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能听到女人们聚在一起谈论婆媳关系,说是谈论,更像是一场批判大会:婆婆啰嗦、婆婆爱管闲事、婆婆溺爱老公、婆婆重男轻女、婆婆不讲卫生等等。批判婆婆之余,女孩子们还不忘把婆婆和亲妈比较一番。
的确,婆婆对待儿媳和女儿就是不同的,很少有婆婆会像亲生妈妈一样宠爱儿媳,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
有位婆婆向邻居抱怨:我那个媳妇真是好吃懒做,这不都睡到中午了,不仅不起床做家事,还叫我儿子把东西拿到房间给她吃,真是太不像话了!
接下来,邻居又问这个婆婆:你女儿日子过得怎样?
婆婆立即笑逐颜开道:女儿过得很幸福呢,女婿不用她做家事,放了假要么出去玩,要么就在家里睡到中午。女婿生怕她饿着,连饭菜都要端到房间给她吃呢!
瞧,在婆婆眼里,媳妇和女儿本身就是有区别的。女儿,是她怀胎十月,辛苦抚养几十年的亲人;儿媳,是儿子选定的生活伴侣,虽然是儿子最亲密的爱人,可与自己却又隔了一层关系,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所以,婆婆或许会努力尝试去接受你,去爱你,但她很难把你真正当做亲生女儿去对待。如果你非要把婆婆与妈妈作对比,那么婆婆必定是败下阵来的那个人。在婆婆面前,你不能像在妈妈面前那样偷懒、撒娇、耍赖,婆婆未必能包容这一切。对于婆婆,你需要爱屋及乌,尊重、孝敬她老人家,但没有必要一定做到亲密无间。有时候,试图过度美化和亲近的尝试,反而会落得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更何况,你也不是没人疼,回到娘家也是女儿,何不把心态放平衡点呢?
如果,你不是婆婆大人的钦点人选
每个婆婆都希望,儿子娶到的女人是个好女人,最好能集漂亮、聪明、能干、孝敬等优点于一身。所以,常能看到准婆婆对准儿媳们指指点点,或者嫌弃准儿媳相貌不好,或者指责准儿媳的工作太差,此外,准儿媳的家境、学历、素质等等,均在婆婆的挑剔之列。倘若你不是婆婆大人的钦点人选,接下来可真要面对一场硬仗了。
某次去南方出差,在飞机上认识了一个名叫林洋的女孩子。她是一家国企职工,个头不高,性格很和善。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很自然随意地就聊到了她那位“麻辣婆婆”。
林洋第一次去婆婆家,就被婆婆投了否定票。在婆婆看来,林洋容貌不够漂亮,个子也不高,和她的宝贝儿子一点都不般配。为这,婆婆没少和儿子闹,可林洋老公吃了秤砣铁了心,拉着林洋就去领了结婚证。事已至此,婆婆也只好接受事实,可对这个儿媳真是“怀恨在心”。结婚以后,婆婆常故意刁难林洋,只要林洋迈进婆家门,那就得包揽内外所有家务,耳朵里也别想听到一句好话。林洋对此不言不语,凡是婆婆吩咐的她坚决执行,努力扮演着受气小媳妇的角色。
婆婆此举受到全家上下一致指责,不仅林洋老公,就连公公、小姑都看不下去,时常为林洋抱不平,这更让婆婆觉得颜面尽失。一次,林洋老公为媳妇鸣不平,婆婆面子可挂不住了,正欲发作时,林洋却主动站了出来训了老公几句,反倒和婆婆站在了一条战线上,极力维护着婆婆在家庭里的权威。婆婆终于有了台阶可下,对这个小个头的儿媳也生出了几许好感。这以后,林洋再接再厉,不仅帮助婆婆树立了万古长青的太后地位,还把照顾老公的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她要让婆婆知道,虽然她不是婆婆的钦定人选,可她能合着婆婆的心意照顾好她的宝贝儿子,她能让老公过上最幸福的日子。如今,这个刁蛮婆婆已经接纳了这个儿媳,甚至认为林洋就是那个最佳儿媳人选。
看来,即便婆婆最初不中意你,只要你始终如一地尊重敬她、孝敬她,打动她并非难事。多谅解婆婆的小脾气,谁叫你“抢”走了她含辛茹苦几十年养大的儿子呢?更何况,这个儿子为了和你结婚甚至不惜和亲妈翻脸,这真让老人家伤透了心。所以,在结婚这一关大获全胜的媳妇们也应该保有度量,不要因为过往的事情斤斤计较,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是人的心理在起作用,放下心里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用真诚和智慧都可以化解你和婆婆的矛盾。
