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有一条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如果你损失了20%的本金,那么你必须要赚回25%才刚好回本;如果你损失了50%的本金,那么你就必须赚回100%才能回本。巴菲特常说:“如果你投资1美元,赔了50美分,那么你手上就只剩下一半的本金,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你才能回到起点。”所以,巴菲特要投资者在投资生涯中一定要做到永远不要损失。
但是,股市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谁都不敢也不能保证自己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都是正确的。所以,出现损失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当出现损失时,投资者该怎么办呢?巴菲特的答案是:立即实施止损措施。其实,巴菲特的“止损”,不是让投资者一出现损失就抛出手中的股票,而是要求投资者控制损失。巴菲特说:“事实上,只要你对自己持有股票的公司感觉良好,你应该对价格下挫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一种能使你的股票获利的方式。”
如果,在你的投资生涯中,不能够引入控制损失这个概念,那么毫无疑问,你在自己的投资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这颗定时炸弹迟早会把你和你的财富毁灭掉。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投资界,一次大亏损就毁掉前面99次的利润是屡见不鲜的,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地控制损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损失带给投资者的痛苦,远比同样的获利所得到的快乐强烈得多。因此,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遭受损失时内心都有一种尽力挽回损失的潜意识。也就是说,在投资中一旦出现损失,投资者往往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在投资界中,很多股民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只知道买进股票后赚了钱出局,却很少主动在适当的亏损位置止损平仓走人。原因就是,在出现损失后,他们仍然心存侥幸,总希望不久就会强劲反弹。但当反弹迟迟没有出现时,他们则更不愿意亏本卖出。
时间长了,股价已经在盲目的等待中不断缩水,结果本来只要止损就能降低亏损,但由于自己的非理性行为(主要指不肯认输的错误思想),导致自己的本金越亏越大。在控制损失方面,世界上出色的投资者都会遵循一个有用且简单的交易法则——鳄鱼法则。这条法则源自于鳄鱼的吞噬方式:猎物被鳄鱼咬住后,越使劲挣扎,鳄鱼的收获愈多。假如你被鳄鱼咬住了一只脚,鳄鱼是不会马上把你的脚咬断吃掉的,而是会等待着你的挣扎。如果你想用手掰开鳄鱼的嘴,拔出你的脚,那么鳄鱼就会趁机咬住你的脚与手臂。这样,你愈挣扎,就陷得越深。所以,当你被鳄鱼咬住了脚时,你唯一生存的机会便是牺牲那只脚。把这个法则用到股市上就是:当你知道自己犯错误时,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立即了结出场。也就是当出现亏损时,你对自己所持有股票的公司又没有信心,那么你就要保存自己的实力,控制损失。
巴菲特为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投资者的分析准确率达到了40%左右,而另一个投资者的分析准确率达到了80%左右,谁能够在投资中更长久地生存呢?也许你会认为后者的胜算更大。
但巴菲特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止损措施,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后者往往不如前者表现得好。巴菲特的解释是这样的:假设这两个人的本金都是10万美元,分析准确率为40%左右的投资者每次的风险控制在2%,在10次交易中,有6次亏损4次盈利,结果只损失了1.2万美元;而分析准确率为80%左右的投资者每次的风险控制在20%,在10次交易中,有两次亏损8次盈利,结果损失了4万美元。所以,在亏损额相差2.8万美元的情况下,分析准确率为80%左右的投资者必须比分析准确率为40%左右的投资者多盈利2.8万美元,才能保持一样的业绩。按照巴菲特的解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止损措施,合理控制风险,那么即使分析准确率比较高,也不一定有好的业绩表现。在止损方面,巴菲特也不例外,那么,巴菲特是怎么做的呢?大致说来,巴菲特的止损方法主要有以下3个要点: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止损点
所谓止损点,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股价处于下滑状态时所设立的出局点位。设立止损点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住胜利果实,防范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使亏损尽可能减少。一般来讲,逢市值上涨时,止损点须及时提高,相反,止损点可适当降低。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制定止损计划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状况确定止损点。
