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新课程百科知识——中国武术史话
33520100000008

第8章 拳术流派(4)

练习醉拳应达到神传意达,手敏眼捷,步碎灵活,刚柔并济,动静有致,形神兼备。醉拳在外形上东倒西歪,醉形逼真,但要求做到拳谚所说的“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摇摆等动作中,处处暗含着闪、展、腾、挪、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等武术的技击要点。醉拳对腰腿的柔韧性、关节的灵活性、内脏的功能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要求都较高,而且通过表演能给人一种挺拔、轻盈、潇洒的感觉。醉拳一直被列为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在历次武术盛会上这个项目深受人们欢迎。

醉拳是用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寓藏武术进攻与防守技术为一体的象形拳术。其特点是快速多变,出奇制敌。并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倍受习武者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

醉拳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仅醉拳套路即分为“醉八仙”“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及“鲁智深醉打山门”等等。现在流传较广的醉拳大体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术实用性;一类是现代醉拳套路,实出跌扑滚翻,醉形醉态的表现性。醉拳看似前仰后合,左歪右斜,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毫无规矩可言。实则不然,武术讲求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在醉拳中也不例外。倘若没有武术规矩,其又真正成了醉汉,又何处谈为武术功夫?醉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严守醉拳规矩的,其飘逸、洒脱的动作是经过长期刻苦训练,而体现的高度熟练化而已。

醉拳的手型主要是:拳(四平拳、端杯拳)、掌(柳叶掌、自然掌)、勾(五指勾)及指(洒瓶指)。手法主要有点“掐、扣、冲、劈、砸、推、摔、砍、捅”等。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提膝步等。步法有上步、退步、提步、落步、碎步、出步、碾转步、插步、盖步、旋转步、梅花步及随形步。腿法主要有弹、蹬、踹、勾、缠、绞、挂、扫、截等。肘法有盘、顶、挑、摆、砸等。膝法有顶、撞、跪、格等。此外,醉拳的眼法、劲法、身法及桩法也颇有讲究。

醉拳的武功套路造型多为半倾半斜,似倒非倒,以倒取势。常在重心失势间变化动作,来防御对方,攻击对方。醉拳身法常以来、合、外、降、拧、转、旋、摆和前俯、后仰等变换。劲力上通过站、带、缠、弹等体现出如痴如醉、狂放不羁的风格。醉拳利用掀脚拨跟来表现踉跄醉态,并施展挨、撞、挤、靠等肩、胸、背、胯的技击方法。醉拳还有“上盘百枝摇,中盘如铜鼓,下盘似生根”的说法。眼法讲求迷惑对方,主要有视、瞧、瞄、瞟、痴、乜等。桩功分为静桩和动桩等两种。静桩又有开立桩,马步桩,提膝法;动桩有拧转桩、晃摆桩等。桩功最大特点是要求脚跟拨离地面,脚掌着地。

从形态上,醉拳主要可分为斟酒、初饮、微醉、颠狂醉、烂醉及醒酒等几种醉形、醉态。醉拳有不少是跌扑滚翻动作,如扑虎、栽碑、头翻、侧空翻、后空翻、摔盘,双飞爷与跌、旋子转体360度、金绞剪、鲤鱼打挺、乌龙绞柱等。

醉拳的技击特点是用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并在技击中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步法身变,刚柔相济,形神合一,意气相配,克敌制胜。实战战术讲求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等。

醉拳要学好练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首先要有良好的武术基本功和身体素质,再有要结合醉拳本身特点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练,形成一个滚动良性循环;学习——训练——提高的轨迹。

梅花桩

梅花桩全名叫干枝五势梅花桩,也叫梅花拳,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它的练功讲究内外结合,内外兼练,形神合一,它的动作大方舒展,刚柔并济,动静有致,徐疾中节,无论形神皆有独特风格。

曾听梅花桩前辈老师讲,过去梅花桩不管是练功,还是技击,都在桩上进行。在长方形的拳场上,按照套路,每步一桩,约栽桩百根,最低桩为三尺三寸,随着习武人功夫的不断增长,桩子也慢慢加高。

梅花桩基本套路之中分桩步与行步。桩步的基本姿势有五个,即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合称之为桩步五势,为静止的拳势,是练全身之力和全身之气的主要方法。桩步五势左右对称练习,宛如盛开的双瓣梅花。而行步则以三法为主,即扎法、摆法、撤法,这三法是练习忽进忽退,忽上忽下,行东就西,形左实右,灵活多变,使敌如坠入五里雾中而不能辨其方向的步法,它宛如梅花桩的干枝。行步三法桩步法五所谓巧妙地联系起来,交臂出现,动静相间,故得名干枝五势梅花桩。

因为时代的变迁,栽桩的花费太大,渐渐由桩上改为地上练习。但它仍然保持了原有套路的风格和招法,故又有“落地干枝五势梅花桩”之称。后来又由第八代祖师旅从富由梅花大架练法改为梅花小架练法,所以目前民间流传的梅花桩拳中有大架梅花拳和小架梅花拳之分。

