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部德国影片,展示了这样一年场景。当电话铃响起的时候,听筒里传来一个孩子稚嫩的声音,“你好,我是杰克,请问我能和凯思一起玩吗?”
听到这句话,父母并没有马上答复,而是转身叫来了自己的孩子凯思,让她自己来做决定。过了一会儿,过来了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孩子,她认真考虑之后,才回答说:“我下午没有别的安排,应该有时间。那好吧,我答应你了。”
接下来,两个小孩子约好了时间和地点。看到这里,我心想,在国外,这种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进行尊重的做法是非常有意义的。最起码,比起中国的父母一手包办孩子所有事务的情况来言,要好得多。
在国内,不少的孩子从一两岁的时候起,就开始和别的小朋友约着一起玩,那么小的孩子,话还说不利落,所以这约会其实就是母亲之间的约定。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孩子的表达能力欠佳,因此常常由父母代劳。但是等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往往把这个习惯沿袭下来。当然,也有的父母会问一下孩子的意见,但是多是做表面文章,父母往往还是以尊重自己的意见为主。所以说,中国多是搞形式主义。而且还是父母给孩子搞形式主义。
让我们学习一下德国妈妈们是怎么做的吧。每当他们问到孩子约会的事情,父母会把自己的孩子叫过来,蹲下身子郑重地问孩子是否愿意和某某在一起玩。直到看见孩子点头,她们才会正式答应。不管孩子是大还是小,均按此办理。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父母有些大题小作了。因为孩子们是否在一起玩,完全取决于父母的决定,如果父母有时间,孩子们才存在一起玩的可能。
等到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并非如此,这个问题看上去好像只是象征性的,却并不只是在走形式,而是应该倒过来看——某某想和你一起玩,妈妈今天下午有时间,你可以和他玩,但是,你愿意和他一起玩吗?这个小小的问题,充分表达了父母对于孩子的意愿的尊重性,尽管孩子还非常小,能否选择的范围也并不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体会到了尊重的感觉。这种尊重的精神,恰恰是中国的父母所缺乏的。
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最重要的不是孩子的独立,而是孩子的孝顺;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属于自己的。如果孩子有什么需要做主的事情,父母替孩子做主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特别是年幼的孩子,没有哪位父母会注意到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当然,时间一长,孩子们自己也就会依附于父母的决定,“我妈妈说了,不让……”“我妈妈说了,让……”他们根本就不愿意自己做出决定了。
著名的老一辈文学家鲁迅曾说过:“中国的孩子,从小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也做不了人。”从人格的意义来说,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而是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个体。虽然这一观点早就存在,但是很多中国父母无法想象和接受这种观点。
中国的父母最为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人前的表现,想到的是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体是否健康。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但他们没有看到的或者说是忽略了的,是孩子这个人本身。
事实上,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终于有一天会长大成人,离开父母,凡事做出自己的决定。如果从小就尊重他的意见,让他自己拥有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那么成年之后,他就会有信心独立,而且具有独立的精神,对于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人要想做什么事情,如果不独立的话,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父母一定要注重对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涉及孩子的问题,一定要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绝对不能凡事包办。如果孩子同意了父母的意见,那么当父母的一定不能袖手旁观,束手不管。父母要监督孩子的行为,如果有特殊情况发生,父母可以及时进行制止。以免发生危险。
父母要试着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放开手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以此来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随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的信心,为他们讲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做参考。如果孩子遭遇了失败,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指点,教他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让孩子的自信心不会受到伤害。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就会渐渐变得成熟起来,从而能够在走向社会之后,迅速适应身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