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无事生非》和《第十二夜》是作者喜剧成熟时期的作品,风格近似,人们称之为“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喜剧创作的高峰。其中尤以《无事生非》与《第十二夜》成就最高。
《无事生非》里有两起恋爱故事,一是克劳狄奥和希罗,另一是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前者虽然是故事主线,后者作为陪衬,但实际上前者在剧中并未占有重要地位。克劳狄奥和希罗的结合基本是悲剧性的,而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则是高度喜剧性的人物,他们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是让人忍俊不禁的;道格培里和弗吉斯的守夜及审讯场面,则又近于滑稽戏了,是对官老爷们的愚蠢和装腔作势的尖刻嘲讽。剧本基本由这三部分组成,它的多样性和富于变化是戏剧结构的一大特点。
《第十二夜》写于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个时期所写下的最后一个喜剧,是向愉快、欢乐告别的喜剧,也是莎士比亚成就最高的一部喜剧。无论在情节的生动性,结构的完整性,人物的典型性,以及反映出的时代生活气息和艺术技巧都是突出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喜剧的艺术天才和风格。
《第十二夜》描写了西巴斯辛和薇奥拉一对孪生兄妹在海上航行遇险,彼此分离,先后流落到伊利里亚的故事。薇奥拉从船长嘴里得知这儿的统治者是奥西诺公爵,他正在向一位伯爵小姐奥丽维娅求爱,但却遭到了小姐的拒绝。于是薇奥拉拿定主意,女扮男装,化名为西萨里奥,前去投奔奥西诺公爵,以后,她就作为爱情的使者,奔跑于奥西诺和奥丽维娅之间,从而引起了一场复杂的爱情纠纷。
薇奥拉和奥丽维娅这一对青年女子的形象,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那种忘我无私、坚贞不渝的性格,是在为争取人格的独立、幸福的权利,以及富有人情味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斗争中形成的。
《第十二夜》的成功,除了那些迷人的富有诗意的女主人公外,还给我们塑造了令人难忘的马伏里奥的形象。马伏里奥在被人愚弄中的种种表演,令人开心捧腹,实际是一幕小小的人生悲剧。他为了飞黄腾达,青云直上,大做黄粱美梦,然而事实上却成为众人的笑柄,遭到难堪的侮辱,更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进入了人家的圈套,反而越来越得意,居然在和小姐谈话时,眉目传情,心花怒放起来了。莎士比亚在揭露人的内心的隐秘和灵魂深处的细致活动方面,是那样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第十二夜》充满了时代生活气息。作品从西巴斯辛兄妹航海的遭遇中描绘出人们在茫茫的海洋上,顶着巨浪,去探索世界的画面,表现了摆脱封建压迫,从宗教及神道思想的种种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热爱生活、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
《哈姆雷特》
1601年~1608年是莎士比亚生活与创作都得到提高的时期,伦敦已有了他的住所,而且,他还用闲钱在家乡斯特拉福购买了上好的土地和一些房产,这是以备他老年之用的。莎士比亚虽然使他的家庭兴旺了起来,但却始终没有把因穷困典当出去的他母亲的土地赎回。他的父母于1601年和1608年先后去世。1607年,他的长女苏姗娜嫁给一位剑桥毕业的知名医生约翰·霍尔博士。苏姗娜只生了一个女孩,名叫伊丽莎白,身体很不健康。谁能料想到,伊丽莎白死前,竟让人把在斯特拉福的老屋子里的所有木材和书籍统统烧毁,这真是一次历史上的文物浩劫,给后人研究莎士比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此时国内正处在动荡时期,伊丽莎白统治即将结束,而詹姆斯一世政权还未牢固,贵族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激化,政治斗争如火如荼,封建君主专制反动势力加强,旧世界的邪恶势力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社会生活大大逆转了,正义的、进步的力量受到了压抑,广大的人民群众陷入了苦难的深渊。面对人民的贫困和社会上的不公平,莎士比亚乐观的心情没有了,特别是艾塞克斯事件给他的刺激很大。1601年,莎士比亚的两位好友,艾塞克斯勋爵和骚桑顿勋爵,立志改革,发动叛乱,结果因势单力薄而宣告失败。艾塞克斯被送上绞刑架,骚桑顿被投入了塔狱,这个莎士比亚曾寄以希望的集团被粉碎了,使得他的理想也跟着幻灭了,他既感到悲哀绝望,又感到无比愤怒,这直接造成了莎士比亚大量悲剧的问世。
莎士比亚的悲剧给我们描绘了整个时代的波澜壮阔的生活图景,从国家的动荡不安到社会的风貌、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人们之间的种种关系,以及各种力量的千变万化,在悲剧里都有着深刻的形象的反映。悲剧展示了广阔的人生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可以听到强者的咆哮、弱者的呻吟、胜者的欢呼、败者的哀鸣。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人生观,冲进了悲剧世界,卷入了斗争的漩涡。这种斗争,也就是作者对人生的刻画,对现实的体会,对灵魂的剖析。
