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33442500000030

第30章 “互联课堂”带来全新体验(3)

第三是教学策略的转变。“互联课堂”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策略,可以综合应用各种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如协作式教学,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教学;例如,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在《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体现,学生在电脑课件中输入分子和分母,随即表示分数的图形出现,学生在交互中进行探究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位置的表示》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魔灯(Moodle)平台将数字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在平台上通过网页资源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材料,通过论坛增进学生的互动,把几何画板文件链接至平台上,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还可利用魔灯平台强大的测验功能及时反馈学习的成果。

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例如在《真分数与假分数》一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专题学习工具,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演示,学生输入分子和分母,随即表示分数的图形出现。教师可提问:“通过输入分子、分母,你发现图形是怎样变化的?”从而揭示真分数和假分数之间的关系。因此围绕数字化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所展开的数学活动和传授式教学活动不一样,信息技术不是教师教的工具,而是学生学的工具,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

总之,只有在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策略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方式才会逐渐改变。目前,“互联课堂”实践中的根本矛盾是教师飞速革新的教学理念和极度匮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之间的矛盾。任重而道远,需上下而求索。

金一鸣

互动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作用

1.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回答了“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如何以学定教?”等教学问题。教师通过丰富的资源库以及强大的软件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互动技术的动态性、交互性特点,有效地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途径互动。借助白板,学生可以操作演示,随意组合,验证结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

互联网和反馈技术的功能,能及时呈现学习成果、反馈出学习效果,在即时反馈与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4)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互动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让学生动口、动手,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学习。

2.优化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促进教学理念更新

通过课题的学习与实践,丰富了教师的理论基础,教师们能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改进互动技术使用的效果,提高了与学科整合的水平,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2)提升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网络资源,在白板与互联网的支持下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方式,改善了教学评价,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用图表、动画、工具等,灵活地展示动态的教学变化,使技术真正成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

(3)锤炼教学应变的机智

互动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为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智慧生成提供了可能性。互动技术让教师轻松自如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够灵活地应对突发的课堂事件,教学随需进行,随变跟进,思维在交流互动中碰撞,灵感不断闪现,实现“优教促学”的作用。

郁玉红

我成了课堂上的“配角”

嘉定区实验小学参加“互联创未来”项目已近两个年头。在此期间,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投影等架构起的“互联课堂”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由此让这样的“互联课堂”呈现出它的价值所在。

我校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和实践,以及它带给教师和学生的效果和感受,让我对电子白板有了新的认识。在从教之前,我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认识和运用只局限于大学时的微格小课堂,对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则知之甚少。我校的电子白板已成为每个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之一。较于一般的PPT和flash教学,电子白板在教学使用过程中更加灵活和便捷,能随意移动、旋转和临时调用其他素材及教具。电子白板是把教师在讲台与黑板之间来回操作的过程简化成在投影上操作电脑,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电子白板不仅让教师教学更加灵活,而且让学生觉得课堂更加有趣。在利用电子白板的课上,有不少机会可以让学生去操作白板。如此一来,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方式更加多样化,课堂更加灵动。交互式电子白板就犹如一块连接电脑又能随意在上面简单操作和调用资源的多动能电子“黑板”。

除此以外,在利用戴尔小电脑的课堂上,我看到了比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与教师间更好的互动。在《圆的初步认识》课上,利用小电脑对学生做题情况的及时反馈让教师对课堂效果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对错误情况及时纠正。而在《真分数和假分数》课上,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探究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而且教师成为课堂上的“配角”。由此,我深刻感受到“互联课堂”带来的不仅是对教学工具的革新,而且也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严桑桑

这是勇敢的尝试与探索

计算机与网络的诞生,使得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互联网,我们更容易得到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人际关系,这也越来越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家校互动的出现,更加紧密地连接了教师、学生、家长,教师与家长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前几年的教师博客的诞生,使得教育信息化一下子发展了起来。如今,互联网已经延伸到课堂当中来,而“互联课堂”的实践,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一场教育界的革命正在进行。

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作为“互联课堂”的先行者,已经率先将这项技术成功地运用到了课堂。通过几节课的旁听,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项技术所带来的变化与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最传统的课堂模式就是教授与聆听。教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讲并回答问题,课程较为枯燥。而后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渐渐进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来丰富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刺激,但无法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如今的“互联课堂”,真正做到学生人手一台小电脑,每个人都能有实践操作反馈的机会。

以英语课堂为例,教师教授生词与句型时,并不是让学生反复跟读,而是利用一个单词进行操作演示,随后让学生戴上耳机自己点击学习,随后进行反馈。教师的角色正在从原先的领导者逐渐转变为帮助者,即只是告诉学生大致的学习方法与探究内容,而剩下的整个探究过程与结果反馈则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控。教师的教再也不是传统的含义,教师教的不再是知识点,而是自主学习的方法。

