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凹处都盛满了汹涌的水
所有的凹处都被砸击得更凹
我无能为力,静待大雨倾泻一空
迷离中写出这样的诗句:“当大地斜起身子,
这些水会不由自主地流向大海。”
——《大雨倾盆而下》(节选)
赵丽华
1964年11月生。著有诗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曾与郁葱合作主编《中国诗选》、《中国年代诗歌大展》等。现居廊坊。
缘于2006年轰动全国的“恶搞梨花诗”事件,我想,中国不知道赵丽华的读者已经不多了。但那更像一场经过策划的娱乐事件,与诗歌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因此这篇文章可能会让那些希望看“梨花体”热闹的读者失望了——我不打算在这件无聊的事情上浪费笔墨,而会直接进入到严肃的诗歌空间中。
一
也许仅仅是年龄的缘故,20世纪60年代出生诗人因为阅历丰富而更为成熟,世事洞明,他们的诗有一种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优点;而“70后”诗人在干同样的事情时却自觉不自觉地显得“做”,一不小心就暴露出稚气的脸孔。诗歌也是生活,对于大多数诗人来说,没活到那个程度就很难写到那个深度。当然,天才除外。
赵丽华的部分短诗就具有返璞归真的质地,短句、少技巧、质朴的内容组合出诱人的魅力。《如果我不在家,就在图书馆》的巧妙之处在于诗人以极其单纯的句式写出了现代人的普遍状况:
生活中重复总是很多
改变总是很少
我坐在图书馆里
琐事总是很多
正事总是很少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看到的熟人总是很多
朋友总是很少……
显然,诗人在用最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示了现代人的无聊、无助、孤独和冷漠。该诗最后的追问直指人心:
衣食无忧
吃穿不愁
为什么我的缺憾总是很多
惊喜总是很少
而它的隐喻是通过对一则咖啡广告——如果我不在家,就在咖啡店里;如果我不在咖啡店,就在去咖啡店的路上(萨特)——的借用来达到的。诗歌间接用典的技巧相当隐蔽:咖啡店是一个饶有意味的场所,时常光顾者即使不是富翁,至少也“衣食无忧吃穿不愁”,那么一个安逸成功的白领却每日按部就班地在家、咖啡店和路上回旋,平静生活中的危机不言自明。
同样的巧妙出现在《标点符号》中。应该说,拿标点符号来作诗,赵丽华不是第一个,但赵丽华做出了自己的味道。“一生只能有一个终点/这个句号可以是有毛刺的/绳圈、未散尽硝烟的枪管、或周边长满青草的∥陷阱……延缓这里面的致命/那没有说出的部分,请用省略号∥而生活中最常用的是问号……”字里行间穿插着无数种人生和对人生的追问。作家鬼子有一次和我闲聊到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说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写卖血的故事了,因为“崔灏题诗在上头”。我想,即使以后还会有人以标点符号作诗,但他绝对无法轻易避开赵丽华的《标点符号》。
二
通常,女诗人的作品多是抒发内心感想、人生感悟,极少宏大主题和叙事成分。赵丽华不染指宏大主题,但插足叙事领域,她的不少作品都依靠叙事来表达诗意。《记一个结婚梦》叙述的是一个不大吉祥的梦:我和我的男人在婚礼结束回家的路上,因为我担心和朋友所在的那辆车会出车祸,所以我好像“一分钟都不能等”似的要“马上坐到他车上去”,“这样,随便哪辆车出了问题都无所谓了”。按常规,诗歌到这里可以结束了,而且可以烘托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光辉主旨,然而诗人并不如此流俗,她的可贵在于她要避开这份庸俗而继续挖掘下去。紧接着,“我”站出来对事实作出反驳,告诉读者这是梦,而梦往往是和现实相反的:“在梦里我们已经办好了手续,/说明我们此生永远不可能有什么手续/在梦里我们最终没能坐在一起/说明我们此生可能永远都在一起。”真是峰回路转!诗歌产生巨大的张力——它一本正经地综合了“背信弃义”和“天长地久”两大夙敌,既展现了内在的悖论和离心力,又做得天衣无缝水到渠成。也许世界就是这样在似是而非中运转的。这让我想起了欧阳江河的一篇随笔:“诗歌这样,世界却那样。”联想到诗歌和诗人在当今社会的处境,我丝毫不认为《记一个结婚梦》有什么荒谬。
三
