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脂血症自然疗法
33613900000009

第9章 抗衰老与降血脂兼用的中草药

有一些中草药,既有抗衰老作用,又具有降血脂作用,对于防治中老年人高脂血症,延缓衰老,增强体质,防治心脑肾并发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女贞子女贞子又叫冬青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子的果实。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乌须明目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女贞子的果实中含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槲皮素、女贞苷,齐墩果苷,β-谷甾醇及多糖、磷脂酰胆碱,多种微量元素。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女贞子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女贞子中的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兔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过氧化脂质水平,降低动脉壁总胆固醇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减少脂质在家兔主要脏器的沉积,升高高脂血症PGI2下标/TXA2的比值,表明齐墩果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学者报道,用二至丸(女贞子、墨旱莲)可明显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含量。又有学者报道,将女贞子、枸杞子制成降脂冲剂,每次1包,每日2次,饭后30分钟冲服。5周为1个疗程,结果,降低胆固醇有效率为74.24%;三酰甘油有效率为66.33%,β-脂蛋白有效率为67.72%。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生与脾胃失调,肝肾亏虚;痰湿内阻,气滞血瘀有关。以正虚为本,痰瘀为标。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虚,性腺功能不足可以造成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因此,女贞子可以从滋补肝肾的角度来治疗高脂血症。女贞子又有确切的抗衰老作用。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女贞子可以“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轻身不老”。《本草纲目》记载,女贞子可以“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因此,女贞子是一味既有抗衰老作用,又有降血脂作用的补肝肾降浊类中药,在高脂血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何首乌何首乌又叫地精、山精,赤首乌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制何首乌性味甘、涩,微温。归肝、肾经。生何首乌性味甘、苦,平。归心、肝、大肠经。制何首乌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之功效;生何首乌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何首乌含蒽醌类衍生物,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蒽酮等。还含有淀粉、卵磷脂、粗脂肪等。

何首乌中的大黄酚和大黄素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轻或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另外,何首乌还能减慢心率,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强壮神经,益智健脑,促进红细胞生成等。由于何首乌有显著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强心、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和周围血管流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增强机体造血功能,所以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偏瘫、贫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何首乌是公认的抗衰老佳品。据传,何首乌乃人名,父子二人常服何首乌,二人皆活160岁。

人参人参又叫人衔、地精、黄参、玉精、血参等。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平。归心、肾、肺、脾经。有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补脾益肺、大补元气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参根中主要含有人参皂苷、烟酸、泛酸、胆碱、精胺、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强心、抗心律失常,调节血压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高凝血症。

另外,人参自古就是滋补强身佳品。功擅大补元气,为补气之最;元气充沛,补脾益肺,乃致五脏功能旺盛,久服能轻身延年。人参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适应原样的作用,具有抗衰老作用。

近代中医用人参的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作为固本强壮型降血脂药物,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症见神疲乏力,气短少食等脾肺功能不足或久病体虚的患者。有研究报道,服用单味人参能降低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一般连续应用2~3个月,才开始显效,作用可持续2年。

人参一般用量为3~10克,宜文火单煎。凡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灵芝灵芝又叫灵芝草、紫芝、木芝、丹芝、木灵芝、菌灵芝等。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或紫芝。灵芝性甘,味平。归心、脾、肺经。有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止咳喘,健脑益智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灵芝孢子粉中含有精氨酸等13种氨基酸,还含有有机锗元素、多糖类、灵芝多糖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胆固醇和抗肿瘤作用。还有镇静、止咳、平喘,强心、扩张冠状动脉、抗动脉硬化、调节血压等作用。

灵芝有“轻身不老、延年”之功效。据报道,灵芝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有良效。一般用量为3~15克。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冬虫草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虫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蝠蛾等幼虫体(菌核)的复合体。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归肺、肾经。有益肾助阳,补肺平喘,止咳化痰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在《中药学》中,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与鹿茸、人参并列为三大补药。其主要功效是补益肺肾,治疗肺肾亏虚之咳嗽、虚喘、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体虚等症。近年来发现,冬虫夏草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中医认为,人到中年肾气渐衰,五脏六腑精、气、血渐虚,功能减退,容易引起血脉瘀滞。同时,肾虚引起气化失常,聚而生湿,湿滞血凝而形成高脂血症。肾虚性腺功能不足,可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三酰甘油(TG),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冬虫夏草治疗中老年人因肺肾不足引起的高脂血症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有人报道,用人工虫草胶囊(0.33克/粒),每日3次,每次3丸,1~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高脂血症273例,并做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观察,结果总胆固醇平均下降17.5%(P<0.001),总有效率为61.2%(P<0.005);三酰甘油平均下降9.93%(P<0.05),总有效率为56.7%(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27.19%(P<0.05),总有效率为76.2%(P<0.005),无明显不良反应。

杜仲杜仲又叫恩仲、思仙等。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0liv的树皮。杜仲性甘,微辛,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固冲安胎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杜仲含杜仲胶、杜仲苷、杜仲醇、蒽酮类、醛糖、鞣质等。还含有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17种氨基酸和锗、硒等15种无机元素。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有报道称,杜仲与桑寄生、泽泻、山楂等同用,可以降血脂,降血压。效果良好。