2.确定合适的止损幅度
止损理念的关键就是确定合适的止损幅度(即止损点和买入价的距离)。这通常需要投资者根据有关技术位和投资者的资金状况确定。一般而言,做短线投资的止损幅度在5%~8%之间,做中线投资的止损幅度在8%~13%,做长线投资的止损幅度在15%~20%之间。当然,究竟取什么幅度,往往取决于投资者的经验和对该股票的了解。
此外,在确定止损幅度的时候还要注意,止损幅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则丧失了止损的本意,这样一次错误会带来很大的损失;过小就有可能增加无谓的损失,因为止损幅度过小,止损点就容易在股价的正常波动中触及。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止损幅度,是非常重要的。
3.坚定不移地执行止损计划
巴菲特告诫投资者,设立了止损计划就一定要执行,特别是在刚买进就被套牢的情况下。如果在投资中,发现错了又不回避,一旦股价下跌到40%~50%时,那么,就更加得不偿失了。所以,在制定了止损计划后,如果发现错了,就应及时止损出局,不要再存有侥幸心理。
投资理念:不要被市场价值蒙蔽了双眼
有这样一个笑话:两个金融学教授在华尔街激烈地讨论关于有效市场的问题时,突然同时看到路边有100美元。于是他们开始争论要不要将钱捡起来。其中一位教授说:“我觉得应该马上把它捡起来,那么别人的损失会立刻变成自己的收益。”而另一位教授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你别傻了,华尔街人流如潮,如果钱是真的,早被别人捡走了,那肯定是一张假币。”
于是在争论之下,他们得出了如下结论: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上,如果现在没有什么潜在的力量显现出来,那么将来也不可能有任何的突破。
心理学家告诉大家,如果每一位投资人都按自己的意愿去行事的话,将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是现实是,投资者都喜欢与大众保持一致,因为那样做会让他们感觉更加安全。
但是投资者们忽视了一点,股票或者是其他投资的定价不仅仅反映的是现在的价值,还是未来很多未知价值的体现。所以,如果投资者在投资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市场的真实面目,那么在投资时就能够以理性衡量出市场未来囊括的因素和价值。
市场价值有时候也是会骗人的,所以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对投资价值进行衡量。第一种方法是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先确定你所投资的项目的内在价值,包括它的基本价值和无形价值。
成功的投资者都擅长此道,如全球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在成立量子基金成功后说:“我们感兴趣的不是这个公司在下个季度的利润或者是它的运作前景,而是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如何改变某个股票板块的命运。我们所预见的和现在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越大越好,因为这样使我们更赚钱。”
第二种方法是尽量降低系统性错误(因个人的固执己见或者是受投资大众影响而重复犯的错误)的几率。这种常见的错误是,人们总是会试图找出某项投资的规律,并认为这些规律是亘古不变的,利用这些规律赚钱。
于是就会经常出现下面这种情况:那些自认为熟悉股票发展趋势的股民,在牛市出现之后依旧不切实际地希望这种趋势会不断出现,从而失去了更理性的投资机会。
自我保护:如何在大赚和大蚀中赢得平衡
被世人公认是世界投资怪才、鬼才、奇才的索罗斯,曾在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索罗斯旋风,1992年的英镑之战、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的香港鳄鱼大战,为他赢得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投机者”“国际金融大鳄”等毁誉参半的称号。
他为什么能够在看似混乱的投资市场大赚呢?索罗斯说:“市场是无序的、动荡的、混乱的,但是只要你能够掌握一些投资的法则,就可以明辨是非,无往不利。”
很多人都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取胜完全取决于他管理的对冲基金、投资的金融工具和资金数量,而也正是人们的这种观念忽略了索罗斯成功的真正秘诀:理性的投资原则。
索罗斯在投资之前总是会寻找市场中的行情,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变,并领先别人发现这种突变,然后通过分析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去预测股票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找出可能影响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即使是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索罗斯还是会先想到风险。投资必定要承担风险,但是不要去做孤注一掷的冒险,这是他的投资原则。他认为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自信、鲁莽出击,所以不能很好的利用自己手中的筹码。而且,他们一旦看准机会总是会全力以赴,拿出全部家当去下注,甚至不惜采用循环抵押贷款的方式。
这种大胆投资的精神是好的,甚至可以让人突破瓶颈大赚一笔,但是一旦失利就会血本无归,很难东山再起。所以当索罗斯发现自己的员工在玩冒险的赌博时,会及时出来制止,他说:“我决不会去冒险,尤其是那种可以将我毁灭的冒险,但是我也永远不会在有利可图时做一名看客。”
