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脂血症自然疗法
33613900000012

第12章 粮食类天然食物

人们每日的生活少不了食用粮食,那么有哪些粮食类天然食物对防治高脂血症有益呢?现分别介绍如下。

麦麸麦麸,又叫麸皮,为小麦或大麦、黑麦或燕麦加工时脱下的麸皮。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麦麸的营养成分丰富,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适当吃一些麦麸,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分析测定了甘肃临夏所产的麦麸,结果表明:每100克麦麸中含有膳食纤维31.3克,胡萝卜素120微克,烟酸12.5毫克,维生素E 4.47毫克,钾86.2毫克,还含有大量的镁、钙、铁、锰、锌、铜、磷、硒、铬等无机元素。其中富含铬、钾、锌等元素。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缺乏钾和铬元素时容易诱发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如果一个人在日常饮食中注意摄取这些微量元素,就能有效地遏制上述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有研究资料表明:麦麸中的纤维素能够增加胃肠蠕动,增加大便的排泄量,从而降低血脂,减轻体重。另有研究资料证实,用大麦、燕麦等制成的麦片,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人对60名高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患者进行观察,让患者坚持每日早餐食用燕麦片1个月,结果显示有70%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明显下降,多数患者血液中胆固醇可降低5%~10%。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受试者进食一碗煮的燕麦片可以摄取3克的可溶性纤维。进食可溶性高纤维食品可以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所以,对于患有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坚持食用麦麸以及含有麦麸的药膳,以降低血脂,标本兼治。

燕麦燕麦又叫雀麦或野大麦、野麦,为禾本科1年或2年生草本植物麦类作物的一种。自古以来,燕麦就一直是我国人民重要的保健食品之一。中医认为,燕麦性味甘、凉,无毒,归心、脾、肾经。有养心益肾,健脾和胃,清热调中等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燕麦中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35%~52%;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皂苷素以及丰富的锌、铬、镁等微量元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燕麦是一种高纤维食物,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使脂肪和氮排泄增加,从而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经多年临床观察证实,燕麦具有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β脂蛋白的作用,并且能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不论是对原发性高脂血症还是对于继发性高脂血症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有学者报道,用燕麦和大麦做成的麦片,让高脂血症患者作早餐食用,可使70%的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显著降低。每天早晨食用一碗煮好的燕麦片,坚持3个月,可以使血清总胆固醇降低5%~10%,冠心病发病危险性降低10%~20%。因此,对于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提倡其经常食用燕麦片。经常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黄豆黄豆,又叫大豆,为豆科1年生草本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中医认为,黄豆性味甘、平,归脾、肾、大肠经。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之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大豆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克干黄豆中含蛋白质35.1克,脂肪16克,膳食纤维15.5克,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12、维生素P、维生素E和烟酸、生物素、胆碱、亚油酸、泛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还含有黄酮苷、大豆皂苷以及钾、钙、磷、镁、碘、锰、钼、铜、硒、锌等无机元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豆是一种很好的降血脂食品。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双烯脂肪酸(即亚油酸占55%以上)和纤维素、豆固醇等,可以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作用,从而降低血脂。有人观察,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每周食用3餐,可以使血胆固醇含量稳定在正常水平达2年以上。也有报道指出,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可使胆固醇降低幅度达19%~20%。因此,经常食用大豆及大豆制品,对于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非常有益。

我国人民具有悠久的食用大豆的历史。大豆及其制品——豆腐、豆腐脑、豆浆、豆奶、豆腐皮等是人们喜爱食用的食品。用豆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美味佳肴多达百余种。如果一个人能坚持终身服食大豆及其制品,将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黄豆可以磨成黄豆面,做成面条、烙成饼食用。

玉米玉米又叫玉蜀黍,俗称包谷、苞米等,为禾本科1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的种子。主要产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其子粒颜色有黄色、白色、紫色等,嫩苞米煮熟后气味飘香,吃起来甜糯舒润,是人们喜爱吃的食物之一。

