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187

第187章 现代火炮的由来

根据现代军事学对枪炮的定义,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为炮,口径在20毫米以下的为枪。

世界上最早的火炮是中国西北地区古西夏国的一尊铜铸火炮。古代火炮大都是从炮口装填弹药、炮膛内没有膛线的前装式滑膛炮,火炮上没有或是只有很简陋的瞄准和反后坐装置,射击时需要人工点火,炮弹是石制或铁制的实心弹、爆炸弹以及将石头或金属碎块、铅弹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17世纪以后,随着科学的进步、枪械和火药技术的发展,古代火炮逐渐向近现代火炮演变。

1846年,意大利陆军少校G。卡瓦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门后装线膛炮,炮管内有两条螺旋膛线,使得发射后的弹丸旋转飞行,飞行线路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同时,由于该炮实现了炮弹的后膛装填,使得发射速度明显提高。卡瓦利还发明了与后装式线膛炮相匹配的圆柱形弹体、船尾形弹尾、锥形弹头的炮弹,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与现代炮弹外形相似的卵形炮弹。卡瓦利的一系列发明和设计,使火炮本身和炮弹具有了现代火炮的某些特征,是古代火炮向现代火炮迈进的关键一步。

第一门具有现代反后坐装置的火炮,是由法国炮兵研制小组于1897年发明的75毫米野战炮。其炮身安装在弹性炮架上,可大大缓冲发射时的后坐力,使火炮不致移位,发射速度和精度得到提高,并使火炮的重量得以减轻。弹性炮架的采用缓和了增大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并使火炮的基本结构趋于完善。75毫米野战炮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火炮的基本结构,这是火炮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突破。

19世纪末,世界许多国家的炮兵相继采用缠丝炮管、紧筒炮管、强度较高的炮钢和无烟火药,提高了火炮性能。20世纪初,火炮还广泛采用了瞄准镜、测角器等仪器装置,由此进入了现代火炮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