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疟门
33614300000004

第4章

中藏经 【汉 华佗】

寒热论

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热发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则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则阴中之阴邪也。寒而颊赤多言者,阳中之阴邪也;热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阳邪也。寒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阴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阴中之阴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者,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数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数在下则阴中之阳也;迟在上则阳中之阴也,迟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天地者人之父母也,阴阳者人之根本也,未有不从天地阴阳者也。从者生,逆者死。寒之又寒,热之又热者,生。金匮大要论云:夜发寒者从,夜发热者逆;昼发热者从,昼发寒者逆。从逆之兆,亦在乎审明。

肝之积气在胁,久不去,发咳逆,或为痎疟也。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热如疟,不欲食。

上下不宁

脾病者,上下不宁,何谓也?脾,上有心母,下有肺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为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脾病则血气俱不宁,血气不宁则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病如疟。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

死候

病疟,腰脊强急瘈瘲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