另外,杜仲可补肝。肾,益肝阴,具有抗衰老作用。

杜仲一般用量为10~15克。

三七三七又叫山漆、金不换、血参、参三七、田七、滇三七等。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性味甘、微苦,温。归心、肝、胃、肺、大肠经。有散瘀止痛,消肿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三七主要含有人参皂苷类成分,还有槲皮素、槲皮苷、β-谷甾醇、胡萝卜苷、多种微量元素等。三七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三七粉还有显著的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

另外,三七有强壮体质,滋补强身作用。有研究表明,生三七粉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

大黄大黄又叫将军、黄良、火参、川军等。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的根茎。大黄性味苦、寒。归、胃、肝、脾、大肠经。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等功效。另外,大黄还有抗衰老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黄能抑制脂质吸收,促进脂质的转运和清除。具有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排除代谢毒性产物等作用。

据报道,服大黄粉,每次1~3克,每日3次,30~60天为1个疗程,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一般经1~3个疗程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可降至正常水平。

茵陈茵陈为菊科植物猪毛蒿或茵陈蒿的去根幼菌或地上部分。性味微苦,微辛,微寒。归肝、胆、脾、胃、膀胱经。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等功效,既有利胆、降压、降血脂,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等作用,又有抗衰老作用。久服能“轻身”和“耐老”。

有报道,每日用茵陈15克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82例,结果胆固醇平均降低42.4mg%。

黄精黄精又叫鸡头参、玉竹黄精等。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根茎。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精含黄精皂苷A、黄精皂苷B和黄精多糖甲、黄精多糖乙、黄精多糖丙、赖氨酸等。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脂肪肝、扩张冠状动脉、抗动脉硬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增强代谢,降血糖、强心等多种作用。

黄精自古以来为润肺、补心、益脾,滋肾润养精血之要药。为著名的补益健身之品,有延年益寿之功。

有报道,用黄精配何首乌、桑寄生等制成降脂片口服,治高脂血症有良效。每次用量10~30克,但脾虚有湿,咳嗽痰多,中寒便溏者不宜服。

绞股蓝绞股蓝又叫七叶胆,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根茎或全草。性味甘、苦、寒。归心、肾、肺、脾经。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据报道,有人用绞股蓝冲剂治疗高脂血症,每次1包,每日3次,服30~40天;治疗高胆固醇23例,总有效率为68.17%,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29例,总有效率为68.97%。

近十余年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绞股蓝除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外,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清除氧自由基、增强机体代谢功能等作用。

有学者报道用绞股蓝冲剂治疗42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绞股蓝一般用量为15~30克,研末吞服,每次3~6克。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头晕、耳鸣等中毒症状,使用中应加以注意。

玉竹玉竹又叫女萎、玉术、山姜等,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0doratum(Mill。)Druce干燥根茎。性味甘、平,归肺、胃经。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玉竹煎剂有降血脂、降血糖及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强心、耐缺氧等作用。

玉竹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有报道,有人用降脂合剂(由玉竹、何首乌、生山楂组成)水煎剂,服用2个月,56例三酰甘油升高者平均降低38.4%;42例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均增高者平均降低22.3%,并且有减肥作用。另外,玉竹配丹参、山楂、泽泻各适量,共同研末,用开水冲服,治疗高脂血症和肥胖症有一定效果。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玉竹为滋阴润燥之品,故脾胃虚寒而有湿痰壅滞者应慎用。

菊花菊花又叫甘菊、真菊、甜菊花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平抑肝阳之功效。菊花又是一味抗衰老的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能“轻身耐老延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菊花有镇静、降血脂、降血压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菊花尚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

据报道,有人用菊花、山楂、丹参各10克,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连饮3个月,治疗高脂血症60例,有较好疗效。也有人用菊花配山楂作降脂茶治疗高脂血症,降脂有效率达66.6%。

泽泻泽泻又叫水泻、水泽、耳泽等。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之功效。

中医认为,泽泻具有抗衰老作用。《本经》记载:泽泻“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其作用机制与其甘淡渗,化痰降浊之药性,以及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脂肪肝、抗衰老等多种生理活性相关。在临床上常配伍其他中药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泽泻中含有胆碱、卵磷脂、维生素B12、豆甾醇、植物甾醇、蛋白质、大量钾盐等。其降血脂作用在于能抑制外源性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吸收,影响内源性胆固醇代谢,加速三酰甘油的水解或者影响肝脏对其合成。另外,泽泻还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TG比值,抑制胆固醇合成和抗血栓形成。从而防止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另外,泽泻还有抗脂肪肝作用和减肥作用。

有学者报道,用自制泽泻片治疗高脂血症19例,4周后,血清胆固醇、β-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含量有非常显著的降低。

罗布麻叶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全草。罗布麻叶主要含有黄酮苷(芸香苷槲皮素、异槲皮苷)、有机酸、氨基酸等。它性味甘、凉,微寒,归肝经。有平肝、安神、清热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罗布麻叶具有降低血压、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镇静安神、降血脂、利尿等作用。有人用罗布麻叶治疗134例高脂血症患者,结果3个月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大幅度降低,有效率达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