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洞察术
33527300000002

第2章 识心术:做人做事第一项修炼(1)

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只要你和别人有接触,有效的识心术(洞察术)就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让你成为生活的大赢家。

一堂观察课

医学院一年级的学生排队走进阶梯教室,上最后一节王教授的人体生理课。王教授是这所大学资历最老的教授,颇有声望,因纪律严明而让学生又敬又怕。所以当他右手拿着包走进来时,这间大教室里鸦雀无声。

王教授走上讲台,从他的医用包里取出一个装有黄色液体的量杯,放到面前的讲桌上。然后他开始说:“今天我想和你们讨论一个话题,”他的声音带点火药味,“我听到一个传闻,说我们对你们这些学生太严格,作业布置得太难,让你们花的时间又太多。”

王教授停顿了一下,观察他面前阶梯座位上学生们的表情。“好吧,让我告诉你们。”他严厉地说,“你们真是不知道你们现在有多轻松!我上医学院的时候,做的事跟你们一样多,花的时间也和你们一样多,况且我们那会儿还没有这些奢侈的仪器,也没有现代的实验室,而这些东西你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举个例子来说吧,”他问全班,“你们怎么检验糖尿病?”

坐在第四排的一个女生回答说:“可以先采集尿样,然后送去化验室化验。”“可以!”王教授回答说,“然后呢?”“然后拿回化验单,根据化验结果决定如何治疗。”“没错。”王教授大声说道,“然而,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没有这些装备精良的化验室,也没有诊断室。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自己动手化验,没有任何人的帮忙。比方说,你知道我是怎么化验糖尿病的吗?”

女生迷茫地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我是怎么化验的——用嘴尝。”这下女生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没错!”王教授断言道,“如果尿样是甜的,那么病人就有问题。”他拿起讲桌上那个装满黄色液体的量杯继续说,“这是我从化验室拿来的尿样,你们知道不,我可从来都没有丧失诊断的能力。”王教授一边说着,一边用他的手指蘸了点尿样,然后用舌头舔了舔。“太恶心了!”这位女生大声说道,其他同学类似的反映也表示这位女生并不是唯一一个觉得恶心的人。“嘿,至少不是糖尿病。”王教授说道,一边还从实验工作服的口袋里抽出手帕,将手指擦干净。但这一举动看来并没有让那些目睹这一“诊断”的学生停止骚动,他们一个个不停地窃窃私语,直到王教授命令他们安静才有所收敛。

“我想,现在你们有些人一定在纳闷为什么我要做这样一个示范。”他把量杯放回讲桌继续说道,“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我是想提醒你们,医学院从来都不是个让人轻松的地方。要是你没法承受这种压力,现在你就该离开这个教室。那么,作为一个一直提醒你们学医有多难的人,我想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到讲台上来,按照我刚才做的再做一遍。”他轻轻敲打着装满尿液的量杯说,“我想让你们尝尝学医究竟可以苦涩到什么程度。”

王教授说完,没有一个学生离开座位。“来啊!现在可不是你们害羞的时候。”还是没人动。

“那么,不如来点小刺激说服你们。”王教授提议说,“你们必须过了这关,才能继续你们的学业。所以,如果你们不照我说的做,我就马上给你们不及格,你们也好早日离开医学院。”

这么一说,看似起了效果。学生们不情愿地磨蹭到讲台上,紧张不安的情绪显而易见。他们将手指伸进量杯,尝了尿样,然后立马冲到洗手间,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等每个人都回到教室后,王教授又开始说:“做这个示范还有第二个原因,和之前的原因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话说到一半,他把量杯放回医用袋里,又继续强调刚才他的话,“尿样诊断示范的第二个原因是,教会你们在进行医务工作时观察的重要性。也许某天你们在为病人做检查的时候,从他们口里说出的是一回事,而他们的肢体语言告诉你的却是另一回事。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也许你就能发觉不对劲的地方,并且在考虑多方面讯息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诊断。”

“那观察到底有多重要?”王教授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一不小心露出了一丝微笑,“如果你们刚才仔细观察我的动作,你们会发现蘸了尿液的是我的食指,而我舔的却是我的中指!”

