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理乘中巴车去迪庆,这个现在地图上早已被冠名“香格里拉”的地方。当年云南迪庆和四川稻城都与传说中的这个名号闹出过暧昧,最终云南捷足先登,抢得了这个任何广告都难以比拟的最牛名头。中巴车沿着214国道一路往北开,很快金沙江和长江第一湾出现在眼前。经过虎跳峡景区,有不少骑行滇藏公路的逍遥“骑士”,被班车轻松超过,但这些人毫无疑问比坐在车里的我更加有资格称之为“行者”。与这些“骑士”相比,我只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观光客罢了。
之后的一段山路,陡然峻峭了起来,中巴车在一步一步地驶往更高的地界。香格里拉的海拔在3300米左右,这一段能明显感觉到所处高度的大幅度上升。这段路也是整个行程中最漂亮的一部分,沿途到处是藏式民居,玛尼堆和经幡随处可见。一个个高山牧场,此起彼伏。夕阳西下,牛羊正在下山,牧羊人却已不见踪影。带着这样的疑惑,中巴车进入了香格里拉县城。
我住在独克宗古城的青年旅舍。放下行囊,四处溜达。来到古城中心的月光广场上,这里把游客眼球牢牢吸引住的,是一座金黄色的巨型转经筒。据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座转经筒。拾级而上,走进大佛寺。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寺一周,然后走到转经筒前,转动三圈。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诵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上千倍的“六字大明咒”。
据说,这座古城是完全按照佛经中的香格里拉理想国建成的。古城里皆为传统藏式民居,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式民居群之一。但古城里的各色旅游品商店所售物品却令人不敢恭维。与大理相比,你几乎找不到一家独具特色的商铺。有的都是几乎完全雷同的各种工艺礼品、仿名牌冲锋衣、牛肉干之类的商品,不过牦牛肉火锅的美味儿却不是盖的,让我好生在此饕餮了一番。
在去松赞林寺的路上,遇到了三名来自上海的女孩子。其中两名是政治老师,我对她们说去年这个时候我在路上遇到三个不同地方的政治老师,今年遇到你们,指标还差一个。我们结伴去云南地区名头最大的这座藏传寺院,那里的门票早已从30元涨到了85元。你当然可以不进去,在门外拍拍照片啥的。但是最终一时冲动的我,还是买了门票,乘景区大巴来到了寺庙脚下。
有正规门票的好处就是有导游讲解。带领我们的藏族导游扎西小哥口才相当不错,段子一会儿一个。松赞林寺其实也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外形我也没觉得有多像布达拉宫,面积倒是足够大的。对面有一座拉姆央措神湖,湖水看上去就像要干涸了似的,已经被重点保护了起来。由于已经进入雨季,天空一直灰蒙蒙的,让人心情很难亢奋起来。然后几个人拼车去纳帕海草原,来到景区门口发现偌大的草原都被“圈”了起来,要付高额的骑马费用才能走到景色最好的深处去,真是够讨厌的啊!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放弃,没有必要为了一棵大树失掉整片森林。
下午回到古城溜达,在街上闲逛的时候,接到在昆明大脚氏青年旅舍认识的宁波男生小史的电话,他也来香格里拉了。再度相逢,当然挺开心的。晚上一起吃牦牛肉火锅时,开始一起探讨接下来的行程:
“我打算去泸沽湖那边玩玩,正好丽江那边有几个朋友一起去。”对于下一步,小史显然已经胸有成竹。
“你呢?打算继续去德钦,然后进藏么?”他追问我。
“恐怕这一次不去了……虽然机会难得。”我说。
“为……为什么?仅仅是因为雨季么,你怕看不到日照金山啥的?”
“不,不是。说出来,你可能会觉得很好笑。”
“还扭捏啥,哥才不笑你,哈哈!”
“你这不都已经笑了。其实,我……我怀念铁路了。”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说了出来。
“铁路?”
“是的,我喜欢乘火车,看到铁路我的心就荡漾。对了,你知道绿皮火车么?我这次出来,的确抱着尽可能多乘绿皮火车、多走铁路沿线的态度和目的。西南地区的绿皮火车还是挺多的,而且那种山区铁路,即便是一个普通的隧道或者桥梁都能让我热泪盈眶起来。”
“你再说下去,要变演讲了……”
“不好意思,哈哈。我还是挺容易激动的。就是这样,所以我打算不进藏了。虽然滇藏线让我心旷神怡,但我前年走过川藏线。而且,和绿皮火车相比,滇藏线我还可以再来,如果绿皮火车这次不体验的话,下一次来或许就没了。”
“哥们,我懂了,我真不会笑你。我们未来在路上再见吧!”
“嗯,先干了这杯!”
“干!”
第二天傍晚,我搭上了一辆开往攀枝花去的卧铺大巴。我将嗅着铁路的气息,一路奔去。车上似乎没有别的旅行者了,这也很容易猜到,谁会像我一样选择这样一条蹩脚的路线呢?也罢,就算没有人走又怎样?路在我的脚下,我自己走便是。西南铁路的脉搏就在我前方跳动着,我要去触摸她,并且让她同样感受到我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