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绿色能源
33514500000019

第19章 绿色能源——节约生活中的点滴(3)

其次,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大排量机动车的使用。机动车的生产和使用导致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对机动车的污染防治尤为重要,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严格的排放标准,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另外,因为植物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截留粉尘、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等功能,国家现在大面积的范围内种植植物。除此之外,还调整产业结构,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及污染大、耗能高的产业,加快结构型调整,予以关停或转迁,以减少污染物总量排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减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样很好的减轻了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成成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消除废物的产生,减少污染废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第三,在防治土壤污染方面,主要进行生物防治。土壤污染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而被净化掉,研究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净化能力。此外,某些鼠类和蚯蚓对一些农药也有降解作用。目前,应用微生物和其它生物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尚需进一步探索。

而且还注意施用化学抑制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剂,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镉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碱性炉灰等,可以使活性镉转化为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等难溶物,改良效果显著。因为重金属大部分为亲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绿肥、稻草等,在旱地上施用适量的硫化钠、石硫合剂等有利于重金属生成难溶的硫化物。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变耕作制,水旱轮作。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类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改变耕作制,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由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地球上生命进化的大部分时间里,物种的灭绝速度和形成速度大致上是相等的,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控制力的不断加强,这种平衡正在被打破,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开发需求逐年增多,生物多样性无论是在生态系统上,还是在物种和遗传基因的水平上都在不断遭受破坏。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中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自然保护区这样的字样,自然保护区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自然保护地”等。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物资源,以及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其意义在于保留自然本底,它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中应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贮备物种,它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科研、教育基地,它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各种生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教育实验的场所;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它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我国的植物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目前我国植物园保存的高等植物大约有20000余种。另外我国还建成许多大型动物园,这些动物园在珍稀动物的保护和繁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避免了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的灭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讲求“低碳生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家园。

宣传推广环保意识

几百万年来,人类经过了对自然的顶礼膜拜和被迫依附于自然的漫长历史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终于逐渐掌握了征服自然的方法,成了自然的主宰,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然而就在人类津津乐道于对自然环境征服的同时,自然也开始反戈一击,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沙尘暴、龙卷风、干旱、洪涝、地震、海啸、泥石流……一次次的自然灾害给人类以无情的打击,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地球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境的保护,并大力宣传推广环保意识。

比如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到不燃放烟花爆竹。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以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烟花爆竹,曾经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喜庆之物。但是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产生大量烟尘,产生很多垃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选择更文明的形式欢庆节日,进而建设起全面的绿色文明。

再有就是纸张用完正面可以用反面。曾经有人预言,电脑的使用将把纸张淘汰,但事实却正好相反,随着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的普及,纸张的用量开始变得有增无减。虽然纸张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废纸的再生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弃物。我们都知道,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资源流动的速度。将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1倍,相当于减少了一半的废物。双面使用纸张,使纸张的使用量减少一半,当然也就减少了一半的废纸产出。

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一点就是大力提倡绿色出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人们出行的方式很多,但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乘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和步行是最为环保的出行方式。提倡步行、使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对保护环境是大有好处的,同时自行车因其健身、休闲、环保等优势,作为物美价廉的交通工具,也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出于对空气污染、交通堵塞、二氧化碳排放和土地缺乏等的担心,以及在今后几年面临的粮食短缺的严峻形势,自行车将因其环保健身的优势再次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特别是当距离不是很远,或时间不是很紧的情况下,骑自行车或步行除有利于环保外,更有利于身心的康健和调适。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这次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并且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了世界环境日。除此以外,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在于人类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且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宣传口号。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关系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它给人类的生存方向和生活方式上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略。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保护地球环境方面,除了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成果外,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还取得了其他许多重要成果。

除此之外,全球都各自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环保运动。比如说“罗马俱乐部”。1968年4月,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十几个国家的三十多名代表齐聚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林赛科学院,召开关于研究人类生存问题的首次国际性讨论会议。这次会后,与会各国成立了一个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罗马俱乐部”。这个组织陆续发表了一些对世界舆论产生广泛影响的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目前,“罗马俱乐部”的会员已达到100多位,来自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7年2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会上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并发表了《东京宣言》。这份报告是受联合国第三十八届大会委托,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下,集中世界上最优秀的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专家,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后完成的。报告系统地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和行动建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于1992年6月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共有180多个国家出席了会议。该会议通过并签署了5个文件:《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1年6月18日,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探讨了国际社会在确立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合作准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通过了《北京宣言》。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其中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

议定书是《公约》的补充,它与《公约》的最主要区别是《公约》鼓励发达国家减排,而议定书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

议定书需要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之后,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议定书于2005年2月生效,截至2009年12月,已有184个《公约》缔约方签署,但美国布什政府于2001年3月宣布退出,美国也是目前唯一游离于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议定书建立了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例,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证明的减少排放量”。

地球是宇宙间的奇迹,她孕育了生命,同时她也是脆弱的,经不起我们对她的破坏。当前环境与发展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环境问题早被认为是当代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和善待自然,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开始,认认真真地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