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288

第288章 “钞票”的由来

钞票是纸币的俗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汉代和唐代都发行过票券,但真正的纸币出现于北宋。

据古籍记载,在11世纪的北宋中期,贸易市场上开始使用一种叫“交子”的纸币。“交子”又称“钱引”,是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发行的,原由十几户富商发行,宋仁宗天圣元年由政府接收,并在各地发行,先用木版,后改为铜版。这是人类使用纸币最早的记载。

宋代通行的纸币,除“交子”、“会子”、“关子”等名称以外,称作“钞”的也有不少,如“河北见钱钞”、“两浙盐钞”、“陕西钱钞”等等。元、明两代的纸币称“宝钞”,如“至元宝钞”、“大明通行宝钞”等。

至于“钞票”一词的起源,有人认为出自清代的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的合称。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一书中写道:“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发行两种钞票,一种是大清宝钞……另一种是户部官票……钞票的名称即导源于此,为宝钞和官票的总名。”

《辞海》中“钞票”一条也说:“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合称‘票钞’和‘钞票’。现称纸币为钞票,本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