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衍义
建立之计宜早
春秋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
胡安国曰经书子同生所以正国家之本防后世
配嫡夺正之事垂训之义大矣此世子也其不曰
世子何也天下无生而贵者誓于天子然后为世
子
臣按贾谊之书有曰势明****定而出于一道故
人争为宰相而不奸为世子非宰相尊而世子卑
也不可以智求不可以力争也臣谓古者之生世
子则己表而扬之使国人皆知之所以系众望也
是则国本之定不在于建储之日而已定于始生
之初此春秋于子同之生必谨而书之也
僖十七年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无子齐
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
武孟公
子无亏
少卫姬生惠公
公
子元
郑姬生孝公
公
子昭
葛嬴
生昭公
公
子潘
密姬生懿公
公子
商人
宋华子生公子雍公
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有宠于卫
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
雍巫雍人
名巫即易牙
亦有宠公
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齐
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
子无亏孝公奔宋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
月齐人杀无亏以说宋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
之徒遂与宋人战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甗立孝公而
还
臣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匡天下而身殁未几五
公子争立国内大乱垂二十年以不蚤定之故也
其所以不蚤定者溺爱于少子故也盖桓公君臣
知以富国强兵为急而不知修身齐家之本故其
祸卒兆于此可不戒诸
史记齐景公适子死宠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贱
无行诸大夫恐其为嗣乃言愿择诸子长贤者为太
子景公老恶言嗣事又爱荼母欲立之惮发之口乃
谓诸大夫曰为乐耳国何患无君乎秋景公病命国
惠子高昭子立少子荼为太子逐群公子景公卒太
子荼立是为晏孺子群公子畏诛皆出亡晏孺子元
年田乞
齐
大夫
攻高昭子杀之乃使人之鲁召公子阳
生阳生至齐匿田乞家十月田乞请诸大夫曰常之
母有鱼菽之祭幸来会饮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
发橐出之曰此齐君也鲍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
诸大夫相视欲悔阳生前顿首曰可则立之否则已
鲍牧恐祸起乃复曰皆景公子也何为不可乃与盟
立阳生是为悼公悼公入宫使人迁晏孺子于骀杀
之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贱而孺子少故无权国
人轻之
臣按景公之失亦由嗣子不蚤定之故其所以不
蚤定者以私欲立荼之故也虽高国二臣曲从其
乱命而适以启田乞之奸心杀荼而立阳生齐国
之政遂归田氏不再传而田氏代齐矣吁可戒哉
魏武侯卒子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韩懿侯与赵成
侯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谓韩曰除魏君
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
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
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之患矣赵不听韩不悦以其
步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
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适子
其国可破也
臣按适嗣之不蚤立敌国之资也故书之以为戒
云
汉文帝元年正月有司言曰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
也请立太子上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
人民未有嗛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
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
何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
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阅天下之义理多
矣明于国家之大体吴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
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岂为不豫哉诸侯王宗室昆
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
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
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
下也朕甚不取有司皆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
皆千余载古之有天下者莫不长焉用此道也立嗣
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亲率士大夫始平天下建诸
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及列侯始受国者皆亦为其
国祖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
之以抚海内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及宗室非高
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启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
太子上乃许之
臣按文帝以谦力辞而有司以谊固请然后文帝
屈而从之君臣之间可谓两得矣
以上论建立之计宜蚤或曰国本之宜蚤建固也
然在位久而继嗣未生如之何曰本朝则有故事
矣仁宗皇帝春秋四十有四圣嗣未立张述以太
常博士请遴择宗亲才而贤者异其礼秩试以职
务俾内外知圣心有所属
皇佑
五年
其后范镇以谏官
言之
嘉佑
元年
赵抃以御史言之
同
上
司马光以并州通
判亦言之
同
上
自是文彦博欧阳修王尧臣吴奎诸
臣莫不言者迄赖韩琦而后定焉太山盘石之基
于是乎壮吁此我祖宗公天下之心三代以来之
所未有者也因附着于此云臣伏见高宗皇帝建
炎三年元懿太子薨布衣李时雨乞于皇族中择
宗室之贤者一人使视皇子以系四海之望是时
高宗年甫二十有三耳不以太蚤为忤也迨绍兴
元年张浚言之娄寅亮又言之上读寅亮之章于
是大悟越五年孝宗皇帝有建国之封是高宗以
二十五而定议二十九而锡命也其为宗社之计
尤蚤于仁祖也于乎懿哉
谕教之法宜豫
文王世子篇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
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
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
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
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傅
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
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
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
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唯其人语使能也君子曰德成
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仲尼曰
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
成王也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
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成王幼不能
囗阼以为世子则无为也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
之与成王居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也
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
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慎也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
也故世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
何也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其二
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
众着于君臣之义也其三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
也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故父在斯为子
君在斯谓之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也故
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
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矣语曰乐正司业父师司
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