正是因为他能够正确地对待投资风险,所以他总是能够消除担心、焦虑,克服对损失的恐惧,从而提高了承受市场与间隔波动的能力,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冒险时不拿出全部家当下赌注。这样一来,即使是失误,也可以留得青山在,从头再来。
正是因为这样,索罗斯在投资时总是能够合理地利用他手里的每一个筹码,在大赚和大蚀中赢得平衡。
狐狸法则:人的本性会影响投资的收益
有一个关于鱼和狐狸的古老寓言。一天,无所事事的鱼想浮出水面透口气,于是一边游一边东张西望,这时,恰有一只狐狸经过。它们同时看到了彼此,鱼知道狐狸是自己的敌人,于是打算转身向水的深处游去。
狐狸见状马上开口说:“鱼兄弟你先别走,我有几句话要跟你说。”鱼回答道:“我才不会相信你的鬼话,如果我在这里不动,你一定会找机会吃掉我的!”“不,不,朋友你不用紧张,我是真的有事情要跟你说,要不这样吧,我们都待在原地不动。这样你总可放心了吧!”狐狸说。鱼听了之后觉得可以接受,于是浮在水面没动。
狐狸见状,马上笑容满面地说:“你知道吗,在河岸的对面也有像这样的一个湖泊,而且比这里好得多。水面波光粼粼,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别提有多漂亮了。重要的是,水里面有很多美味的食物。那里的鱼别提有多幸福了。”
鱼听后,说:“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呢?”“我没有理由骗你啊!这些都是我亲眼看到的,而且那里的鱼兄弟们总是能够吃到美味的虫子。”
鱼被狐狸描述的美景吸引了,于是放松了警惕,说:“可是我们天生是在水里生活的,而且这里与你说的地方根本没有水路可以过去,我没有办法到那里。”
“没有关系,我可以帮你。你跳进我的嘴里,我会带你过去,就像带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而且我可以发誓绝对不会伤害你。”
鱼沉浸在狐狸描绘的美丽景色中,所以决定冒险,于是说:“好吧,我暂且相信你,你带我过去吧!”
狐狸来到湖边轻轻地将鱼衔在嘴里。走了几分钟后,鱼完全放松了警惕,可是恰在这时,它感觉到了刺骨的疼痛,它知道自己受骗了,于是问狐狸:“你发过誓言的,为什么要反悔?”
“其实我是情不自禁,”狐狸说,“这毕竟是我的天性。”人和狐狸一样有天性,但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天性,区别事物对我们的利弊,但是当人们在面对金钱时,却很容易被蒙骗。而正因为此,导致了很多人不能够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投资:一个是投资到国外,一个是投资于你比较熟悉的地方,如自己的国家或者是生活的城市。
毋庸置疑,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他们觉得自己了解这片土地,或者熟悉这家公司,因为了解从而自信。但事实却是,随着研究的日益普及和交易费用的下降,投资国外市场越来越容易,而且投资具备的价值也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小。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投资国内市场,而且仅限于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矛盾心理。天性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投资决策是合理的,即使出现了错误的判断,他们还是会坚持买进一些并不怎么样的股票。于是理性的行为总是会产生错误的决策。
羊群效应:学会避免跟风
假如你现在以志愿者的身分坐在一间屋子里,而与你只有一扇玻璃门之隔的房间坐着另外一位绑着电击器的志愿者。你的任务是向对方提问,如果他不能正确回答你的问题,就电击他。
你会怎么做?如果要求你将电击的效果强化,你又会怎么做?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伦在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如下结论:如果事先告诉志愿者他们所参加的这次实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并无须承担任何责任时,那么志愿者会把电击增加到“致命”的程度。
实际上,接受电击的志愿者都是一些被特意请来的演员,他们会在遭受电击时尽量喊得撕心裂肺。
但是坐在隔壁的志愿者并不知道这些,所以当他们看到对方痛苦的表情,听到他们歇斯底里的尖叫时,也不会停止电击。
这项实验表明,人们与他人保持一致的愿望比自行其是更为强烈,如果这种信息是专家传递的,那么这种愿望会更强烈。所以,当人们在投资时,总是乐意选择跟别人相同的投资。而且这种群体行为往往会让个体失去自主决策的能力。
我在国外一本投资书中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杰克花了50万美元在曼哈顿的中心地带买了一套公寓,而且公寓的环境相当不错,地理位置也不错,可以俯瞰纽约中央公园。所以,每天当他走出公寓时,总是会碰到一两个买家。奇怪的是,每次碰到的买主给出的价钱总是会降低,到月底时价格竟然跌到了10万美元。
杰克意识到了可能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于是决定将房子卖掉。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房价飞涨,他卖掉的公寓涨到了150万美元。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弗兰克身上。弗兰克买了100手ABC公司的股票,但是不久之后股票的价格就开始飞速下滑。于是他的心情糟糕透了,每天都做噩梦,而且总是会看到自己逐渐缩水的股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