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县的山圩镇六榜村附近,一块被甘蔗林包围的红土地上,数十块凹凸不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呈灰白色的骨头化石散布在铁红色的泥土里。在地面上露出了恐龙骨架的轮廓:水桶般粗的腿骨、十几米长的椎骨、排列整齐的肋骨。几名工作人员正用小铁铲和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清除粘在化石上的泥土。被研究人员描述为“沉睡了1亿年的恐龙”于2001年8月底终于苏醒了。
2001年8月6日,广西扶绥县山圩镇六榜村农民刘星政在一片甘蔗地边的斜坡上,挖出一块恐龙化石,后经考古人员进一步发掘,这个地方出土两具比较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3种恐龙牙齿和一些中生代爬行动物的化石。
这一重要的发现引起了研究古生物学科学家的关注。我国着名恐龙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国际恐龙学会会员赵喜进立即从北京赶到发掘现场。他考察后初步认定,这两只恐龙极有可能是世界上未发现过的恐龙新属种。
经赵教授初步分析,这是两具距今约1亿年的早白垩纪草食性蜥脚类恐龙,是广西继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南宁市郊那龙乡出土两具完整恐龙化石后,发现的另两具完整恐龙化石,堪称十年来广西恐龙研究中最重大的发现。而在此之前,我国仅在内蒙古、新疆、辽宁等少数几个北方省区发现过早白垩纪的完整恐龙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中生代中后期恐龙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扶绥寻龙记还是要向前追溯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广西境内的中生代地层出露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1/5,具有发现大批恐龙化石的潜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广西仅在5个地点发现过恐龙化石。
196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队首次在桂平市社步盆地红色岩层中发现一块中型动物肢骨化石,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为原始蜥脚类恐龙的胫骨,这一发现拉开了广西寻找恐龙化石的序幕。
后来陆续传来各地农民在田间地头捡到“龙骨”的消息,其中有一部分后来证实为恐龙化石。据扶绥县那派村村民介绍,他们犁地时经常犁出一些不规则,类似骨头的石块,他们常用这些“石头”打房屋地基、砌猪圈和垒田埂等。直到1972年夏,广西自治区考古队来后,村民们才知道这些石头很多都是恐龙化石。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扶绥县山圩乡那派村发掘有两个恐龙新种,分别定名为广西原齿恐龙及广西亚洲龙。这两个恐龙新种都属蜥臀目。广西原齿恐龙属鸟脚亚目,肉食;广西亚洲龙属蜥脚亚目,草食。54岁的广西扶绥县政协主席黄石固,是土生土长的扶绥人。他向记者描述了28年前首次在这个盆地发掘恐龙化石的一个细节:“那次挖到的恐龙化石,装了23箱,送往北京的中国自然博物馆。”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横县广龙村附近又发现了蜥脚类恐龙牙齿和一副恐龙脊椎,此外还发现鸟脚恐龙的一个胫骨化石。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南宁市那龙乡发掘出3条鸟臀目鸭嘴龙,1条蜥脚龙类成年龙和1条幼年龙。这些恐龙大约都生活在晚白垩纪。1991年,广西藤县中和村的农民发现一块恐龙腿骨。
有关部门还对其他恐龙化石发现点进行了调查,扶绥县那派盆地由于发现化石较多,因此成了调查研究的重点。
扶绥县恐龙骨架
那派盆地属于中生代东西向构造挤压形成的小型断陷盆地。白垩纪初期,盆地里各种生物繁盛,恐龙也毫不例外地生活在这里。
1994年11月后,广西自然博物馆的调查队多次来到盆地,先后发现了13处化石点,其中有5处位于六榜村附近,但一直未发现原生地层中产出恐龙化石。经过研究分析,调查队认为在那派村与六榜村之间约3平方千米之内,并以这个范围为中心,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区域是最有希望发掘出大量恐龙化石的地点。将近7年后,完整的恐龙化石果然在这个区域出土了。
从2001年6月6日起,广西自然博物馆的三位副研究员黄志涛、莫进尤、王顾以及受邀加入的百色市文管所所长黄鑫组成的恐龙化石调查发掘队对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线索进行了再次调查。他们先后在藤县中和村、桂平社步盆地和横县广龙村等地进行了10次野外调查,但一无所获,野外一块恐龙化石都没发现。
回到南宁后,发掘队进行了认真总结,决定把发掘重点放在扶绥那派盆地。7月23日驻扎那派村后,调查队先后在距离那派村西南约2千米处和距离六榜村约1千米处各布置了一个探方进行挖掘,但挖了一个多星期,除了挖到一些瓣鳃类化石外,没有在地层中发现恐龙化石的任何蛛丝马迹。队长莫进尤还是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够找到恐龙化石。8月6日,他们又在距离六榜村发掘点约500米处的茏草岭选定了一处探方,请来3名民工协助挖掘。
当天下午5时许,民工刘星政一铲下去,突然感觉到好像碰到了硬物,赶紧停了下来,莫进尤和黄鑫急切地用小铲小心翼翼地扒开一层泥土,一个表面暗黑色的石块露了出来——恐龙化石!莫进尤和黄鑫乐得蹦了起来,一个重大的发现就要诞生了!