臣按三王之教世子必以礼乐者礼所以起人之
敬心敬心生则慢心窒矣乐所以感人之和心和
心生则戾心消矣其熏陶德性变化气质莫妙于
此者然乐虽修内由内以达外礼虽修外由外以
入中二者醺醲涵畅相与无间故其成也但见其
悦怿而已恭敬温文而已恭者敬之发于外者也
敬者恭之主于中者也温则不暴文则不野此皆
教之以礼乐之功也然礼乐者教之之具而师傅
者教之之人故立太傅少傅以养之养者从容启
迪以养其本然之善使之自然开悟也然其道无
他不过父子君臣之大伦而已太傅以审示言谓
修于身以示之也少傅以审喻言谓开说其义以
晓之也太傅少傅所以教者虽同然太傅以身教
少傅以言教二者盖互相发也以一世子之身而
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有保出有师四人者扶持
而左右之教安得不达德安得不成哉师者教世
子以事而喻诸德谓教之以事亲之事则知孝之
德教之以事长之事则知弟之德天下无事外之
德也保则安护世子之身辅之翼之使归诸道耳
目口体不以欲而动即所谓道天下无身外之道
也古者所谓师保其职盖如此周公抗世子法于
伯禽者盖成王虽幼已为君矣不可复以教世子
者教之惟以教世子者教伯禽使成王观之是乃
所以善成王也传言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成王不
可挞也挞伯禽则成王知警矣然周公之所以教
者亦不过为人子为人臣与事人之道而已能此
三者则他可类推矣古者天子公侯卿大夫士之
子皆入于学而世子与之齿逊焉夫天子之世子
将为君者也而乃与公侯卿大夫士之子以齿为
后先何哉君在故也父在故也长长故也身为世
子而以尊君亲亲敬长之道为天下倡人其有不
翕然视效者哉秦汉以来礼乐既废而又无师保
之教齿冑之礼世子生而狃于贵骄之习此篇虽
存无复有考之者矣此治之所以不古若与
保傅篇夏为天子十有余世而殷受之殷为天子二
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
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
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
乃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
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
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
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
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
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
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
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
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
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
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
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不能
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
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
自然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承师问道退习
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匡其不及则德智长
而理道得矣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
记过之史彻胆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
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习与智长
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三代之礼天子
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
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
齐趋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忍
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
仁也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
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
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使赵高傅胡亥而教
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
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
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
所以导之者非其理故也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
事又曰前车覆后车诫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
事可知也然而不能从者是不法圣知也秦世所以
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
夫存亡之变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天下之命县于
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心未滥而
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开于道术知义理之指则教之
力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胡粤之人生而同
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者
有虽死而不能相为者则教习然也故曰选左右教
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则天下
定矣
臣按保傅之篇虽汉贾谊所作大抵古之遗言也
欲知教谕之方者文王世子其首而此篇次之无
余蕴矣
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及嗜鲍鱼而太公弗与曰
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
臣按古人之教太子其严如此可以为万世法矣
汉晁错学申商刑名孝文时诏太常遣错授尚书伏
生所因上书言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
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所以临制臣下而治其众
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授事则不欺蔽矣知所
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
子之行备矣此四者臣窃为皇太子急之人臣之议
或曰皇太子亡以知事为也臣之愚诚以为不然窃
观上世之君不能奉其宗庙而劫杀于其臣者皆不
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数者
不问书说也夫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为
功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御射伎艺过人绝远然
于术数未有所守者以陛下为心也窃愿陛下幸择
圣人之术可用今世者以赐皇太子因时使太子陈
明于前唯陛下裁察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臣按错与贾谊皆所谓明申韩者也谊之论教太
子一出于孝仁礼义而错专以术数为言其醇驳
之异如此讵可同日语哉文帝择东宫之傅卒舍
谊而用错焉岂非帝之学出于黄老故于错之言
有以深契其心欤且是时错方受书伏生所伊傅
周召之言固尝闻之矣而此疏所陈无一语与之
合者岂所受者唯训诂章句而于义理初未尝玩
而绎之故邪其后错事景帝建为削地之议遂召
七国之变其原盖兆于此然则世之任辅导之责
者不开之以理义而诱之以术数未有不误事而
基祸者也
武帝为太子据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宾
客多以异端进者
司马光曰古之明王教养太子为之择方正端良
之士以为保傅师友使朝夕与之游处左右前后
无非正人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今
乃使太子自通宾客从其所好夫正直难亲谄谀
易合此固中人之情宜太子之不终也
晋元帝立子绍为太子帝好刑名家以韩非子赐太
子庾亮谏曰申韩刻薄伤化不足留圣心太子纳之
太子是
为明帝
臣按申韩之学非惟刻薄而已且导人君以骄淫
放恣李斯尝以误二世矣岂可以教储贰者耶庾
亮虽清谈之徒然斯言则有益于世故取焉
陈宣帝太子叔宝欲以左户部尚书江总为詹事令
管记陆瑜言于吏部尚书孔奂奂谓瑜曰江有潘陆
之华而无园绮之实辅弼储宫窃有所难太子自言
于帝帝将许之奂奏曰江总文章之士今皇太子文
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
导之职帝卒以总为詹事顷之总与太子为长夜之
饮太子亟微行游总家上怒免总官
臣按孔奂之言可谓忠矣叔宝资虽暗劣然使得
端良忠信之士辅而翼之亦未必无补乃如叔宝
之请竟用江总其后即位以总等为狎客酣醟流
连竟以亡国盖文士多浮华而少实以之居辅导
之职其有损无益也宜哉
宪宗元和初右拾遗元稹以贞元中王伾王叔文以
伎术得幸东宫永贞之际几乱天下上书劝上早择
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以为太宗自藩王与文学清
修之士十八人居后代太子诸王虽有僚属日益囗
贱至于师傅之官非眊聩废疾不任事者则休戎罢
帅不知书者有之其友谕赞议之徒尤为冗散之甚
搢绅皆耻由之就使得僻儒老生越月逾时仅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