药用功效:除铜、锌外,柿子的其他营养成分在水果中均占优势。在预防心血管硬化方面,其功效远大于苹果。柿子含碘,可辅助预防并治疗因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柿子可养肺胃、清燥火,常食能补虚、止咳、利肠、除热、止血、解酒。柿饼有涩肠、润肺、和胃等功效。制法及用法:将槟榔果切成薄片(中药店有槟榔片出售),在清水300毫升中浸泡2小时左右;将槟榔片和所浸泡的水入锅,煮沸后打去浮沫,再小火煎煮30分钟,去榔片,取滤液调入蜂蜜即成。每日空腹时饮用,上下午各饮1次,每次饮100毫升,连饮4周以上。

功效:本方主治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营养分析:槟榔水煎液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作用。

其他类药膳

240.乌贝田螺羹

原料:乌贼骨30克,浙贝母10克,田螺肉150克,蜂蜜100克。

制法及用法:将乌贼骨、浙贝母研成极细末;将田螺放清水中养3天,吐尽泥沙,捞出在沸水中煮10分钟,去壳取净肉;将田螺肉放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小火煨至烂熟,加乌贼骨、浙贝粉、蜂蜜调匀即成。每次空腹吃下30~60毫升,上下午各1次,连吃3剂以上。

功效:本方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者。

营养分析:乌贼骨含碳酸钙,可中和胃酸;浙贝清热散结,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田螺富含胶质,吃后形成膜,保护溃疡面;蜂蜜协助杀菌制酸。

241.白胡椒煲猪肚

原料:白胡椒15克。

制法及用法:白胡椒略打碎,放入洗净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然后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煮2~3小时,调味服食,每隔3日服1次。

功效:对胃脘疼痛、温熨胃脘部则痛减,喜热饮、口淡、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有效。

营养分析:白胡椒辛,温。入脾、胃、肾经。温中止痛,燥湿杀红枣营养成分:红枣含较多蛋白质、芦丁、葡萄糖、果糖、脂肪、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每100克红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380~600毫克,维生素E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

药用功效:红枣含有抑制癌细胞的物质,常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所含芦丁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富含维生素C,能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从而降低结石形成的概率。红枣含钙、铁,能适用于骨质疏松和贫血。虫。主治脘腹冷痛吐泻,虫积腹痛,湿疮瘙痒。配苦参,地肤子、明矾煎汁熏洗,治湿疹瘙痒。

242.良姜焖鸡

原料:公鸡1只(约800克),良姜、苹果各6克,陈皮、胡椒各5克。

制法及用法:去毛脏洗净切块,放砂锅内,入良姜、苹果各6克,陈皮、胡椒各5克,文火焖熟,调味服食。

功效:对胃脘疼痛、温熨胃脘部则痛减,喜热饮、口淡、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有效。

营养分析: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243.生姜桔皮煎

原料:生姜、桔皮各12克。

制法及用法:水煎,日分2~3次服用。

功效:有止痛止呕之效。

营养分析:生姜性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244.黄豆花椒煎

原料:黄豆30粒,花椒60个。

制法及用法:水煎服。

荔枝

营养成分:荔枝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脂肪、柠檬酸、果胶、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以及磷、铁等。

药用功效:常食荔枝能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贫血、胃寒和口臭者很适合食用,尤其适合产妇、老人、体质虚弱者、病后调养者食用。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功效:可治由吃柿子或其他生冷食物引起的胃疼。

营养分析:黄豆富含大豆蛋白及异黄酮的黄豆粉,有降低罹患多种癌症的作用,还能防止骨质疏松,减少患心脏病的可能性。

245.炖牛羊奶

原料:牛奶、羊奶各125毫升。

制法及用法:炖沸,每晨空腹服1次。

功效:治常年胃疼。

营养分析:牛奶中含有人体产生疲倦的物质色氨酸。研究证明,大脑神经细胞中分泌物血清素,它可抑制大脑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大脑进入酣睡状态。人失眠的时候,就是由于脑细胞分泌血清素减少,而色氨酸却是人体制造血清素的原料,所以晚间食用牛乳粥,会产生催眠作用。

246.豆胆粉

原料:新鲜猪苦胆1只,黄豆适量。

制法及用法:将猪苦胆洗干净,黄豆装入填满,阴干,炒黄熟,研成粉,每次6克,用温开水吞下。

功效:清热止痛,适用于热性胃痛。

营养分析:黄豆富含大豆蛋白及异黄酮的黄豆粉,有降低罹患多种癌症的作用,还能防止骨质疏松,减少患心脏病的可能性。

247.治胃疼偏方1

原料:粳米60克,砂仁细末5克。

制法及用法: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好后调入砂仁末,再煮沸1~2分钟开后即可。早晚服食。

桂圆

营养成分:桂圆的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C、烟酸和维生素K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灰分、钙、磷等微量元素。其中,烟酸和维生素K的含量很高,是其他水果少有的。桂圆的糖分很高,包括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药用功效:桂圆是健脾长智的传统食物,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对失眠、心悸、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贫血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研究表明,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高达90%,妇女更年期应适当吃些桂圆。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功效:此方对虚寒胃痛、胀满、呕吐有效。

营养分析:粳米性味平甘,有健脾和胃作用。

248.治胃疼偏方2

原料:鲜姜3~5片,红糖适量。

制法及用法:以滚开水沏泡,趁热饮服,服后取微汗。

功效:适用于寒气犯胃的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