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例如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普多夫金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义。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早在电影问世不久,美国导演,特别是格里菲斯,就注意到了电影蒙太奇的作用。后来的前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他们的有关着作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蒙太奇原指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而言,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蒙太奇的名目众多,迄今尚无明确的文法规范和分类,但电影界一般倾向分为叙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包括象征的、对比的和隐喻的)三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1918-1958年)对蒙太奇的作用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蒙太奇是把导演的观点强加于观众,限制了影片的多义性,主张运用景深镜头与场面调度连续拍摄的长镜头摄制影片,认为这样才能保持剧情空间的完整性和真正的时间流程。然而蒙太奇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电影艺术家们始终兼用蒙太奇和长镜头的方法从事电影创作。也有人觉得长镜头实际上是利用摄影机动作和演员的调度,改变镜头的范围和内容,并称之为“内部蒙太奇”。
美国好莱坞
好莱坞地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西北部,是美国着名的电影生产基地。
1886年,当时美国着名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
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领他的摄制组来到洛杉矶,拍摄《基督山伯爵》。他们发现,这里明媚的自然风光、充足的光线和适宜的气候是拍摄电影的天然场所。从1909年开始,着名的制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莱坞以天然背景拍摄了好几部影片。当时,美国电影的中心在东部,纽约是大本营。从此以后,许多电影公司纷纷来这里拍片,开始了美国电影业移师好莱坞的大转移。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着名的电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Pictures)。
早期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喜剧,最着名的喜剧演员有查理·卓别林。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已经成为名垂青史的优秀影片。1923年,有声电影问世,好莱坞空前繁荣起来。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裸体人像。1931年,当学院的图书管理员看到这尊金像时吃惊地说:“它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从此,奥斯卡这个名字就传开了。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
奥斯卡奖分为两大类:成就奖和特别奖。成就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动画片和最佳外语片等。在当今世界名目繁多的各种电影大奖中,奥斯卡奖无疑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电影奖。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几十年来,好莱坞拍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如20世纪30年代拍的《乱世佳人》《公民凯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拍的《卡萨布兰卡》、70年代的《教父》、70-80年代的《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星球大战》、90年代的《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和《泰坦尼克号》。如今,好莱坞在美国文化中已经具有了重大的象征意义。可以说,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美国电影的发展史。
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不只满足美国电影市场的需要,还出口到全球各地,不但输出了美国的文化,更为好莱坞投资人带来了相当丰厚的利润。
全息电影
全息照相是全息电影的基础,它是激光最有趣的应用之一。
“全息”就是全部信息的意思,它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人们创造了激光技术之后而发明的新照相技术。普通照相只能够记录景物表面的光的强弱,因此照片只能反映信息的一部分,所得相片是一幅平面图像。全息照相能够记录景物本身光波的全部信息(物光的振幅与相位),因此相片是立体的。另外,由于全息照相不用透镜,所以又叫“无透镜照相”,或通称为“波前再现”。
由于全息照相记录了物体三维空间的全部信息,产生的形象是极其逼真的,因此照片是立体的。人们对着一幅全息照片,不仅能看到照片中景物的正面,偏一下头,还能看到片中景物的侧面,甚至景物的背面也能看到。比如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躲在假山的后面,你把这个生动活泼的场面拍成一张全息照片,你从正面看这张照片,只见假山不见人,可是侧过头一看,就可以看见躲藏的人了。
全息照片有许多不同于普通照片的特点,而其中一大特点就是照片上的每一小部分都能再现整个图像。如果一张全息照片损坏了,只残存下几小块碎片,其中任何一小块碎片仍然可以使整个立体图像还原出来。这就是全息照片上的每一个点都受到被摄物体所有部分的光的作用,因此它的每一个点都储存着整个被摄物体的全部信息。
就像普通照相发展成电影一样,全息照相这一崭新的照相技术一出现,立刻使人们联想到能否把它应用到电影中来,建立以全息照相技术为基础的崭新的电影——全息电影。这种全息电影将是很逼真的,并且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席上看全息电影,就像在剧场的不同位置看舞台演出似的,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全息电影还只有情节简单、只能放映几分钟的拷贝。年轻的全息电影正处在发展、研究和试验之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肯定会看到情节复杂,引人入胜的全息电影。
