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哲理故事
33616100000014

第14章

后来,他的儿女都长大了,娶亲的娶亲,嫁人的嫁人,每个人都生活得非常舒适优裕,而卢生也一帆风顺,一直做到宰相的高位。

又过了若干年,儿女们给他添了孙子外孙,他便闲居在家里享福,做起老太爷来。由于他终年嘻嘻哈哈笑颜常开,加上家里的生活条件非常好,住得好,吃得好,所以他一直活到80多岁才安然死去。

当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嘴角边还挂着满足的微笑。可等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自己仍住在旅店的小房间中,刚刚那些荣华富贵只是短暂的一场梦罢了。甚至店主人煮的黄粱饭,也还没有煮熟呢。

卢生梦中的喜悦一下子消失殆尽,他失望极了。吕翁这时才对他说:“别企求虚无的东西,人生的荣华富贵就如同过眼烟云一样。”

移风易俗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西汉初年,通过秦末长时间的战争以后,各地治安混乱不堪,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汉文帝时仍然存在。

而掌权的官吏只会公文往还,却不去抓正风俗、立法度的大事。西汉政治家贾谊看到这种情况,深为忧虑,就上疏汉文帝,极言任用贤能以端正世风的重要性。在这篇奏疏中有如下一段话:

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体。

意思是说:虽然秦朝已经变为汉朝了,但它的遗风余俗依然存在。而要移风易俗,使人心趋向正道的使命,恐怕不是现在这些俗吏们所能承担的。因为俗吏尽管能言善写,却不识大体,目光短浅。

淮橘为枳

指淮南的橘树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树,比喻人或事物的个性,因为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此典出自战国·佚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春秋时,晏子是齐国的相国,奉命出使楚国。

楚国在当时是个强国,楚王瞧不起齐国,就想借机好好侮辱晏子一番。

晏子长得并不特殊,但才思敏捷,机智灵异,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能巧妙应答,在当时号称天下第一辩士。

晏子到达楚国以后,楚王想借晏子的身材矮小来羞辱他,但被晏子很巧妙地应接过去,楚王不但没有羞辱到晏子,反而使自己吃了哑巴亏。楚王心中不甘,就又想了个办法来贬低齐国。

这天,楚王设宴招待晏子,酒兴正浓之时,忽然有两名武士押了一名囚犯从堂下走过。

这都是楚王事先安排好的,他却故意把那两个武士叫住,问道:“你们押的囚犯是哪里人呀?”武士回答说:“这名囚犯是齐国人。”

楚王故作惊讶,他看了晏子一眼,又问武士:“齐国人?他犯了什么罪呀?”武土又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

楚王示意武士把囚犯押下去了。他看着晏子,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得意,道:“你们齐国人很喜欢偷盗吗?”

晏子早就看穿了他们玩的诡计,他微微一笑,说:“淮南的蜜橘既圆又大,味道鲜美。

可是,如果把这种橘树移栽到淮北它就变成了枳树,结出来的果实又小又酸,一点也不好吃。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水土不同的缘故。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的时候都是不会偷盗的,可是他们到了你们楚国却变成了盗贼。我想,这大约是因为你们楚国有偷盗的风气,他们也是受到楚国水土的影响而偷盗的吧?”

楚王听了,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他暗暗佩眼晏子的机智,只好甘拜下风。

屠龙之技

技:巧。本事大得可屠杀巨龙,但脱离了实际,也毫无用处。

此典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列御寇》。

战国时代的庄子性格诚实,反对浮夸,极力反对那种虚无的,于世无补的怪诞行为。《庄子·列御寇》中有一篇寓言就表达了这种观点。

古时候,有个叫朱坪漫的人。他生来聪颖,家庭也十分富有,由于他的想法不着边际,导致他一无所成,变成了百无一用的废才。

他先是读书,学习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学了时间不长,知道在他以前和与他同时已经出现过不少善于治国的贤相,如商朝的傅说、周朝的太公望及春秋时的公孙侨、晏婴、管仲等。于是他弃书不读了,他认为既然出了那么多贤明政治家,就不必再步入后尘了。

他对行兵布阵发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拜师,学用兵之道。先生为他讲解《孙子兵法》和《司马攘直兵法》。

朱坪漫问老师:“孙子兵法和司马兵法,除了您,还有人掌握吗?”

老师说:“当然有许多人在研读兵法,懂兵法的怎么会是我个人呢?”。

朱坪漫兴味索然地说:“既然这样,我不学什么兵法了。世间有那么多人懂兵法,我再学还有什么作用呢!”

朱坪漫后来又练了一阵子武功,新鲜感过去后,他陷于苦闷之中。

不久,有人向他介绍说:“很远的深山幽谷之中住着一位奇人,名叫支离益,有一手屠龙的绝艺,举世无双。只是此人很难找,他也轻易不授徒,你若能拜他为师,学会屠龙,那肯定是一种特殊专长,任何人都比不上你。”

朱坪漫听了精神为之一振,当即将产业变卖,带上千两黄金出门寻师学艺去了。

他走遍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支离益心。花了3年的功夫,朱坪漫尽得老师真传。

有一天,支离益摆酒为朱坪漫送行,说:“我的绝艺已经毫无保留地传给你了,你可以出师了。”

朱坪漫回到家中,乡亲父老都过来看望、打听,问他出游3年学了什么人间绝艺。

朱坪漫兴致很高,眉飞色舞地讲述他怎样才找到高师。

人们急不可耐地问:“你到底拜谁为师?学了什么技艺呀?”