花了半个多小时,两人终于将这块化石完全揭露出来。结果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块化石竟然有近1米长、约10厘米宽,成板形。莫进尤经过反复察看,确认这块化石肯定是恐龙化石,之所以表面呈暗黑色,是因为近段时间雨水较多,而且化石埋藏较浅,黑色的泥土附着在上面的缘故。
8月9日,在距离第一块化石5米远的同一个层位,又发现了一块令他们更激动万分的,如一个小水桶般粗的恐龙腿骨化石!随后,8月10日,揭开与这两块化石层位相同的地表土后,这边正在清理一块,那边惊呼又发现了一块,一块接一块的恐龙化石显露出来,令人目不暇接。
已经发掘出来比较完整的化石有:股骨、肋骨、脊椎骨、肱骨、耻骨和胸骨等化石,其中肋骨化石发现了7块,短的3米,长的有1.6米,股骨(即大腿骨)化石长约1.6米,比广西巨龙股骨化石(长1.42米)还要长。据此分析,该具恐龙化石骨架极有可能比18米长的广西巨龙化石骨架还要长!另外还有一颗食肉的齿龙(恐龙的一种)的牙齿化石。
它真的是世界上最高的蜥脚类恐龙
经过恐龙专家几天的研究分析,初步断定刚刚在广西扶绥发现的恐龙不仅是一个新的恐龙种类,而且很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高的蜥脚类恐龙。
在确定广西扶绥发现的恐龙为全新种类后,专家决定对这些化石进行整体挖掘。在挖掘过程中,恐龙专家进一步对这些化石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赵喜进教授分析,这只恐龙不是特别长(不到20米),但非常高,起码高6米(指从地面到背的距离),比我国着名的马门溪龙还高出约两米。美国也曾挖掘出高度接近四米的梁龙,然而这些恐龙与在扶绥发现的这条恐龙相比是矮了一大截。这是赵喜进教授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高的蜥龙类恐龙。所以,这只恐龙的骨骼均超乎寻常的大。如长达2米的肋骨,宽约60厘米的大腿骨,长1.9米的坐骨,胸骨和耻骨不仅很大,而且形状比较独特,这样才能支撑起其庞大的身架和承受超常的重量。
恐龙里的新属种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爬行动物纲”的“恐龙目”中。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恐龙实际上包括了两种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草食性的蜥臀目(或称为蜥臀类)和肉食性的鸟臀目(或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结构,即解剖学上所称的腰带。据赵老猜测,还可以把恐龙分成三类。原蜥龙类(古脚类)独成一支,这类的恐龙长得四不像。广西发现的恐龙属于蜥脚类。
到了中侏罗纪,个别恐龙的勺状牙齿就变成了棒状。牙齿呈勺类的恐龙到了早白垩纪的时候就没有了。晚白垩纪的恐龙是牙齿呈棒状的蜥脚类的恐龙。广西扶绥的盆地时代就是在早白垩纪到晚白垩纪之间。
“从两只恐龙趾骨、肋骨和胸骨的化石特征来看,它们与世界上已经发现过的恐龙种类都不同,例如,其肠骨高,肋骨宽。因此它们很可能是新种类。”赵喜进对记者说。究竟是新种还是新属或新科,有待进一步研究。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教授曾对恐龙的种类进行过多年的研究,他估计,地球上曾有900~1200属恐龙生存过。但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恐龙只有285属。他相信,地层下尚埋藏着大量未被发现过的恐龙新属种。
除了介绍新属种这个特征之外,赵教授还介绍了扶绥恐龙的另两个特点。一是大,从其宽大的肠骨和长达两米的肋骨可初步断定,其中的整条恐龙脊椎部分会高达5~6米;二是多,在不足40平方米的化石坑内,已发现不少于两具恐龙的背椎骨、胸骨、肋骨、股骨、肱骨、耻骨等大量化石,而且若向外扩展,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扶绥恐龙的“复活”
广西扶绥的大型恐龙,到底长什么样子?赵教授向记者描述了这种恐龙的样子以及基本的生活习惯。这种类型的恐龙四条腿着地,尾巴很长。身体笨重,行动迟缓,前后都是五指,植食,不排除吃杂食、吃蚌壳等生活习惯。食物以蕨类为主。这种恐龙头小,身子大。由于它的身体庞大,它就要不停地吃东西。在吃的时候,还要像牛一样进行反刍。很多恐龙都是草食性的,其中包括了体型最大的蜥脚亚目恐龙,以及所有的鸟臀目恐龙。事实上,恐龙吃植物要比吃肉麻烦多了,因为植物是由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的,这些坚韧物质必须先被分解处理后,才能被胃消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植食性恐龙演化出各种解决方法,例如:蜥脚亚目恐龙根本不咀嚼,直接把咬下的食物吞进肚里,让胃里的细菌来发酵食物或让它们故意吃下去的小石子来磨碎食物。