赵丽华最具影响的作品无疑是《风沙吹过……》:
风沙吹过草原
风沙吹过草原的时候几乎没有阻挡
所有的草都太低了
它们一一伏下身子
用草根抓住沙地
风沙吹进城市
风沙终于吹进城市
在城市的街道上
步伐比行人还快
它们遇到混凝土建筑
遇到玻璃幕墙
它们一路地往上吹
带着情绪往上吹
在最高的楼层
呜咽得最厉害
风沙吹过我居住的城市
向南一路吹去
风沙还将吹过我
吹过我时
就渐渐弱了下来
有关赵丽华的评论文章很少不提及这首诗的,安琪甚至把此诗与舒婷的《神女峰》、翟永明的《女人》、陆忆敏的《美国妇女杂志》等一起并列为她最喜欢的五个女诗人的代表作之一(安琪:《回答〈诗潮〉编者关于女性诗歌的访谈》)。排除友情成分不谈,这首诗的确“物有所值”。与赵丽华的其他作品一样,《风沙吹过……》仍然具有表面上的干净、简洁的特征:风沙吹过草原、城市的街道、混凝土建筑、玻璃幕墙、最高的楼层,所向披靡,然而“吹过我时,就渐渐弱了下来”。表面的软和内在的硬、表面的威武和内在的懦弱、表面的空无和内在的真实在这首短诗里作出了残酷的较量。风沙是看不见的,但它真实存在,风沙是强大的,但它惧怕人的灵魂,于是风沙弱了下来,“人”站了起来,诗歌步入了哲学的厅堂。“我的世界和你的世界/并不一样”(《不一样的世界》),似乎确实如此,在世界的快和内心的慢之间,诗人选择了后者。于是在风沙中坚守的姿态取代了诗人在世俗中的市民形象。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能够这样坚守精神之城,那么,诗歌有福了,爱诗者有福了。
但在诗歌中要做到以浅见深、以简喻繁并不容易,这需要诗人杰出的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如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就会弄巧成拙。对此,布罗茨基在随笔《娜杰日达·曼德尔斯塔姆》中有过精辟论述:
现实,就其本身而言,毫无价值,是洞察力赋予了它意义。洞察力有等级之分(意义也相应地分为不同的等级),那些通过最精密、最敏感的棱镜获得的洞察力级别最高。只有以语言为主要工具的文化与文明,才能赋予棱镜般的精密度和敏感度。
《月亮对每一片树叶都是公平的》就有“洞察力过浅”的嫌疑,在这首诗里,诗意不是自然呈现而是主动托出,“我”像一个卖弄学问的学究,迫不及待地给读者讲道理。平等对话立场丧失的结果只能是另一方的反抗或漠视。值得警惕的是,赵丽华2002年以后的作品,对生活的洞察力有自动降格之势,小玩笑、小噱头成为诗歌的主角。可读性和可感性增加了,却淡薄了可思性,诗歌于是滑落为杨柳风——“吹面不寒”,仅仅是脸面舒服,却极难吹进心里。一旦诗歌降低了精神上的尺度,丧失了对人类灵魂的浸润和拷问,它的斤两就可想而知。联想到近年来赵丽华所受到的“道德审判”,这样的提醒恐非无稽之谈。
奇怪的是,赵丽华的诗歌观念与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向度差异颇大。比如她说,“我不喜欢需要诠释的艺术”(见《诗歌月刊》2002年第3期),“一直以来,我感觉我们的诗都太滞重了。我们让诗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历史的、现实的、命运的、道德的、民族传统的、个人信仰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等等,等等。我很想在我的诗中卸下这些负累,让诗轻松一些……”(《我曾多次写到雨》,见《诗歌与人》2001年“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专号”)。然而在同一篇文章里,她又说:“如果我单纯做些客观的描述,我想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我想写出什么,我有我个人的目的,如果有人说我这首诗描述的事物很准确,有画面感,而不说别的,那么我会很失望。读者应该从里面读出更多的东西……写诗总要寄托一定的情感,但不会直接说出来。所谓的借物抒情,把一些要表达的东西隐在画面之后。”由此可以看出,赵丽华还是很在乎作品的内容以及别人如何诠释其作品的。其实,依赵丽华之聪慧,她不可能不明白“不需要诠释”的诗歌面孔将会是怎样的苍白,因此,我宁愿将“不需要诠释”理解为她是对那些伪装深沉、动辄挥舞“历史的、现实的、命运的、道德的、民族传统的、个人信仰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棒子吓唬人的作品表示反感之语。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爱人/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爱人
