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33413200000026

第26章 《湖光山色》:善良如何面对残酷

写这篇读后感,是在阅读周大新长篇新作《湖光山色》差不多一个月之后,其间又经过了旧历新年的纷乱。回想起来,周大新笔下的人物、故事以及小说意欲表达的主题,仍然清晰地印在脑海里。这让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欣慰。也许正是阅读过程中那么一点特别的印象和思考始终伴随着,让我对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点特别的印象是,周大新是一位善良的小说家。他对自己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命运把握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引发了我对小说创作本身的一点思考,即一个小说家对自己笔下人物的态度,往往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的“狠劲儿”究竟有多大。这种“狠”并没有道义上的评价,但它对理解小说家的价值取向具有特殊的认识作用。尽管这种判断具有一种猜测的意味,但仍然不失其有趣和有效性。

《湖光山色》是一个自然清新的书名,但小说通篇所写的,是一个叫暖暖的农村青年女性的命运,而暖暖的命运又让人看到了一个不断被打破传统秩序的乡村世界发生的悲喜剧。在急剧变化的社会潮流中,个人命运都会被改变。这样的一般性总结显然没有多少新意,不过,我看重《湖光山色》的,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一点,即作家究竟如何处置他笔下人物的命运,透过这样的处置,我们如何增进对小说家用心的理解,探究其写作时的心境。

在周大新笔下,暖暖是他寄予最多温暖、爱意、善良、聪慧的人物,这也决定了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色调。说句实在话,读过太多冷色调的小说之后,周大新充满同情和温暖的小说基调,真的让人备感亲切。小说的中心人物有三个:暖暖和她的丈夫旷开田,还有就是村主任詹石磴。小说的中心故事,是暖暖从城市打工回乡后,借助开发旅游致富,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她在爱情、婚姻和人生命运上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悲喜沉浮的生活让人看到世界秩序的改变给个人命运带来的变化。就人物的性格逻辑而言,暖暖向上的追求和向善的性格始终未变,这是一个寄予了作家乡愁的人物,类似于沈从文《边城》里的翠翠,蕴涵着作家对已成故乡的乡村世界“不可言说的温爱”;而暖暖的丈夫旷开田却随着故事的发展,在情感、性格和道义上发生了根本的逆转;一个纯朴、温和的农村青年,在获得金钱与权力的过程中,不断地迷失自我,最后成为一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村霸。别有意味的是詹石磴,这个无恶不作的“村主任”,一直扮演着暖暖和旷开田事业及家庭幸福的毁灭者形象,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处,权力的丧失和将死的命运使他泯灭的良心发出一丝亮泽,正好同旷开田的道德轨迹形成逆反。

从这样的人物性格和故事走向中,读者似乎可以找寻到作家周大新对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变异的理解。善和恶都不是绝对的,历史会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和道德选择。当传统的秩序被经济、物质冲破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智慧比拼、利益竞争、善恶较量的乡村世界。楚王庄是新时期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这个千年不变的小小村庄,似乎在一夜间被强力改变。深有意味的是,在小说家眼里,秩序的打破一方面改变着人性和传统人际关系,如旷开田和詹石磴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纠葛和轮回往复;另一方面,无论时势如何变化,仍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始终不变,并因大浪淘沙而更加彰显其光泽,暖暖以及始终支持、爱护她的村民们就是明证。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的纠缠中,《湖光山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有主色调,又纷呈着各种杂色的小说世界。可以肯定地说,旷开田和詹石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酷现实,他们使今日的中国乡村拥有了更多的悲喜。而暖暖这个几近完美的人物,究竟是作家一厢情愿的理想,一种善良的愿望,还是令人欣慰的现实存在,这倒是这部小说最微妙的关键环节。的确,面对今天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面对同样色彩纷呈的当代乡村,一个作家想在一部作品中完全把握是十分困难的。但小说从来都是作家敏锐体察、激情书写的产物。其间既有对现实的描摹,也有作家情感的灌注和理想的升华,这种情感倾向和理想愿望只要是通过情节自然流露出来的,它就不失其美好和真实。它们并不一定只是在稀释和缓冲现实的残酷,而是使小说世界变得更加本色澄明。周大新的这部长篇小说让我久久不能释然,印象深刻,也许正是他处理故事的方式令人感动。

周大新关注的焦点显然是乡村社会本身,所以在他的笔下,暖暖、旷开田和詹石磴等形象相对更加丰满和生动,而其他人物,特别是来自城市里的人物,如“谭老伯”、薛传薪等人,在性格和形象上都未给予充分的表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周大新和许多同代的作家一样,对正在变化中的中国乡村,在欣喜中夹杂着眷恋,在观察中追寻着记忆。他要为自己的故乡立言,虽不是宏大的史诗,但却是一部充满真情的心灵蜕变史。这让我又想到沈从文,他在《边城》的题记里说过如下一段话,在我看来也可以比附周大新创作《湖光山色》时的心迹。“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这是作家的用心,透着焦虑和善良,会心的读者一定会与之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