这种恐龙主要生活在深水中。深水至少要有几十米。这样,恐龙可以浮出水面。由于它的身长不成比例,所以需要借助浮力。而在陆地上,它的身体很重,无法承担很大的重力。迁移时,它一般要到岸边上去产卵。它的牙齿不是很强壮,原因在于,它要不断地进食,牙齿老坏。当人们看到牙齿的化石的时候,发现它的牙齿磨损得很厉害。当时,恐龙死后,由于气候干燥,骨头出现了裂缝,而且裂缝比较大。
至于究竟是怎样一种大自然的奇特力量造成了广西扶绥县“一窝多龙”的奇特现象,赵喜进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异地埋藏。也就是指,本来这些恐龙死后,尸骨未腐烂之前,埋在一个地方,后来由于水流的冲击等原因,它的尸体就会移到另一个地方,被泥沙覆盖后形成。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不算太远。按地层结构分析和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这里四周的地下肯定埋藏着许多恐龙化石,并且还可能发现更多的新恐龙种类,出现恐龙群。在这样植被密集覆盖的环境下发现如此之多的恐龙化石是罕见的,恐龙化石保持如此完整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骨结核引起的恐龙灭绝
此次发掘出来的最大的一块大腿骨化石,其60厘米宽的关节处不是正常般的光滑,而是疙疙瘩瘩的,令广西自然博物馆的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赵教授经过认真察看,认为这是骨结核,即关节炎,看来这只恐龙生前病得不轻,估计死前行走非常困难。至于进一步研究这种情况,还需要做切面的病理研究。恐龙出现这种病状的原因,还没有得到解释。据介绍,事实上,许多恐龙的骨头也有骨瘤。比如马门溪龙的尾椎,背刺长在一起。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它的骨头得病,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它的尾部被别的动物咬过,但未咬掉。“这些结核颗粒可能是某种病变,它对研究恐龙的病理、死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们解开恐龙灭绝之谜又提供了新的线索。”他对记者说。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提出过许多假说。包括小行星撞地球、彗星撞地球、超新星爆炸、火山爆发、气候变迁等,公开发表的学说多达130多种。
最流行、最有影响的假说是1978年由诺贝尔奖金得主阿尔瓦斯提出的小行星撞击说,阿尔瓦斯认为,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达10千米的小行星以时速1万千米的高速直冲地球,引起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导致恐龙灭绝。
美国科学家提出新理论,认为是一颗小行星或彗星猛烈撞击地球,导致埋藏在海底的甲烷大量释放,富含甲烷的大气有可能在闪电的触发下被点燃,引起漫天大火,最终将地球上所有的恐龙烧死。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声称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外曾发现海底裂解的白垩纪晚期沉积层,他认为这种裂解很可能是甲烷释放的结果。
然而,以上几种有代表性的假说都没能解释乌龟、鳄鱼和蜥蜴这些与恐龙同时代并与恐龙有着密切亲缘关系的爬行动物为什么能够躲过大火、爆炸等劫难并一直生存到现在。
中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了是植物杀害了恐龙的假说,他们对50多种埋藏在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南部的侏罗纪不同时代的恐龙骨骼化石样本,对照同时代的鱼类、龟类及植物化石,进行中子活化分析,发现恐龙化石中砷、铬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偏高,有可能是恐龙生前过多食用高砷、铬植物;对恐龙化石埋藏地点的檀物化石研究表明,植物化石中的含砷量也非常高。砷即含在砒霜中,过量摄入会导致生物死亡。但是这一结论还有待在更广泛地区的研究才能证实。
据赵教授说,不同类型的恐龙,并不是一下子就全部灭绝的。有一部分先死,但是还有一部分恐龙活了下来。在后来挖掘的恐龙中,他们发现一些恐龙化石和新生代的哺乳动物的化石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一部分的恐龙存活了下来。恐龙的灭绝是在白垩纪的中期就开始了。如骨癌、瘟疫等,就开始导致了这些恐龙的逐渐灭绝。
到目前为止,关于恐龙灭绝的假说还没有一个能够被普遍一致地接受。破解恐龙灭绝之谜,仍是全世界科学家的奋斗目标。随着在广西扶绥恐龙发掘工作的继续进行,科学家将不会放弃任何有价值的科研线索。
史前的广西扶绥的地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