宽银幕电影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矩形尺寸的设计,如房屋的窗户,书籍等等的尺寸比例,哪种尺寸比例最为匀称、好看呢?数学上有一种比例称为“黄金分割”,也就是1∶0.618,对于长方形长与宽的比,采用这种比例,视觉效果好,令人感到特别舒服。普通银幕电影的画面就是按黄金分割比例确定的尺寸,画幅的宽与高之比是4∶3(约1∶0.6),这个标准已使用了很多年,大家也习惯称这种银幕为标准银幕。
宽银幕电影是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的新型电影,它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像。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用这种特殊镜头拍摄的景物都发生了变形。比如,一位胖子演员拍摄放映后就变成了瘦子,为保护原样的真实性,放映时采用同样原理的变形镜头把影片放映到银幕上,就可以把景物正常地还原,瘦子又变成胖子了。
随着电声技术的发展,宽银幕电影在扩展画面范围的同时,又与多路还音立体声相结合,使影片中各种不同的声音从观众的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立体地传播出来,这就更加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和表现力,立体声加强了宽画幅的临场感。因此,也有人称这种电影为宽银幕立体声电影。
遮幅电影
遮幅电影也被称之为“假宽银幕电影”。也许有人不太清楚,在拍摄宽银幕影片的时候,需要采用特殊的变形压缩镜头,将景物横向压缩成又瘦又长的变形形象。放映时,再使用反向压缩的变形放映镜头,将原来横向压缩的影像重新按比例横向拉长。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开阔视野、真实感较强的宽银幕电影了。
为了改变和省略繁琐的光学变形原理的摄影和放映,在普通35厘米画面尺寸的基础上,上、下各遮掉了一块,形成宽的效果。这样画面虽然损失了不重要的一块边缘部分,但在扩大银幕还原尺寸之后,宽银幕效果出现了,故简便、适用。它省略了用变形光学系统进行摄影和放映,拍摄这种影片时,只需通过普通的电影摄影镜头拍摄,在摄影机镜头前加一个限框,使普通银幕的画幅上下边各遮去一部分,从而造成画幅比例的变更,放映时只需降低放映机普通片门孔的高度,使银幕的宽高比例达到我国规定采用遮幅电影银幕的宽高比例1∶1.66,这样就能收到宽银幕电影的效果。近年来,由于电影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机运动幅度的增大,人们深感普通银幕在拍摄大场面时视野不够开阔,而一般宽银幕在拍摄近景和人物特写时又不如普通银幕理想,故而找到了这种兼有两种银幕优点的银幕比例。
在20世纪50年代,遮幅电影就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我国也拍摄了不少遮幅式影片,如《杨乃武与小白菜》,在这部影片中,遮去的部分留在画面下边,用于打印唱词字幕。接下来,又相继拍摄了《青春》《小花》《天云山传奇》《沙鸥》《孔雀公主》《小街》《燕归来》《长江》等一批遮幅式影片,都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会展现给观众独特的视觉效果。在银幕深处有一列快速奔驰的列车朝你开来,它会由小到大,由远而近,震耳欲聋的汽笛,这使一些观众会情不自禁地捂住了双眼,甚至叫出声来。火车开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这就是立体电影。
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电影工作者根据人们的双眼视觉原理,用两个并列的镜头,对同一个物体同时摄取两个影像。人的两只眼睛左右位置不同,观看同一景物时两眼所得的影像也略有差异,如果将这种差异叠合,就会使看到的实景实物产生立体感。将拍得的略呈偏差的影像同时放映在银幕上,观众只要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使视网膜上感受到同样景象的两个图样叠合起来,便形成了立体的视觉。
看立体电影的时候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就是切忌侧着脸或歪着头。因为你戴的偏光眼镜两块偏光玻璃的偏振光轴,同两台放映机镜头的偏振光轴相同,你的眼睛位置不正就会影响立体观赏效果。还有一点,看立体电影如距离银幕近,景物真实性就强,变形小,但纵深感、立体感差一些;反之,坐得离银幕远一点,景物的纵深和立体感好一些,但失真和变形也就厉害一些。
目前,我国放映的立体影片有《魔术师的奇遇》《黄浦江畔》等。观众看一场立体电影,头要坚持不动也确实够累的,因而在放映这种立体电影的剧场里,座椅的靠背应该高一些,以便观众的头部有个依托。
观看立体电影,眼睛非常容易疲劳,所以,每场一般只能放映40分钟左右。因为有这个限制,很多题材就不适合立体电影来表现。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立体电影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有,60-70年代曾风靡一时。由于需要戴偏光镜才能观看,观众容易产生头晕和疲劳,所以难以推广,一些技术问题还有待解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出现一种全新的更完善的立体电影。
白昼电影
平时我们看电影总是要到电影院,露天看电影,也得等到夜幕降临才能开始。但是,白昼电影却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即便在太阳底下,人们也可以照样看电影。
我们知道,电影的放映离不开放映机、光源、银幕和拷贝,白昼电影的放映机和拷贝同其他种类的电影没有区别。白昼电影的银幕,比普通银幕小,一般只有一两米宽。在银幕前装有遮檐或暗框,以保证所映画面具有足够的明亮反差。银幕旁边有一块可以转动的平面镜,放映时,把放映机放在银幕右侧,使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反射到银幕上。也有使用透视银幕、短焦距镜头以及反光镜等装置,从银幕背面放映的。
白昼电影放映机的光的强度是可以调节的。如果日光很强,放映的光线可以相应地亮一些,如果是阴天,放映的光线就可以相应地暗一些,它在夜间也同样可以放映。
人们在日光下的视觉比在黑暗中要敏锐,观看白昼电影,能够更清楚地看清画面,另外白昼电影是在露天放映,所以通风卫生条件好,有益于观众的身体健康。
白昼电影尤其适用于部队、山区、农村、边疆放映。它不需要专门的电影院,能在操场、田间和地头随时放映,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环幕电影
环幕电影是一种新形式电影,它是受宽银幕电影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当宽银幕电影诞生以后,人们自然会想到,银幕到底宽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呢?宽银幕尽可能向左右两边延伸,直至连成一个幕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环形的电影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