莎士比亚悲剧的冲突场面宏大,斗争针锋相对,参加的双方人数众多,矛盾尖锐复杂,情节错综曲折,场面惊心动魄,在戏剧史里,再没有比这更震撼人心,或者更悲惨的东西了。他把戏剧的紧张场面拉紧到极限,使人物显露出他们的真实性格。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在冲突大于外在冲突。主人公的最后命运,常常出现在第五幕的可怕场景,人们谓之为“死床”。所有莎士比亚的悲剧没有一个主人公在终场时活了下来,如果主人公免于一死,不管他生前遭受到多大的苦难,就莎士比亚的意义来说,那就不是悲剧了。有价值的人被毁了,卑污小人也毁了,同是毁灭,但善却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正义和美德也留芳百世,而邪恶却失掉了人心,遗臭万年。
这段时期,一般被称为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即悲剧时期。《哈姆雷特》创作于1601年,是莎士比亚这个时期所写的第一部悲剧。这部悲剧的诞生不仅标志着作家思想的深刻发展和艺术的高度完善,也给世界文学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主人公哈姆雷特有着最复杂的性格。他是最有社会理想和人文主义色彩的青年。他的正直的父亲被暗害,母亲被霸占,王位被篡夺,爱人被离间发疯后致死。一切打击,一切不幸,都先后落到他的身上。但哈姆雷特并没有被灾难所压倒,在个人的不幸中,他觉悟到这是整个社会的不幸,是不合理的社会造成了不合理的人生。他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世界就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从而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和反社会、反人类的恶势力进行生死的斗争。把个人遭遇和整个人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哈姆雷特这个不朽典型的最大思想意义。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主客观的原因,哈姆雷特只能是道义上的胜利者,而不可能在生活中取得事实上的胜利。最后,他不仅与敌人同归于尽,而且,家庭、爱情、事业也全都遭到毁灭,就连自己的祖国也名存实亡,政权落入外人之手,这当然是人类生活中最大的悲剧。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精品,是他悲剧作品的里程碑。自《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创作了一系列经典悲剧,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大悲剧”。每一部悲剧都有着自己特殊优越之处,在某一方面,可能这个悲剧胜过另一悲剧,但是在性格的深刻方面,心理的刻画方面,反映生活的本质方面,以及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方面,没有一个悲剧能与《哈姆雷特》相匹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也是世界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永恒的艺术生命
1608至1612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个时期。莎士比亚后期的作品从风格上与前期作品迥然不同,它脱离了现实生活,有一定的传奇性质。所以在文学批评中,一向把它们叫作“传奇剧”。它们把我们从阴暗愁惨的血腥的悲剧现实中,一下带到阳光灿烂、春光明媚的天地里来。作者又恢复了年轻时活泼愉快的心情,精雕细琢地描写他心中的理想世界,人间又充满着美好、和谐和幸福,然而,这一世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一变化,正反映了作者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可弥合的距离,也就是人文主义者所无法解决的生活中尖锐复杂的矛盾,社会性质决定了他们在残酷的阶级斗争面前无能为力,只得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化为奇妙幻境中的空中楼阁,在幻想中寄托自己的希望,给人类的远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通过《暴风雨》中米兰达的口,对这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赞叹说:
《暴风雨》中出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幻想的世界,有着魔术般的魅力,但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它并“不是隐没在某种没有内容的形式或者某种没有形式的内容里面,而是出现在轮廓异常鲜明,外表十分确定的形式和形象之中”。它的幻想并不是海阔天空,而是牢牢扎根在人间。从它的象征意义和寓言性质来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普洛斯彼罗并不是什么法师、魔术家,而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科学家。他的所谓的法术,也不过是他的研究所得,是他的知识、学问,对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掌握而已。
《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的收山之作,在收场诗里表现出来,他向观众告别,明确表示要退出舞台,要求给他“以自由”,让他“重返故乡”安度晚年。在这最后一部作品里,他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做了总结,如同写下自己的遗嘱似的。在他的时代里,生活被不合理的制度歪曲了,人们的灵魂受到了腐蚀,受到了创伤,好人受气,坏人得逞,但他希望这只是历史过程中一场短短的噩梦而已。“暴风雨”的轰响将惊醒这可怕的噩梦,“暴风雨”将冲刷这污浊的大地,“暴风雨”将带来一个新鲜的、干净的、美好的世界,莎士比亚衷心希望年轻一代,要以米兰和腓迪南为榜样,争取创造一个全新的美好的世界,使自己和他人过上幸福的日子。
算计起来莎士比亚总共在戏院度过了25年的时光,1612年,他回到了故乡斯特拉福颐养天年,未过上几年清静的生活,他的最后时刻就意想不到地到来了。他在1616年3月间写遗嘱时,“健康和记忆还很不错”。在遗嘱中他把财产分赠给亲友,当然在斯特拉福和伦敦的大部分财产都归于苏珊娜。遗嘱中规定把家中第二个最好的床给他的孀妇哈雪薇,对这点很多人怀疑是不是莎士比亚对他妻子的嘲弄,或者关系不好,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正是他对她的爱的表示,因为这第二张好床是他们结婚时用的床。至于第一张最好最大的床,有的说是给苏珊娜夫妇留着,也有的说,像在他这样人的家里,习惯上是把最好的床留给客人用的。如果把它遗赠给自己的妻子,那不就把她看作外人了?遗嘱里还提到他的剧团的伙伴们:“约翰·海明、理查·倍伯奇和亨利·康德尔,一人26镑8便士,给他们每人买一枚戒指。”在遗嘱中他还写上“希望和坚定地相信,我的灵魂将被派为永恒生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他的生命将是不朽的。1616年4月23日,正是他第52个生日那天,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福镇与世长辞。
他的坟墓被安排在教堂里圣坛下面一个显眼的地方,这倒不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是因为他对当地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对可悲命运有几分讥刺意味的是,竖在他坟墓上的一块宽大的石碑——现在是访问这个小教堂的千千万万人的崇拜目标——刻着如下的碑文:
好朋友,请你看在耶稣情面,
不要挖掘安葬在这里的尸骨!
我诅咒,动我尸骨者受天谴,
我祝福,不动我墓者天赐福。
在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的墓碑上面,这拙劣的诗文,无疑是为了警告某些愚蠢的教堂司事们,唯恐他们挖空这个坟墓,把这个光荣的地方腾给出价更高的人。据说为保证永不移动,莎士比亚除了用这一诅咒外,还采取了深葬在地下17英尺处的实际措施。
这一拙劣碑文,是莎士比亚本人的意愿,还是命运开的玩笑,抑或是不幸而言中?他曾通过哈姆雷特的口说过这样的话:“宁可在死后得到一首恶劣的墓铭,也不要在生前受他们(戏子)一场刻毒的讥讽。”它还给几百年后带来了误解和麻烦,有些人真想打开他的坟墓,看一看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共有2首长诗、4首杂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7个剧本。如果把过去有争议而现在通过科学手段证明确是他写的《托玛斯·摩尔》也算进去,那就是38个剧本了,这是人类一笔最可宝贵的财富。但是在他生前,虽然受到人们欢迎,而作为演员作家,却并未享受到多大荣誉。死后,他一直沉睡了150多年,默默无闻。18世纪中叶,才有人去凭吊他,那是由于著名演员加里克提倡的结果。到这时,也只有少数学者开始对他进行研究。几乎又沉默了一个世纪,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对他狂热起来,他才成为最伟大的剧作家、大文豪、大诗人。而世界性的一门热门科学——莎学,也由此形成。可是与这幸运的同时,却又产生了一种不幸,盛名之下,引起不少人对他的怀疑、否定,甚至贬辱。但这些只不过是学者们的无聊的谬说,耸人听闻而已。面对这些无聊的言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给予了最严厉的回击,保全了莎士比亚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与骄傲,按大戏剧家本·琼生的话说,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