玉米全身都是宝。其子可食用,其茎、叶、穗可青贮做饲料,其花柱、叶、苞须可入药。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味甘、平,归脾、胃、肾经,有开胃利胆、利湿降浊、健脾调中等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玉米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玉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复合糖类、蛋白质、脂肪。其中脂肪油的含量高达3.8%,另外,还含有生物碱、槲皮素、异槲皮苷、果胶、谷胱甘肽以及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B6、烟酸、泛酸、生物素等。还含有铁、锰、铜、铬、硒、磷、镁、钾等多种无机元素。尤其富含钾元素,是优质的高钾食物,还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从玉米粒中提取的玉米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酯,可与芝麻油、黄豆油相媲美。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的多项膳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玉米(含有大量的复合糖类)为主食的国家和地区,居民平均的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均较低,可能与玉米中含有较高的纤维素有关。另外,复合糖类可以代替单糖类,长期食用可以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研究还发现,长期食用玉米油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能够软化血管,可能与玉米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有关。因此,经常食用玉米及玉米油对于防治中老年人易患的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脂肪肝、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米的吃法有多种,可以做馍吃,也可以做粥喝,还可以煮熟后直接食用。玉米与豆类食品混合食用,营养成分互补,营养价值得到提高。

花生花生,又叫“落花生”“长生果”“地果”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引蔓开花,花落即生,名之日落花生”。中医学记载,落花生性味甘、平,入脾、肺经,有补中益气,润肺、和胃等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花生中主要含有脂肪酸,每100克成熟花生粒(干品)中含脂肪酸可达44.3%,而且8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含有蛋白质、糖类以及比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另外,花生中含有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盐,三萜类皂苷、豆甾醇、胆甾醇以及卵磷脂、生物碱、胆碱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花生中所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经常食用花生油不仅能够降低血胆固醇含量,而且还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另有人报道,用花生外壳煮煎浓缩后食用,也有降低血胆固醇,防治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之,经常食用花生对于治防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均有良好效果。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不要食用发霉的花生,因为发霉的花生中含有的黄曲霉菌素有很强的致癌性,故应当避免食用。

红薯红薯又叫地瓜、番薯、甘薯、白薯。红薯既是一种产量高,食用普及的大众食物,又是一种具有众多营养保健价值的药品。中医药学名著《本草纲目》记载,“番薯能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胶原和黏多糖物质,能够保持血管弹性,防止肝肾结缔组织萎缩。红薯还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避免过度肥胖,是一种著名的长寿保健食品。红薯具有益气生津,通便排毒,补中和血等功效。

红薯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科学测定:红薯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l、维生素B2、烟酸、食物纤维、维生素C等。

红薯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血脂、防止便秘、预防动脉硬化。

红薯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和预防动脉硬化作用。其抗衰老作用表现为消除活性氧的产生。

红薯中含有的去表雄酮是一种抗癌物质,能够防治结肠癌和乳腺癌。

因此,要健康长寿,防病抗癌,降脂减肥请食用红薯。但在食用红薯时,应当注意:①红薯腐烂后有毒,应该禁食。②多吃红薯容易滞气,出现烧心、吐酸水、腹胀和排气,故每次不宜多食。

黑豆黑豆又叫黑大豆。性味甘平。有利水下气,活血解毒,补肾解毒等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黑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适合高脂血症患者食用。黑豆中还含有植物胆固醇,能够竞争性地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并且能够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脂血症。

赤小豆赤小豆又叫赤豆、红豆。为豆科1年生植物赤豆或赤小豆的种子。它性平,味甘酸,无毒;人心、小肠经。有轻身减肥、利水消肿、解毒健脾之功效。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赤小豆含热量低,而且富含维生素E及钾、镁、锌、硒、磷等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作用。经常食用赤小豆对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具有防治作用。赤小豆的食用方法有多种。可以煮粥,可以熬汤,也可以制成豆沙包食用。

荞麦养麦又叫三角麦,或者叫花麦、玉麦。荞麦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克荞麦中含蛋白质7.3克,糖类66.5克,荞麦中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很高,这两种脂肪酸在人体内起着降低血脂的作用。荞麦中还含有芦丁和烟酸,这两种成分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以及保护血管的重要作用,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良药。另外,荞麦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够疏通大便,而且对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荞麦可以磨成面粉,做成面条,煮粥,制成饼,蒸成馍等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