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033

第33章 “寺”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把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所居的府第称为“府”;把九卿,即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所居之府第称为“寺”。秦代的时候,凡宦官任外廷职务的,其官舍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等,后来,“寺”便成了官府的代称。

汉明帝时,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人在大月氏(今中亚阿富汗一带)结识了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并邀请他们在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来到洛阳讲经,住在鸿胪寺。汉明帝命人在洛阳雍门外按天竺建筑模样,给高僧修建藏经之舍,命名为“白马寺”。从此,“寺”便成为僧人藏经、讲佛和居住的场所。

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以“伽蓝”为僧寺名,隋朝改称“道场”,唐朝又改称“寺”,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