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们的价值观:初中年级读本
33474000000003

第3章 民主

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就是为民做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起源于西方,即民主选举、议会政治。五四时期,现代民主政治理念传入中国,并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德先生。从此以后,民主运动风起云涌。经历过封建专制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人,为了争取民主、实现民主,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孙中山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人民民主就是我们始终高扬的旗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民自主决定命运的序幕。邓小平同志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为完善人民民主作出了有益探索。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制、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民主的最大特色。民主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但从来就没有现成的模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总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传统,来选择自己的道路。民主无止境,我国的民主政治也还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唯有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会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毛泽东

1945年,黄炎培以国民政府参政员的身份到访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黄炎培和毛泽东有过一次深谈,这次谈话促使他从延安回来后撰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延安归来》。在书中,他回忆了他和毛泽东的这段谈话,就是关于“国家兴衰周期率”。

毛泽东问:“任之先生,这几天通过你的所见所闻,感觉如何?”

黄炎培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高兴地说:“这话是对的,只有把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个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个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通过在延安的参观考察,黄炎培一行看到了希望,对共产党及其领袖更了解、更信任了。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1949年10月1日,黄炎培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当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黄炎培的心情是万分激动的。他把激情即席抒发为一首题为《天安门》的诗,热烈地歌颂了党和革命人民的丰功伟绩。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黄炎培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由于建设新中国的共同历史使命,毛泽东与黄炎培的联系更加密切,特别是书信往来频繁。他们在这些书信中,交流思想,共商国策,互敬互勉。毛泽东给黄炎培的信,总是以“任之先生”、“黄任老”或是“黄副总理”相称,可见毛泽东的谦逊品格以及他对黄炎培的深厚情谊和尊敬。

黄炎培与毛泽东的这段关于民主的对话,史称“窑洞对”,被后人引用为关于政权建设的经典之谈。

人大会上的一张反对票

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发展民主,必须与一定社会的具体条件结合起来。

—江泽民

“我反对。”

1988年3月28日,全国人大台湾代表团黄顺兴代表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表决中公开投反对票,这是人大会议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张反对票,这打破了人大会议表决几十年来全票一致通过的历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隔着一湾海峡,国家没有统一。但全国人大依然有台湾省的名额,其代表一般从生活在大陆的台湾籍人士中产生。这位投下反对票的黄顺兴,其来历还真是不一般。他曾经是台东县县长,并连任两届台湾地区立法机关的“立法委员”。一人能分别担任两岸立法机构的“立法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这恐怕还真难找出第二个人了。

1964年,他出任第五届台东县县长,被人称为“平民县长”,经常下水田与农民一起劳动,走访山地,为原住民请命。1972年当选增额“立法委员”,1975年竞选连任。他积极支持爱国统一运动,被台湾爱国人士视为在政界支持统一的一面大旗。1985年10月经日本前来中国大陆定居。

站在话筒前,大声说“我反对”的黄顺兴代表,被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这个短暂瞬间。当场表达不同意见的“异动”,让其他所有人始料未及。黄顺兴发言完毕,沉静的会场掌声四起。

如今,黄顺兴老人已经离世,那张被放大的照片,曾经长久地悬挂在他的家中。第一张反对票的出现,见证着中国的民主进程,也彰显着代表、委员的勇气和职责。

今天,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和政协委员会上,持不同意见、投反对票已不是新闻;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也不再只听听领导讲话,举举手;人们对代表、委员的要求,也从荣誉变为责任。

如果仅仅是举举手、投投票,不必千里迢迢到北京开会。代表和委员是受选民所托,来监督政府行使权力。他们有责任对看不懂的预算报告说“不”,有权否决不合理的投资项目,有底气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和质疑,有义务约束公权力。

两会上,没有官员代表委员和平民代表委员的区别,大家都在平等地行使权力,谁也不用对谁屈尊俯就。参政权、监督权的落实,不只是法律上的明文规定,更有赖于每个代表、委员去行使。有权不用就是失职,“好好代表”和“充数委员”,都是对人民的不负责。

公推直选“致富官”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

“下面我郑重宣布:老书记陈建新再次以高票当选书记!”

2014年5月20日上午11时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漠川乡庄子村党总支委的换届公推直选中,新的党总支书记宣告产生。

5月20日上午,两名书记正式候选人上台演讲,向全体党员讲述自己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勤政为民的施政策略。

“如果我竞选成功,我将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搞好科学种养技术培训,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争取早日摘掉庄子贫困村的帽子……”候选人陈建新侃侃而谈。

候选人李祖林在演讲中说道:“如果当选书记,我将抢抓机遇,奋力工作,争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庄子村经过近一个月的规范操作,终于选举产生新一任村党总支部书记。

“谁适合当我们的领头羊,我就选谁。近年来,陈建新带领群众种植提子500多亩、‘三木’药材等经济作物1000多亩,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我当然选陈建新当书记!”党员陈福荣说。

3年来,该村党总支部争取资金316万多元,对3个自然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水泥硬化道路5公里,建起村委新办公楼、庄子小学师生宿舍楼和食堂。庄子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完成6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工程……

党员文荣良感慨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庄子村总支委有陈建新这样一个为群众服务的带头人!”

在直选副书记时,经过紧张、激烈的3轮竞选,党员蒋廷贵最终当选副书记,党员李祖林、张征标、李天明当选为总支委员。党员和群众对选举结果非常满意,认为他们就是贫困村选出的“致富官”。

庄子村新一届党总支委成员个个都是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陈建新近年种植提子、“三木”药材等70多亩;副书记蒋廷贵及其他3位总支委成员,有的办厂搞货运,有的规模种植提子做生意,有的当医生,年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这就是群众把选票投给他们的主要原因。

党员主动参与公推直选的积极性是历年来最高的。80岁的老党员王元保行动不便,仍主动要求乡干部派车接他到现场投票。党员龙持兴在柳州打工,也专程赶回家投票。60岁的党员阳秀英当日中午要到外地喝喜酒,亲戚催打了20多个电话,她坚持投完所有职位的选票才坐班车离开。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支书,一面旗帜。兴安县漠川乡庄子村党总支委在县委组织部和乡党委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合理合法、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尊重民意”的原则,开展公推直选工作,创新了公开透明、演讲答辩、党员与群众共同推举的新办法,充分行使了党员和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

一、活动名称:“民主就在我身边”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的:让学生从最常见、最简单的事入手,通过参与、比较、讨论等形式,学习过民主生活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参加民主活动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

1.举办一次班级干部选举活动。老师列出班级干部职位表,有意向的同学可进行参选,每位参选同学准备一段简短的竞选宣言,然后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意愿匿名投票。最后,随意抽取同学统票,根据票数多少确定班级干部。

2.开展“我是参与者”大讨论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参与集体活动、集体事务的权利与义务和参与的各种途径的具体讨论中,学会民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