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手做实验丛书--力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33503300000010

第10章 动量与功能实验的操作与改进设计(1)

一个力学实验题的设计和解答

问题

在实验室里置有天平、各种木块、各种直尺和量角器,如何利用这些简单的仪器来测量一颗从枪膛里射出的子弹的速度,说明理论根据(原理),并画出简单示意图。

分析

这个题目没有数据,只有条件,看起来似乎很难。其实,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题目,只不过在此换了“面貌”而已。

题目中告诉有天平,显然这是用来称质量的;各种直尺和量角器是用来量度的;那么木块干什么用呢?联系到这个题目的主要目的是要测量子弹的速度,由此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论:

由于子弹的速度太大,不能用上述的仪器进行直接测量;既然不能直接测量,必须借助其他物体把子弹速度降下来,进行间接测量,利用物体间的相互碰撞原理,使子弹与木块发生碰撞——尤以完全非弹性碰撞为最佳,这样就可使速度降下来,从而达到间接测量的首要目的。

到此为止,可以认为思维是完全正确的,已经找到了通往答案的道路。

解题

考虑在理想情况下,子弹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于是有:

m子V子=(m子+m木)V(1)式中V子是待测的子弹速度,V是碰后子弹留在木块中一起运动的瞬时速度。

通过这一步骤,把子弹的速度降下来了,接下去应该如何进行间接测量呢?下面是三种较好的方法:

(1)利用“冲击摆测定弹丸速度”的方法,找一根适当长的细线和一木块组成一个冲击摆,如图1所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木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2(m子+m木)V2=(m子+m木)gh(2)式中h是子弹和木块共同运动的最大高度,在实验中一般测定悬线的最大偏角θ,则h=l(1-cosθ)(3)其中L是细线和木块组成的冲击摆的摆长。

由(1)(2)(3)三式可得V子=m子+m木m子2gh=m子+m木m子2gL(1-cosθ)由此式可算得子弹的速度。

(2)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来测定子弹的速度。让木块放在高为h的桌子边缘,如图2所示,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后,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与木块一起作平抛运动,于是有:

L=Vt(4)h=12gt2(5)式中L是可以测定的水平距离,t是木块离开桌子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

由(1)(4)(5)三式可得:

V子=m子+m木m子g2h·L同样可以算得子弹的速度。

(3)利用动能定理或牛顿定律来测定子弹的速度。如图3所示。

a利用动能定理有FS=△Ek=0-12(m子+m木)V2(6)对于木块和子弹所组成的系统中,F=f阻=-μ(m子+m木)g(7)μ是滑动摩擦系数,负号表示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S是子弹打入木块后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

由(1)(6)(7)三式可得:

V子=m子+m木m子2μgsb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m子+m木)a(8)且f=f阻=-μ(m子+m木)g(9)负号表示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再根据运动学公式:

V12-V02=2as(10)其中:V0=V,V=0由上述(1)(8)(9)(10)四式,可得V子=m子+m木m子2μgsa和b两种做法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应该知道滑动摩擦系数,如不知道,则应该去测定,这样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是把问题复杂了,这在实验上是不可取的,不过作为一种方法来讲是可以的。所以,最好采用图1和图2的方法,尤以图2方法最佳。

讨论

前面已经讲过,由于子弹的速度太大才不能直接测量,所以必须首先要让子弹与木块碰撞,使速度降下来,为了方便,子弹与木块的最佳碰撞方式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如木块质量很大,二者的共同速度很小,测量的误差较大,将不利于测量。如木块质量很小,碰撞后,可以说速度降下很小,这样也不利于测量。为此,必须选取适当质量的木块,这是在实验时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假如要测定的子弹速度比较小,比如玩具手枪的子弹速度,那么就显得比较简单了,可以进行直接测量。测量的方法就是运用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下面是步骤:

将玩具手枪置于一定高h处水平发射子弹;用尺子(最好是卷尺)量出枪口离地的高度h和子弹的水平射程L;则L=V0th=12gt2得V0=g2h·L这样就测定了子弹的速度。

改滑轮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随着初中物理教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历经了“口述实验”-“板演实验”-“演示实验”三个阶段,成功、有趣的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已无需论述,但教材中诸如“密度”、“滑轮”、“浮动”、“电阻”等几节的课堂演示实验,由于能见度较差或趣味性不强,使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使实验效果不佳。故此,我们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在与教材配套的实验器材足够的情况下,尝试了把“演示实验”教学推进到“学生探索性实验”的教学。

这里我们仅以初中《物理第一册》“滑轮”一节教学为例,介绍了把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的全过程。

铺垫、准备(时间:5分钟)(1)复习杠杆知识,引出并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自学教材的前两个自然段,与此同时以每4人为一组分发下列实验器材:滑轮、弹簧秤、钩码、铁架台、白色细线、直尺。

