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脂血症自然疗法
33613900000027

第27章 具体要求及措施

一、提高认识,重视降脂

高脂血症是伴随着现代血脂检测技术的提高与医学理论的创新而被愈来愈多的发现和确诊的一种疾病,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其并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胆囊炎等疾病,在就诊过程中经进一步检测而被发现和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其对人体直接的危害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引发脑卒中(偏瘫)、肾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因此,高脂血症又被称为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类寿命的“无声杀手”。所以,每一个关心自身健康的人,每一个欲求长寿和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都应该十分关心自己的血脂是否异常,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高脂血症的防与治。

高脂血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真可谓“润物细无声”;也可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使生命之树常青,快乐长寿百年。就必须使血脂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二、节食疗法,防病之基

饮食养生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千年不衰,历代医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饮食得当不仅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首要措施,而且也是防患于末然,保持和维持自身健康的首要问题。

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指出:“饮食是养生之本,一日三餐,每餐都不宜多食是饮食养生的原则。”在他的不朽医药名著《千金要方》一书中,他这样写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科学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一致认为高脂血症成因于饮食不当,节食疗法也就备受推祟了。

所谓节食疗法就是食不过饱,饮食得当的一种防病治病的自然疗法。它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进食的量;二是进食的质。

1.进食的量节食疗法中对于进食的量的要求,即遵守“七分饱”的原则。每餐进食的量不要太饱,也不要太少,以适中、适度为好。临床观察表明:高脂血症及其所伴发的病症,都是由于营养过剩所致。针对病因,采取标本兼治,尤为重要。倡导科学饮食,绝非推行饥饿疗法。盲目地利用“饥饿疗法”来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等病症是不合适的。而坚持适当地节食疗法,一方面既可以减轻胃肠、肝脏的负担,又可以保持正常的营养需求和正常食欲;另一方面又不至于造成营养不良而损害身体健康。

2.进食的质节食疗法防治高脂血症对于进食的质的要求有3个基本要点:

第一,重视不同食物合理搭配产生的互补作用,这样,进食总量虽然少,但食物的营养成分互相补充,营养素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营养价值就得到提升。

在我国的传统饮食方法中,人们爱吃“八宝粥”、水饺、炒杂烩、菜肉包等,将多种食物原料混合在一起,经过烹饪制作而食用,使其中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在种类和含量上发挥互补作用,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蛋白质对人体的综合营养价值。

近年来,玉米、小米、大豆、高粱等粗粮、杂粮再度摆上居民的餐桌,与大米、白面等混合食用,已成为居民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居民的膳食结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有效控制和降低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的发病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营养学中讲到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离不开均衡营养的科学指标,强调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就是指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其综合营养价值,例如豆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多,而色氨酸含量相对较少,而谷类蛋白质含色氨酸较多,赖氨酸相对较少,如果把这两种蛋白质混合食用,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就得到提高。

因此,对于高脂血症以及脂肪肝、肥胖症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粗、细粮搭配食用,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控制总饮食量,以及多种食物原料混合食用,不仅有助于控制和预防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的发生,而且有助于这些疾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第二,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主食细粮的摄入,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节食措施。增加膳食纤维含量,调整日常的饮食结构,减少油脂、大鱼大肉、精米白面的摄入量,增加一些干、鲜水果,五谷杂粮的摄入量。从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来看,人们注意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各种水果、蔬菜,再多吃一些粗粮、杂粮,就能获得比较充足的膳食纤维。

第三,要注意每日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进食比例。控制糖类食物的每日进食量,对于有效控制高脂血症非常重要。一般来讲,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为:糖类食物占55%,脂肪类食物占15%,蛋白质食物占30%。蛋白质要求是优质蛋白质,以鱼肉、兔肉为佳;炒菜用油以葵花子油、玉米油、芝麻油为宜。注意食用香菇、蘑菇、海带、芹菜等降脂食物。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饮食调理,能有效地减轻体重,防止肥胖,既是节食疗法的目标,也是科学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的重要食疗原则。俗话讲,“病从口入”。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讲,饮食清淡,均衡,不暴饮、不暴食,饮食有节,活动有度,长期坚持,就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科学睡眠,降脂养生

睡眠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起居养生的重要内容,人生命的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的起居只有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健康长寿。合理的睡眠不仅有助于恢复气血、阴阳平衡,而且有助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自然休养生息,对于防治高脂血症具有重要作用。

高脂血症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是“生性喜静”“贪睡少动”。医学研究证实,“生命在于运动”,动才可以不衰。中医学还认为,静,可以养生。静养存精才能够延年益寿。那么,“动”与“静”保持怎样的比例才算是合适呢?有人研究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动与静的比例符合黄金律(俗称0.618黄金分割律)时,才是较佳的养生之法。由此可见,正常成年人,以每天睡眠时间8~9小时、夜间睡眠7.5~8.5个小时、午间休息0.5~1小时为宜。

医学统计资料显示:长期睡眠不佳,精神长年紧张、忧虑均能影响血脂代谢。因此,无论是血脂正常的人,还是血脂异常的人,部应高度关注睡眠的科学性。睡眠时间太长不好,太短也不好;适中恰到好处为最好。中医提倡人应当“与日月共阴阳”。也就是说,睡眠的早晚和睡眠时间的长短应当根据四季的特点加以调节,例如,冬季宜早卧晚起,秋季宜早卧早起,春夏季宜晚卧早起。睡眠时间的长短还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高脂血脂患者来讲,体质较弱者,需要静养的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的睡眠时间在10小时左右。但需要强调的是,老年人也不应当过于静养,如果睡眠时间超过12小时,对身体有害无益。