故事很幽默,意义却很深刻:观察——周全又细致的观察——对于如何阅人,如何成功地察言观色来说的确非常重要。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一辈子只会看却看不出真正的门道。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尽最小的努力去观察,周遭的一切只是从他们的眼前一晃而过。这样的人并不留心世界的细微变化,也不可能感知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更不用说能够分辨蘸上尿液的是中指还是食指。

这些没有观察能力的人所缺乏的东西,用飞行员的行话来说,就是“环境感”,一种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的方位感。在这些人的脑海里,对于周围是怎样的环境没有明确的概念。让他们走进一个挤满人的陌生房间,给他们一次机会环顾四周,然后要求他们闭上眼睛,说出看到的东西。这些人们答案非常统一地都是人。

这些人就是那些对生活的细微变化熟视无睹的人。“我妻子刚提出了离婚。我从来没发觉她有这样的打算。”“我儿子磕药已经有五年了,之前我却一点儿也不知道。”“我和这家伙争执不下,这畜生不知怎么地给了我一拳,我看都没看见。”诸如此类的话,就是出自那些从来不知该如何有效观察的人之口。其实这种无能也不足为奇。毕竟从小到大,没人教过我们该如何进行观察。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无论是小学、高中还是大学,都没有教人观察的课程。我们的课堂上也从来没有出现“王教授”。如果你自学习得观察的本领,那么你是幸运的。如果不是,那你这一辈子要错过多少可以帮助你达到目的的有用信息呢?数量多到让你难以置信!

成功地读人——学习非语言行为、解码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和利用非语言行为来预测人们的行动——是一件值得你花时间的事情,也会对你所付出的精力给予丰富的回报。希望大家都能够像柯南道尔说的那样,通过对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的培养,从一滴水上推测出大西洋的存在,从生活中的一个小环节,推出整个生活链条的情况。

洞察力:做人做事第一项修炼

什么是洞察力?简单地说,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通俗地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洞察力是一种心灵的能力,凭借它,我们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观察形势。它是专属人类的望远镜。

洞察力能使我们在一切事情中认识困难,把握机遇。洞察力使我们做好了迎战障碍的准备,在这些障碍还没有化成足以阻挡我们的困难之前,我们就已经跨越了它们。洞察力使我们权衡利弊,妥善规划。它把我们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向正确的方向,让它们不至于堕入没有回报的歧途。当实际情况剧烈变动、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小至一个单位、一个团队、一个家庭、一个人,我们的洞察力如何,往往能够决定事情的成败。对于一切伟大成就而言,洞察力不可或缺,它是做人做事的第一项修炼。

古今中外,那些最有智慧的人也是观察力、洞察力最强的人。他们在纷繁的事物中,看到事物的主流;能从复杂的具体现象中,发现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能从艰难困苦的曲折中,看到光明的前景;能从发自青萍之末的微小变化中,感受到即将掀起的风暴。

春秋战国时代,商鞅来到了魏国,由于智慧过人,很快就成为魏国相国公叔痤的家臣。不久,公叔痤就发现商鞅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打算向魏惠王推荐,不料自己生起病来,而且越来越重。魏惠王闻讯,亲自到相国府来探望公叔痤,并委婉地问道:“先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寡人的社稷靠谁扶助呢?”

公叔痤道:“我正要向大王推荐一个人。我有个家臣名叫商鞅,是个治国安邦的奇才,大王如能将国家委托给他治理,我相信一定能使魏国迅速强盛起来。”

魏惠王低头没有做声。过了一阵,魏惠王要告辞,公叔痤连忙屏去左右,悄悄地对他说:“大王如果不能重用他,就要赶快杀掉他,千万不能让他离开魏国。”

魏惠王应允而去,等他一走,公叔痤就唤商鞅过来,向他赔罪说:“刚才大王问我谁可以担任相国,我推荐了你,大王没有做声。我身为大臣,不能不忠于国君,所以又对魏王说如果不能重用你,就一定要杀掉你。大王已经答应了,如今我先公后私,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跑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商鞅听了,淡淡一笑,从容不迫地说:“大王既然不肯听你的话重用我,又怎会听你的话杀掉我呢?你放心吧,我不会有危险的。”

果然,魏惠王离开相府后,并没有像公叔痤所说的那样去抓商鞅,而是长叹一声,对左右的人说:“公叔痤病得太厉害了,真令人伤心啊!他竟然要寡人将国家委托给商鞅治理,如若不成,又要杀掉他。这不是太糊涂了么?”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正在召贤,就应召到了秦国,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后来实行变法,使秦国很快富强起来。