(3)要求学生观察滑轮的结构。

(4)提问:滑轮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5)板书:滑轮的结构特点。

“学生探索性实验”之一:研究定滑轮(时间:10分钟)(1)要把滑轮作定滑轮使用,并用细线绕过定滑轮按第158页图13-9甲连结好重物(钩码)和弹簧秤。

(2)出示小黑板,板书待研究的问题:①手作用的动力F与重物阻力G的大小关系②动力端移动距离s和重物移动高度h的大小关系③动力作用方向与重物移动方向的关系。

(3)待学生针对上述3个问题实验完毕后,提问以上这3个问题,由学生们讨论得出结论。

(4)板书并板画:定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学生探索性实验”之二:研究动滑轮(时间:10分钟)(1)把滑轮作为动滑轮使用,按第158页图13-9乙连结好钩码和弹簧秤。

(2)教学活动同上。

(3)板书并板画: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4)追问:①定、动滑轮的支点位置有何不同?

②定、动滑轮各有哪些优、缺点?

(5)指出:正是因为定、动滑轮各自的优缺点正好相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都采用它们的组合——滑轮组。

“学生探索性实验”之三:研究滑动组(时间15分钟)(1)要求学生按教材第159页图13-14甲、乙图示方法线装滑轮组。

(2)出示小黑板另一面上写的研究问题:①动力F和总重G的大小关系②这种组装绳子的起端应固定在何处?此时,最后一段绳子是否有效?它的有效段数是奇数还是偶数?③动力端移动距离s和重物移动距离h大小的关系?④这种组装有什么好处?

(3)待学生实验完毕后,提问以上这4个问题,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4)板书并板画:使用滑轮组的好处及这种组装的图示绕法。

(5)追问:若要求省更多的力,应如何绕制滑轮组?由学生讨论再经老师引导得出解决方法。

(6)板书并板画:省更多力的滑轮组的绕制特点和图示绕法。

小结(略)综上所述,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探索性实验”为教学活动的主线,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无趣为有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实验数量太少之遗憾。既增强了学生动手、观察和探索实验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经验公式指导学生组装滑轮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给定的条件下组装滑轮组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困难,我们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公式,现介绍如下。

公式若用m动表示动滑轮的个数,则有:

1(动滑轮取值)n=m动×2+1(动滑轮取值)0(定滑轮取值)并规定:

(1)当绳的起点在定滑轮的小钩上时,没用动滑轮的小钩,“+”号后取“0”,这时绳子的段数n为偶数。

(2)当绳的起点在动滑轮的小钩上时,用了动滑轮的小钩,“+”号后取“1”,这时绳子的段数n则为奇数。

结论:

(1)在n为偶数中,绳的起点必在定滑轮上。若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向下,则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个数相等;若拉力的方向向上,则动滑轮的个数比定滑轮多一个。

(2)n在为奇数中,绳的起点必定在动滑轮上。若拉力方向向下,则动滑轮比定滑轮的个数少一个;若拉力方向向上,则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个数相等。

在滑轮组中,如果已知绳的段数n,求滑轮组的具体绕法,学生总是无从下手,若弄清以上公式和绳的自由端拉力方向,就可以很快画出来。例如:n=4,偶数绳的起点在定滑轮上,则:m动=4-22=1。若拉力向下,动滑轮与定滑轮个数相等;若拉力向上,动滑轮个数比定滑轮个数多一个。n=5时,奇数绳的起点在动滑轮上,则:m动=5-12=2。若拉力向下,动滑轮个数比定滑轮的个数少一个;若拉力向上,动滑轮与定滑轮个数相等。

绳子的段数n还可以这样来求:动滑轮上绳与小钩的接点加上绳与轮的切点数,即为绳的段数n。

重力作功跟路径无关的实验演示

实验设计的思路是,让物体从一定高度沿某一路径下落,与完全浸没在水中的浮子碰撞,使浮子下沉一定距离。由于浮子所受浮力是恒定的,因而就可以用它下沉的最大距离来显示物体克服浮力所作的功。这个功正是来源于物体下落时重力对它作的功,从而间接地显示了重力的功。如果物体从同一高度处沿不同路径降落到同一地点与浮子发生作用,观察到浮子下沉的最大深度相同,也就证实了重力作功跟路径无关的结论。

考虑到在重物与浮子碰撞时有机械能的损失,浮子下沉过程中还要克服水的阻力做功,所以,浮子克服浮力作的功不完全等于重力对重物所作的功。但是,从理论上我们已经知道,从同一高度处沿不同光滑轨道降落到同一地点,物体速度的大小是相等的,因而上述两项机械能损耗应该是相同的,在比较实验结果时可以不考虑(当然,在演示时这一点不必提出来向学生说明),并不影响演示要揭示的目的。建议把浮子做成流线型,并在下落物体与浮子碰撞时,用软垫加以缓冲,物体的质量不要过大,降落的高度适度,等等,采取这些措施后,上述两项机械能损失可以显着地减小,与克服浮力做的功相比,在演示实验要求的准确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