四、适当多吃蔬菜、水果

现代营养学专家指出,要实现合理膳食,就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与水果对人类健康十分重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许多种蔬菜和水果对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如脂肪肝、肥胖症等病症均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有资料报道,近年来欧、美等国家掀起了防治高脂血症的生食疗法,其方法就是生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经常摄取对维护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五、加强运动锻炼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①运动后可以促使血脂降低;②血脂降低程度与运动量有关。

运动是机体能量消耗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高脂血症患者恢复正常的健康状态,通过一定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来消耗体内过多的能量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研究表明:坚持体育锻炼,采取每次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锻炼,例如游泳、跑步、打乒乓球、骑车、快步走等,就能不断地消耗由脂肪氧化所提供的热能,并取得比较满意的降脂减肥效果。另有研究资料报道,单纯进行运动锻炼,可使部分单纯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因此,运动疗法降低血脂,疗效肯定,应为首选。

六、合理解决膳食纤维摄入量与吃肉问题

1.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益于降脂膳食纤维又叫粗纤维,是指植物性食物含有的,一般不被机体消化吸收,但却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两种,从本质上讲,膳食纤维也是一种糖类,其特殊性在于人体消化系统内的酶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将其消化、吸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病均有显著的预防保健作用。膳食纤维具有降脂减肥,祛脂护肝,降低血糖等作用。此外,还具有预防便秘和预防直肠癌、结肠癌的作用。

2.吃肉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吃肉也是如此。一般认为,猪肉(尤其是肥猪肉)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也高,对患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患者不利。因此认为,高脂血症患者应当少食或者不食猪肥肉是有科学道理的,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但最近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发现,只要烹调得当,肥猪肉也是一种长寿食品。因为肥肉中含有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的物质,它能降低血脂水平,并且可以与亚油酸、γ-亚麻油酸合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前列腺素。另外,肥肉中的饱碳多烯酸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神经系统及大脑组织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同时可以防止血小板的凝聚。因此,对于吃肉问题,目前比较科学地观点是:高脂血症患者不必“谈肉色变”,“视为禁区”。不必绝对禁忌食用肉类食物。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吃点肉类食品,但要注意限量。

七、注意摄入豆类食物和薯类食物

1.豆类食物、降脂功能不可低估大豆按其色泽可分为黄豆(又叫大豆)、青豆、黑豆、褐色豆和双色大豆5种。我国居民经常食用的主要为黄豆及其加工品例如豆芽、豆浆、豆腐等。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可达35%~40%,大豆中所含有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多,是谷类蛋白质理想的互补品。据测定,500克黄豆中所含有的蛋白质相当于1000克猪肉或者1500克鸡蛋。所以,黄豆有“绿色的牛乳”“植物肉”之美称。大豆油中所含有的必需脂肪酸达50%以上,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为优质食用油。

大豆中的脂肪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86.1%,其中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占51.7%~57.0%,此外,豆类食物中含有少量的磷脂,因此,大豆及其大豆油被公认为是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的理想食品。

大豆及其制品例如豆腐、豆浆应该成为高脂血症患者餐桌上的常用食物。

2.薯类食物薯类食物主要包括红薯和马铃薯。临床实践证明:多吃薯类食物既能降脂又能增寿。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鼓励中国居民多吃薯类食物。

(1)红薯:红薯又叫地瓜、白薯、番薯。《本草纲目》记载番薯能“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现代营养学及中药学研究认为,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胶原和黏多糖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使皮下脂肪减少,避免出现超重和肥胖,是一种长寿保健食品。

(2)马铃薯:马铃薯又叫土豆、洋山芋、洋芋、洋番薯等。马铃薯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比较齐全。每100克马铃薯中含蛋白质2.3克,脂肪0.1克,糖类16.5克,钙11毫克,磷64毫克,铁1.2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维生素C 16毫克,烟酸0.4毫克,硫胺素0.1毫克,维生素B20.03毫克。具有养颜美容,降糖降脂,宽肠通便,健脾利湿等食疗作用。常食马铃薯对于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肾炎水肿等疾病有益。但要注意,马铃薯不宜长时间存放,发芽的马铃薯不能吃。

八、注意适量饮茶和摄入食醋

1.经常饮茶可降血脂茶是人们常用的饮料。饮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原因在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茶多酚。科学研究证明,茶多酚能够溶解脂肪,维生素C具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因此,经常饮茶有助于降脂、减肥、健身。建议45岁以上的中年人和具有肥胖倾向的人,要养成经常饮茶的好习惯。

饮茶降脂以饮乌龙青茶和绿茶为宜。科学研究证明,乌龙青茶对外源快速形成高脂血症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有降低趋势,可以加快降解高血脂。绿茶中含有的叶绿素也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叶绿素不仅能破坏食物中的胆固醇,而且能破坏肝、肠循环中的胆固醇,还能阻碍胆固醇的消化与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不仅如此,绿茶还具有减轻动脉硬化程度,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2.适量食醋可降胆固醇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食用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食醋对人体健康有益。科学研究证明,食醋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原因在于食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丰富的烟酸。维生素C和烟酸能够促进胆固醇的排出,从而降低血脂。

§§第八章 其他自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