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030

第30章 “和尚”的由来

人们通常称僧侣为“和尚”,这一名称是根据佛教教义而起的。“和尚”一词源于梵文“邬波托耶”,原本是尊称,学问渊博、堪为人师的智者才能被称为“和尚”,并且这个词男女均适用。但在中国,这个词成了对出家人的专称,在从西域传入中国内地时,被译成了“和尚”。按照佛教教义,人的生、老、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在于各种欲望,为了摆脱痛苦,必须摒弃一切欲望,进行修行;只有忍受人间的一切痛苦,死后灵魂才可升入天堂。因此,佛教处世哲学主张一切调和,反对斗争。“和”就是忍让、顺从,是佛教徒必须修行的原则。以“和”为尚,这就是称佛教徒为“和尚”的原因。

和尚多为光头,关于和尚剃度也有多种说法:其一,按照佛家说法,头发是人世间的烦恼和错误的象征,剃光头发就是剪除烦恼,消除旧习;其二,剃去头发,是破除骄傲怠慢之心的方法;其三,和尚每半个月剃发一次,是为了与印度其他教派的教徒有所区别。后来剃度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在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和尚出家没有别的传戒仪式,只要剃去头发、披上袈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