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和洱海之间的风景绝对不同于你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所熟悉的那般。洱海是画中才有的高原湖泊,倘若要为它寻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描摹一番的话,只有“明媚”二字;然而如此二字又如何能道尽这里的风景独好?所以,洱海的存在,对于人们描写风景的语汇和修辞法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高原的太阳赋得这片水域以无限光感,在碧蓝蓝的一片沧浪之上,水拍云崖暖,而风势却烈烈生寒。颠扑的水浪在视界里渐行渐远渐无穷,最终,在尽头飘着一线白云的地方接入高天,颜色却是水天一色的蓝,蓝得发亮,亮得能让人看见希望和未来美好事物的影子,清清楚楚。
点苍山那最适合为水作屏障、为风景作边框的山脉,翠得让人心生爱怜。“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这是古人写点苍山同洱海相依的韵致的句子。有些时候,跌宕的浪涛在我们的视线里面,几乎要越过那些低低矮矮的山的堤防,从而滚滚流落于世间去了。但,这终是臆想,山脉却因此染上了海子的水色。它承着阳光的一面流露出茂盛的植物的远观印象,而背阴的一面却以其神秘而深刻的色调吸引着我们去为之想象:从那里延续开去的世界是不是就是天堂?—既然,翩翩的彩云是从那里无心地飘荡过来的。
作为城池的大理,又称“叶榆”,或者“紫城”。尽管居于边关,但它并不是一个乏历史可陈的城市。这座“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池,从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业有1 200年的建造历史,唐、宋年间一直都是云南的政治和经济的中心。现有的大理古城遗迹是明洪武年间在旧有的阳苴咩城址上拓展来的,在光绪年又经过重新修葺。城门以西、北、东、南的顺序分别叫做苍山、三塔、洱海和双鹤,前三者的意义似乎很明确,叫做苍山的面朝苍山,叫三塔的门对南诏三塔,叫洱海的则坐拥洱海,而双鹤则取何意解?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洱海在它刚刚形成的时候,整个大理还是一片茂密的丛林,这片丛林的后面有什么样的土地,当时的人们一无所知。一天,人们跟随着一双往来于西洱河边上的白鹤来到了这片开阔平坦的沃土,人们遂得以在这里安顿下来,建立自己的生活和城池。所以,大理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鹤拓”。而南门正是用来纪念那双神明一般的鸟儿,或者也为了明确一下这座城从无到有的历史。
大理的茶和茶文化是白族人可以啜饮的骄傲,有名的就是三道茶,曰苦茶、甜茶、回味茶。三道茶并不是白族人发明的物事,而是源于唐时期茶文化得到的那一次历史性的发扬。三道茶进入大理后,得到了很好的潜研和改进。这或者也跟大理事佛的气氛有关。僧人和修士在坐道谈禅的时候不免口渴,而佛教徒又是最擅长于从无味里面寻清欢的人群,他们的琢磨和尝验最终为大理的三道茶留下了不绝的良好口碑。苦而后甘,最终在回忆里混成五味杂陈的一盏,这不也就是人生么?喝三道茶,品人生真味。
大理人对花的热爱到了偏执的地步,或者就差以此鬻口了。“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如此的居家习惯下,又焉不得“香风满道,芳气袭人”?在大理人的院墙下,种着血红的宝珠山茶和朴素繁茂的杜鹃,每每开花时节,花枝满院又岂能为一墙所牢笼?于是便一齐探出头来,将一条街巷连缀作花道,绚烂得让人无暇关注这其中的每一朵,只觉满目异彩,似乎连空中都漂浮明灭着花团锦簇的一片。二月朝花节,是大理最美的季节,整个大理在这个时候被放置花篮里面。大理人的语言里面,美丽的姑娘也被叫做“金花”。
在大理,在苍山洱海间吃茶看花,你来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