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在打算跳槽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目标: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饭碗?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更需要学会审时度势。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薪水报酬的高低已经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其地位已经下降到了第二三位,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
孔雀东南飞,跳槽目的要明确
无论是择业也好、跳槽也好都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在跳槽以前你必须权衡利弊、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跳槽?这次跳槽能够达到我的目的吗?
如果是盲目跳槽,不但不容易取得成功,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情绪障碍,反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介绍说,理性跳槽的人一般具有明确的自我发奋的个人定位,并且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和心理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会计人在进行跳槽以前需要明确自己应该寻找什么样的岗位或者职业,而不一定要盲目从众。
从实践经验来看,会计人在第一次跳槽的时候往往是左考虑右考虑,迈不开脚步。通常是既要征求家人的意见,又要请求同事作参谋,有时候还要倾听旁人的看法。但是经过了这“第一次”以后,跳槽就变得非常容易了。最常见的是先斩后奏,跳槽过后了好长时间,同事和家人可能都还不知道。
盲目跳槽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跳槽病”:工作中遇到困难了就跳槽、人际关系紧张了就跳槽、看到了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就跳槽,还有的是莫名其妙的跳槽。总觉得下一个工作才是最好的,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跳槽来得到解决。应该说这样的跳槽带有太多的盲目性,不够理智。
跳槽时机要掌握好
有一位会计人因为找到了一个好单位,便下定决心要跳槽。他在向原单位提出辞职申请以后,便洋洋得意地在一些同事中炫耀自己,显得有些忘乎所以。单位里起初不同意,但是经不住他的再三要求最后只好同意放人。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兄太粗心大意了,接收单位只是主要领导口头上答应过而没有经过集体研究,因而最终没有走成,只好灰溜溜地呆在原单位。这是一起很典型的因为没有找准跳槽时机而弄巧成拙的事例。
由此可见,跳槽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在跳槽以前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些优缺点,到了新单位以后能否更好地扬长避短。与此同时还要恰当的评估工作环境,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看待工作环境。有时候新的工作岗位很适合自己、但是它的工作环境并不理想,有时候则相反,对于这样两种情况一定要考虑到。
之所以建议你花一点时间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分析,是因为跳槽者与失业人员和大学生找工作不同,有的是考虑时间而不必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如果只看到新的岗位及其待遇很诱人,而不管自己是否具有这方面的工作能力,那么奔赴新的岗位以后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实际上反而给自己的事业发展设置了障碍。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原岗位上一边工作一边制定新的个人发展目标,逐渐积累自己的名望、改正已有的缺点、扩大人际脉络,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再一跳成功。
知己知彼,判断自己最需要什么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人们在判断是否接受新的工作时有这样几种标准:
一是选工作最主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工作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单位的好坏、行业是否热门等;
二是选工作最主要的是寻找到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眼下的收入多少是小事,考虑长远发展是大事;
三是选工作最主要就是看薪水高低,至于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以及劳动强度大小则是次要的。
以上几种典型的观念中,单独就某一种来看本身都没有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对工作的认识和他自身的社会层次、世界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
而劳动专家告诉我们,每一份工作都有三个功能:提供一个发挥和提高自身才能的机会;通过和别人一起共事来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提供生存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说,工作其实只是人们争取某种利益的一种途径,通过它能够寻找到那种在自己看来最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罢了。
一般来讲,要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就必须跳槽;但是反过来说,跳槽也并非就一定会越跳越好。这就是说,愿望和结果并不都是一致的。出现这种不一致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对自己不够了解,或者是对职业世界不够了解。
性格决定命运
专家认为,要想跳槽达到理想的彼岸,一定要记住“性格决定命运”的古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也无所谓好与坏,但是却有相应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与之匹配。例如,外向型性格比较适合于与外界广泛接触的职业如推销员、律师、记者等等;内向型性格比较适合于计划性强、相对稳定的职业如研究人员、资料管理、会计人等等。
除此以外,有些岗位喜欢找年轻有冲劲的小伙子来担当;有些岗位则喜欢录用女性来担任如会计、秘书、内勤等等。所以,除了自己的性格要合适以外,还要通过正确的求职渠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企业的规模大小并不重要
有的会计人在跳槽的时候特别青睐大企业,有的则相反,认为在小企业里更加有出息。其实,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在选择企业的时候重点要放在根据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态势来确定不同的择业重心:大型企业选文化、中型企业选行业、小型企业选老板。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型企业普遍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果自己与该企业文化格格不入,那么就很不容易被这个企业所接受,更谈不上融入其中了。从这些企业的角度来看,它们本身也倾向于吸收那些能够迅速理解和适应其企业文化的员工。
对于中型企业来说,企业是否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往往与行业发展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些企业的规模不大不小,它们的发展方向要么就是“大”要么就是“小”。变大变小的主要因素,就可能是该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如果选对了行业,那么个人在其中的事业也就成功了一半。
而对于小型企业而言,不管企业类型是不是私有性质,一般它的老板都是不折不扣的灵魂人物。老板的眼光、能力、管理方式对这个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果要跳槽到小型企业,了解老板的风格和为人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特别是会计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直接为老板服务的,在这一点上尤其显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