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的学习方式同样不同以往。他们拥有更自由地探索空间,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被填鸭”到主动获取知识,不仅能够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也能更好地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互联网上丰富的课外知识,使得学生所学的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他们获取的知识不会再与时代脱节。他们完全可以学习到当今社会最新的英语词汇与句型。

总之,尽管“互联课堂”真正走入每一所学校走进每一个课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们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挑战,“互联课堂”也将面临更多新的课题。但是我相信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尝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与探索。“互联课堂”引领课堂教与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专项课题的效果是显著的,对于未来教学模式的走向,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李诗雯

教师、学生和课堂都转变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转型,我校作为信息技术的特色学校,为课堂转型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经过一年多的“互联课堂”实践,从老师到学生,再到课堂都发生了很多转变。

老师发生的转变:

1.观念转变,由嫌麻烦、排斥到欣然接受、乐意尝试。

2.教学方式转变,不再局限地用传统方式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授式教学,而是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3.角色转变,教师由主导者和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引导者、帮助者。

学生发生的转变:

1.以前学生是被动地记住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在“互联课堂”的背景下,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培养,他们拥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他们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并加以总结概括。

2.小组合作学校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传统教学教的是解题的能力,“互联课堂”“1对1”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灵活性得到逐步提高。

课堂发生的转变:

1.课堂氛围的转变。死气沉沉的被动式学习,变为热闹的探索性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2.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往依靠练习纸、测试等方式,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互联课堂”环境下,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以往的评价方式注重结果,而如今注重过程。

陆悦

坚定了不断教学改革的方向

基于网络的“互联课堂”教学研究在我校展开已有两年,投身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普遍认为,较之传统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随意性和问题设计目的性不强的毛病,现在老师们在“问题设计能力”、“调控教学能力”、“合作教研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思维得到促进,创新能力有了更多的空间发展。

1.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展开探讨解决问题——触发更多问题课外拓展”,这是目前国内外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依从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设计对于学生有意义、能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一直是一个课堂难题。“互联课堂”教学设计要求老师在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仔细揣摩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问题”的意义——学生起点,知识重点、认知难点,学生发展生成点。设计时,教师能钻研教材,想学情,确定起点;然后明目的、设形式,确定教学策略;最后选时机,确定教法。这样,每一个问题都能诱发学生思考、探究,使其主动寻找处理问题的方法。

2.改进了课堂调控驾驭能力

在“互联课堂”上,教师能更方便地了解学情,能从及时反馈中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困惑,及时纠错、调整、改进,很好地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

3.完善了合作教学共享能力

自成立课题组以来,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创设“自觉学、合作学”的氛围,建立和完善每一次校本教研,促使教师之间建立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增强课堂教学改进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每一位老师的课题实践课都建立在“分析教材、独立备课——组内说课、共同讨论——课堂实践、集中探究——网络评议、专家评课——个人反思、经验分享”的基础上,老师们通过互相之间的学习、询问、辩论、切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研讨、共同提高。正是在课题的引领下,不仅教研品质得到了提升,同时教师个人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促进了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通过课题学习和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也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进一步树立教为学服务的理念,精心选择教材、教法,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及时反馈评价,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撰写研究论文。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改进、再设计、再实践,从而提高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能力,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课程采取校内外教学赛课、展示课的形式集中展示阶段成果,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了全校教师教学业务围绕“互联课堂”展开研讨的浓厚氛围;课题组围绕研究主题,健全了两周一次的活动探讨常规制度,强调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子课题,针对具体教学案例谈教学中的感想与困惑,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主动参与研究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引导教师积极撰写专题论文,积极向有关教育杂志投稿,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对教育科研成果实施奖励,鼓励教师多出成果。而将相关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库、课堂教学实录集纳成册,总结提炼出的分学科的教学策略,更是让广大老师坚定了自己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

尹莉娅

从“灌输式教学”到“对话式教学”

自2009年“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实施以来,教师、学生和课堂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首先,“戴尔互联课堂解决方案”帮助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帮助教师由“灌输式教学”逐步转变为“对话式教学”。

1.教师在备课时不是仅关注今天要讲什么,怎样讲。而更多地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并思考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2.教师的教学更民主、开放。从教师“教”为重心转变为学生“学”为重心。从传统“我讲你听”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提炼结论和学法。

3.教学中不仅关注结论是什么,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互相交流和分享。互动方式也由单一的师生互动转变为更多的生生互动。

其次,“互联课堂”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

1.学生喜欢“互联课堂”的教学模式。四(5)班的陈仕琦和任启月同学说,班上的同学都很喜欢“互联课堂”。比如在学春夏秋冬四季英语单词时,老师会通过图片展示四季的变化,还有声音和互动,比以前的学习方式有意思多了。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原本普通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且富有感染力。《搭配》一课结束时,有个男孩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下节课还能继续吗?”学生的感受真切地说明了“互联课堂”的吸引力。

2.在“互联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学会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乐意和伙伴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养成了自主学习、认真倾听和乐于分享等好的学习习惯。

3.在“互联课堂”中,学生不再依赖于老师的讲解,而是更乐于和伙伴合作探究,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