民间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一年四季中春为首。梅花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朵,真是“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意思是梅花拳种历史悠久,经过了风风雨雨,战严寒傲风雪,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拳种。又因梅花有五个梅瓣,梅花拳有五个基本拳势: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故得名五势梅花拳。

梅花桩拳法技击分成上、中、下三部分,称之为上、中、下三盘。上盘刁、拿、锁、带、勾、搂、刨、打、崩、挑、劈、砸;中盘沾粘、连、随、吸、卸、柔、化、推、托、领、带、辗、转、扭、蹭、换、膀、挤、靠、偎、身、例、打;下盘踢、点、截、撞、钩、挂、踩、蹁、跌、扑、滚、翻、前后扫镗,左右撑拔等待。此种功夫打的是“一身之法”,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在技击中起作用。

梅花桩不但有精妙的技击三盘招法,在与人交手时还特别讲究身法和步法。梅花桩特有的步法叫做“八方步”,又名交手闪路战技巧,俗称导虚之法,有“大八方”“中八方”和“小八方”三种。“小八方”脚步动时落三点,“中八方”脚步动时落五点,而“大八方”为乱点,也叫群步。练会“大八方”与人交手搏击之时已无暄形运步,能根据技击时的需要,步随身换,脚随手出,皆随意而用,随势而用,见机而行。

梅花桩基本上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练功。初步练功时称作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练功以抻筋拔骨、踢腿、弯腰为主,以加强初学者的柔韧性;第二个阶段即练习梅花桩拳法的基本套路、基本功法。梅花桩基本套路称为“拉架子”,通过“拉架子”阶段可迅速增长习武者的功力、耐力、灵敏和速度,强健其体魄,增长习武者的协调性,初步达到六合;三个阶段叫“打成”阶段,此时按照师傅规定的动作和编排,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对打练习。如两个对打练习的“成拳对打十大手”“成拳对打十小手”“头手五打”“六种胯打”“十种连环腿击对练”“六把总拿套路”……为以后实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个练习阶段从击打对方相互“喂拳”中,体会出发力的时机,用力的顺序,招法使用,身体各部手、眼、身、法、步的配合等等。这个阶段使用各种招法时,进招换势中力求做到正、顺、圆、满、够这五个字。“正”即指姿势正确,位置准确。“顺”即劲力通顺,劲力合一。“圆”讲的是变化灵活,变化不断,一波未平一波起。“满”即精气饱满。“够”是位置尺寸要够。也就是要求习武者姿势峥嵘,劲力通顺,变化圆活,气势弘浓;第四个阶段梅花桩拳称它为“打赢拳”。打赢拳时交手双方已经抛开了一定的编排,已无一定的规程和拳势,到了随屈就伸,见缝插针,见空按豆,随心所欲的程度。但是它仍然是只限两个人之间的击打格斗;第五个阶段为“功拳阶段”或“宁拳”阶段。这时候技击不仅不限打斗的招法,而且也不限打斗的人数和时间。二人击一人,三人击一人,或是更多的人围在一起呈混战状态,上打下踢,左旋右转,若翻江倒海。相搏中能够取胜者,才能说他真正掌握了梅花桩中的真功夫,师傅才认其学艺上身。

梅花拳法在过去是以家传形式在民间流行的,轻易不外露。直到明末清初时才在我国山东、河北、河南一带显露头角。梅花桩是老拳种之一,它的功法是内外兼练的。它要求做到外要练形,内要练气,以达到形气合一,内外一体终至浑元一气的程度才算武功修成。练形,梅花桩拳称为练“表”,也就是指人体表皮的、有形的、表面的、形态的修炼。外形正确后继续不间断的演练,练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能气随意发,力随气使,刚柔相济,一气贯串的程度,则可谓“内丹”养成。

梅花桩拳中器械的练法也非常多,以棋盘大枪为主帅,春秋大刀为先锋。除刀、枪、剑、戟、斧、钺、钩、钗以外,还有许多人所罕见的器械。如镗耙、燕翅镗、拦马橛、提戟、文棒、五虎神钩、沉香拐、流星拐、九环禅杖方便铲、南阳钗、梅花坤棍、风火轮等等。可谓长短杂陈,奇正并有。梅花桩拳兵器中即有单练,也有对练,对打的套路很多,如空手夺匕、空手夺枪、空手夺刀、双匕首对花枪、单刀拐对花枪、双刀对枪、双拐对枪、镗钗对大刀、五虎神钩对扎、对劈剑、沉香拐对花枪、对劈双拐等等,而且还有许多暗器奇技如“飞蝗石子、神箭、低头弩、飞抓梅花锁、梅花针、梅花镖等。由于时代进化,这方面的技艺已练者稀少了。

梅花桩拳有众多兵器,演练时也多为左右对称,左右活靶,朴实大方,动静之间,招无空去,意无空回,挑刺腾挪,潇洒自如。许多绝妙的器械招法,过去多成为梅花桩拳前辈保家卫国,遇敌交手的看家本领。

北京的梅花桩拳是由着名武术家韩其昌老师传下来,在北京已整整繁衍了四代。1984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其后,河南、河北、广东、西安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