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263

第263章 信封的由来

信封比信的出现要晚。古时候,奴隶主为了通信而又使信的内容不被泄露出去,往往把奴隶的头发剃光,写上字,等奴隶的头发长长了,再命令奴隶到需要收信的地方去。对方接到这封特殊的“信”,先把奴隶的头发剃光,然后就可以阅读信的内容了。公元前10世纪,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亚述人为了保守信的私密,把信的内容刻在一块泥板上,密封在用黏土做成的陶器胚胎里,进行烧制。收信人收到这特殊的信后,先要把陶器打碎,然后才可以阅读。

1820年,英国书商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不少女士热衷于写信,但又怕信中的内容被人知道,于是他便趁机设计了一批纸质信封。出乎他意料的是,信封竟被英国当局所承认,这可谓是世界上第一批纸质商品信封。1844年,伦敦出现了第一台糊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风行全球。

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常见的书信是“木牍”。木牍一般长一尺,故也叫“尺牍”。信封用木板制成,呈鲤鱼形,做成一底一盖,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有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方孔缚住,在线槽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黏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板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我国的纸质信封直到唐代才出现。

现在,纸质信封仍是最可靠、最为人们接受的信封,它的种类繁多,样式各异,不仅实用,还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