三国时,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相持不下。孙策便准备率军渡江北上,乘虚袭击曹操的老巢许昌。这给久战官渡不下的曹操带来了一个难题:如果现在舍去袁绍,来日再兴师征讨,势必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因此不能丢弃眼前这个歼灭袁绍的大好战机;但是,如果继续屯兵官渡,而孙策果真渡江北上,许昌守备空虚,很可能失守,许昌一失,则根基动摇。

这时,郭嘉洞察了曹操的心思,说:“孙策削平了江东五郡,占了不少地方,也诛杀了不少江东豪杰;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暂时笼络住了几个为他拼死效力的人。但是孙策为人张狂,处事轻率,甚少戒心,这是他致命的弱点。因此,目前他虽然拥兵数十万之众,但是这种性格的支配,他仍然像一个奔走在旷野之上的独行者。他在江东攻城掠地,兼并群雄,肯定结下了不少仇家,假如身边骤然兴起刺客,他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因此,孙策不足忧虑,我料定他必将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从分析孙策的性格入手,明确指出了孙策在为人处事中有狷狂之象。狷狂之态不忍,别人就会看不顺眼,言谈过于狂妄,别人就会记恨在心,而这一切,孙策都没有忍耐克制,所以郭嘉断定孙策将有不测之祸,坚决主张曹操继续屯兵官渡,削平袁绍,暂时不考虑孙策的北犯;他还分析袁绍有十条必败的弱点,断定曹军必胜。

这些细微精到的分析和预见,解除了曹操对孙策的忧虑,鼓舞了曹操平定袁绍的决心。而后,曹操果然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大捷,巩固了北方的统治。而孙策的命运也正如郭嘉所料,在引兵北上的前夕,去郊外打猎时,因不设防,被昔日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伤。明朝末年,明军打了几次大败战,连统军将领洪承畴也被俘虏,皇太极打算留下洪承畴为自己效力,便派汉人范文程去劝洪承畴投降。范文程心平气和地与他交谈,内容涉及古今之事,而洪承畴则表现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时不时的跺脚大骂,房梁上的尘土偶然落下,沾到了洪承畴的衣服上,他用手掸去了灰尘。

范文程回去将此情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说:“洪承畴肯定不会求死,连衣服尚且那么珍惜,更何况他的性命呢?”于是,皇太极亲自去看望洪承畴,解下了自己身穿的貂皮大衣给洪承畴穿上说:“先生是否觉得不那么冷了?”洪承畴瞠目而视许久,叹息道:“这真是老天选定的明主啊!”于是叩头请求接受他投降。

商鞅、郭嘉、皇太极的洞察力是治国安邦的大手腕、大智慧,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舞台,并不表示你不需要洞察力,商业社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洞察力,否则只能跟在别人之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只要你和别人有接触,洞察力都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让你成为生活的大赢家。有了观察,有了洞察力和识心术,你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读那些视觉及口语线索,可以有效无误地预测出职场、感情关系以及家庭中的种种行为模式;可以让你学会如何锻炼自己的直觉,并避开那些会导致错误决策的陷阱。在为人处事上,你也会因为观察而变成更好的父母、朋友、员工或伴侣,因为你能辨识出身边最细微的讯息,并因此变得更善解人意。

防人不如识人

某日听到一个网友说:“我再也不相信朋友啦,朋友最危险!”初听这样一句颇具沧桑意味的话,我立刻感到惊诧。

问:“为何有这种感慨。”原来是朋友深深的伤害了他,并且他差点被置于死地。所以才会发出“我再也不相信朋友啦,朋友最危险”的感慨。这不仅让我想起《文摘报》上的一篇纪实文章:昔日里一对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为了竞争副处长的职位,一位大姐竟然不顾多年的姐妹情谊,雇凶用硫酸将自己的姐妹毁成了一个今后生活下去都显艰难的人。案件被侦破后,受害方简直难以置信毁灭自己一生的竟然是自己情同姐妹的好朋友。

如此看来,遭遇过这种伤害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产生信任危机,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就不会停止。无论哪个人都不敢保证从降生人世的那天起,就不与人、社会发生纠葛,独来独往。那些所谓的爱恨情仇,都是在有了与人的交往和纠葛之后才演绎出来的。再加上环境的急聚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形态更是复杂:阿谀奉承者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可以落井下石;锦上添花者可以在朋友的伤口上洒盐;花言巧语者可以为某种目的而污蔑陷害;同心同德者可能会反目为仇;目空一切的人看上去很聪明实际上却很愚笨;鲁莽的人表面上很勇敢其实不是这样;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多数看上去颇有智慧,亡国之臣往往表现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