我看到背弃的无辜冬天
内在的语言翻开。掩藏着集结的意志
仿佛诗歌与死亡一同说出
我窥见了黑夜中挥舞的灵魂
——《大雨》(节选)
安琪
原名黄江嫔,1969年2月生于福建漳州。是“中间代”概念的首倡者及代表性诗人。著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任性》、《像杜拉斯一样生活》等,与人合编有《中间代诗全集》。现居北京。
尽管安琪在寄来她的长诗集《任性》时附信说这是她心血的结晶,希望我认真对待,但说实话,我没有按照她所期望的那样进行细读,我对那些庞杂而泥沙俱下的作品有一种排斥心理。有时候我会羡慕她的诗歌视界之开阔,有时候则惊讶于她的思维跳跃之大,有时候甚至责怪她把文字“蹂躏”得太过分——“一个个我剪断了又拼贴”(《傍晚》)?——又一天,我收到安琪寄来她出版于1997年的诗集《奔跑的栅栏》,在读完这本颇显陈旧的书之后,对安琪的印象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安琪不是一个盲目的外乡人,而是一个技艺娴熟的司机,她如果选择掉头或者拐弯,就一定有她的理由。于是我回过头来读了一遍《任性》。
女诗人多是以诗歌的内涵指向相互区别,如蓝蓝对小事物的悲悯、翟永明的内心剖析、杜涯对美的流逝的怅惘……这些特征如同动物身上的气味,用以圈定各自的“领地”,而安琪是女诗人中的另类,她依靠的不是内涵的取向而是语言的开拓,她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在同龄诗人中鲜有敌手。“红苹果,长到高处就已淡了。/让我们和它比一比。我只听到阶梯:光的阶梯/水的阶梯?/我只看到一颗心长到高处就淡了”(《红苹果》);“我懂得长久的沉默意味着什么/想象的秋天,雨滴漂过的痕迹/音乐再次响起/有一种奢侈在里面”(《动作》)。这些安琪在二十余岁时写下的诗句,虽不乏细腻与柔婉,但极少女性诗人作品中常见的无缘无故的叹息。这种与一般闺房里的小女子脾气截然有别的情绪,可以称为“中性思维”。《奔跑的栅栏》中的《未完成》、《曦光》、《干蚂蚁》“中性思维”已初露端倪,《任性》更有了长足的发展,其语言之泼辣大气足以让读者忽略作者的性别:
她把她所有的青春都扔在等待上
像一枚干果,对着满地的铜板捡捡拾拾
瞧,善良的人并没有得到好的报应
她把房子建在身上,一座移动的房子
到夜晚就关闭,呼吸匀称,我没有听到她的抱怨
在她踢趿着拖鞋在早晨六点半的旅馆里
这就是一个女人的惊醒
——《任性》(节选)
虽然“青春年少”,但因为被“扔在等待上”而具有了成熟的模样;虽然是“女人”,但她“惊醒”了。这种惊醒不仅是日常生活上的惊醒,更是诗歌意识的惊醒。自然,这“房子”不仅可以用来饮食起居,还可以安妥灵魂,所以,它是“一座移动的房子”,或者它就是诗人的人格本身。诗人“开天眼”了,她看到了缪斯的手指。
在对某些诗歌文本的阅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惊讶于作者的才情,却总静不下心来读完它们。这里面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呢?我想,除了读者应该检查自己的阅读心态是否浮躁,还需要具备“慧眼”,揣测作者的意图以及写作的规律,毕竟诗歌无法避免潜意识或有意为之的成分。“书写始终是一种实验,我时常由于语言本身的指引而道出一些我不曾想到的东西。我使用了一些奇特的词,因而受到人们的指责。但我仍然要求自己的作品避开词的通常用法,并具有新颖独到之处……诗人必须努力表现纯新的东西。”(埃利蒂斯:《光明的对称》)安琪的写作似乎正好暗合了埃利蒂斯的理论,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诗歌语言的重视与尝试。她遣词造句的能力常令读者耳目一新,这是因为她孜孜以求于某个最贴切的词语: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爱人
明天爱人经过的时候,天空
将出现什么样的云彩,和忸怩
明天,那适合我说的词将由我的嘴说出
——《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