朱坪漫洋洋自得地说:“我拜支离益为师,学会屠(宰杀)龙。世间除我师傅之外,只有我掌握这种绝技。”

有人说:“可世间并没有龙供你大展身手啊,你学会了听,问他出游3年学了什么人间绝艺。

朱坪漫兴致很高,眉飞色舞地讲述他怎样才找到高师。

朱坪漫无法证明他的绝艺,此时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学了一门人间无用的技艺。

落花流水

本指残春时的景象,后多用来比喻衰败零落的情形或哀愁无奈的情绪,打败仗后的狼狈状态。

此典出自南唐·李煜《浪淘沙》。

赵匡胤陈桥兵变称帝建立北宋,几年后灭掉南唐,唐后主李煜被俘后安置在一处冷宫里,亡国后的李煜忧郁消极之余写了一首《浪淘沙》。里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后人根据此名引申出“落花流水”的成语。

后来,一般人都以“落花流水”比喻衰败零落的情形,旧小说中更常用它来形容吃了败仗的狼狈状态,例如《红楼梦》第四回:“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将冯公子打了个落花流水。”

有时,人们把“落花”和“流水”分别比作一个有意,一个无情的双方,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就成了另一个意思、另一句成语了。这句成语,最早见之于文字的,大概要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南柯子》中的两句:“有恨花空萎,无情水自流。”在旧小说和戏曲中,引用这句成语的很多,一般都用它来比喻单相思。有时也用它来表示对不义之人的不可信赖。例如京剧《捉放曹》有这么一段戏:曹操多疑,竟把好意款待他的吕伯奢全家杀害。当他发现错杀了好人的时候,还要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心想:原来这是个“不义之人”,怎能信赖和跟随他。于是他偷偷离去,临走,唱道:

这是我陈宫作事差,悔不该与他走天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大事不糊涂

对大事头脑清醒,毫不含糊。

此典出自元·脱脱等《宋史·吕端传》。

赵普与吕端同为宋太宗朝前大臣,两人是知心好友,赵普曾私下称赞吕端说:“吕端办事公正,为人谦和,受宠不惊,受辱不馁。事事不为自己着想,真有宰相之风。”

宋太宗在用人上还真有点本领,在他晚年果然拜吕端为宰相了。吕端不负君望,日理万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起了关键性作用。

宋太宗有九个儿子,长子元佐被废为庶民,永世不得入宫;次子元僖暴病夭折。到了太宗晚年的时候,他拿不准在剩下的七个儿子中立哪一个为太子,太宗伤透了脑筋,脾气变得很暴躁,众大臣都不敢进言。后来在寇准的推荐下,越元侃(即宋真宗赵桓)被立为太子。

赵元佐和赵元侃都是李皇后所生。宋太宗死后,做了太后的李皇后心疼长子,就指使内侍王继恩等人阴谋改立被废的赵元佐为皇帝。商议好了,李太后就命令王继恩召见宰相吕端。

吕端一听王继恩讲话口气不对,便骗王继恩与他同去书阁中寻找宋太宗的遗诏。王继恩一进书阁,吕端立刻把他反锁在阁内,然后自己跑回去面见李皇后,讲清不可改立的道理。李皇后沉默不语。吕端于是奉太子于宋太宗灵前宣读遗诏,太子继皇位,就是宋真宗。

第二天早朝,皇帝垂帘引见群臣。文武百官三拜九叩。唯有吕端肃立殿中,不肯下拜,原来他恐怕皇帝是假的(即赵元佐)。待得到恩准,吕端卷帘审视,确认是赵恒之后,他这才跪下连呼万岁。

从吕端坚持立太子赵恒为皇帝的事情看,宋太宗是说对了。宋真宗执政后,宋朝又恢复了稳定局面。

宋太宗是至道三年病死的,吕端实际上是他临死前受命为相的。当时有人说吕端“办事糊涂,不宜为相”,宋太宗说:

“我看吕端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小事糊涂,是一种谦和,或者是一种忍让;大事不糊涂,则是原则性所在,只有坚持原则,才能处理好重大事情。

捕风捉影

风和影都是捉摸不定的。比喻去寻觅虚无缥缈的事物,或可解释为无事生非。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郊祀志》。

西汉成帝当上皇帝以后,一直没有孩子,到了40岁时仍然不见动静,他便有点着急,就求神拜佛,烧香祈祷,但仍不见效果。

大司农谷永上书说:“我听说对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万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为不正的人的蒙蔽。现在有些人大谈神仙鬼怪,宣扬祭祀的方法,还说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药,寿高得像南山一样,听他们的话,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马上就能遇见神仙一样;可是,你要寻找它,却又虚无缥缈,好像要捕风捉影一样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贤明的君王不听这些话,圣人也绝对不做这种事。”

谷永又举例说:“周代史官苌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办法帮助周灵王,可是诸侯反叛的更多;楚怀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灵保佑打退秦国军队,结果打了败仗,自己做了俘虏;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采药,结果一去不回。”最后,他又说道:“从古到今,帝王们凭着尊贵的地位、众多的财物,寻遍天下神灵仙人,经过了多少岁月,却没有丝毫应验。希望您不要再让那些行为不正的人干预朝廷的事。”

汉成帝认为谷永说得对,便听从了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