倘若婆婆不喜欢你,你可以努力练就一副“厚脸皮”,主动靠上前去拉拢关系,尝试和婆婆多聊天多沟通。每一个老年人都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籍,书里有幸福,也有坎坷辛酸,老人们很愿意与人分享这些过往。当你把婆婆的记忆大门轻轻开启的时候,在她絮絮叨叨的回忆中,你们之间的关系也能迅速升温。平时,也尽量把婆婆当做朋友一样看待,这样既可以赢得婆婆的信任,又可以建立起密切的婆媳关系。
要想博得婆婆欢心,老公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儿子是婆婆的心头肉,不管你和自己丈夫之间的关系如何亲密,在婆婆面前都要注意营造老公的权威。记住,不要在婆婆面前对丈夫颐指气使,因为此时你丈夫不仅是你丈夫,更是你婆婆的儿子。你若能做出一副贤惠模样,婆婆心里会很高兴。
三岁一代沟,你与婆婆之间有几道沟?
如今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三岁一代沟”。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原本要相差十几、二十几岁才会出现的代沟问题缩短至三岁。两个相差三岁的人,在看问题的角度、生活方式等方面就会出现差异。
相差三岁就有一道代沟,这要是认真算起来,婆媳之间至少得差上七八九道代沟了。
婆媳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都与这许多道代沟有关,包括消费方式、饮食偏好习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而且,婆媳之间不仅会有代沟,还可能存在地域差异,譬如上海婆婆接纳东北儿媳,或者东北婆婆接纳上海儿媳,都得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磨合。磨合,是婆媳之间不同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进行交流、冲突,直至包容、认同的过程。
但是,在传统的婆媳关系中,无论是婆婆、儿媳还是儿子都很注重家庭意识,认为大家应该融入对方的生活,在生活方式上也该尽量整齐划一。正因为如此,常有婆婆或者媳妇尝试改变对方的生活方式,也或者时刻觉得对方在否定自己,因此内心里生出几许不满。不满堆积得多了,自然就演化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
其实,婆媳之间观念无需追求一致,每种观念的存在都有其历史背景,都是合理的。所以,不要依赖自身认识去判断对方的对错,更不要力图抹平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别,而应在保留自己边界的前提下,保持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过于追求一致的婆媳关系反而很危险。所以,对于婆媳来说,求同存异就是最好的相处法则。
好男人愿做双面胶,左面老婆,右面老妈
良好的“婆媳关系”,需要由婆婆、媳妇、儿子三个人共同经营,可不仅仅只是婆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婆媳之间有矛盾,儿子就可以担任“外交官”,充分发挥其协调功能,帮助调和婆媳之间的关系。
不过要记住,外交官可不是传声筒。
现实生活中,婆婆有了烦恼常会找找儿子诉说;媳妇受了委屈,当然也要向丈夫倾吐。这种时候,儿子可不要把这些不满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另一方,那样犹如火上浇油,会使矛盾加剧。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聪明的老公会把这些抱怨的话留在自己肚子里,并从中寻找真正的矛盾所在。
当然,并不是所有男人都有这般聪明。
有些男人认为对父母必须绝对顺从,认为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大男子主义,母亲会更满意,有利于家庭团结。实际上,男人简单地以“尽孝”为由,一味纵容母亲,打压妻子,婆婆看到连儿子都不尊重不爱儿媳,自然也会看轻她,这种“看轻”会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所体现,最终会成为“婆媳大战”的助威声。如果你偏巧遇到这种老公,一定要好好开导他。倘若儿子不吝于在婆婆面前对妻子体现爱和呵护,婆婆也会重视妻子在儿子心中的特殊地位,对儿媳态度言语上都会比较有分寸,这样家庭反而矛盾会反而减少。
当然,在母亲面前爱护妻子,也要有个度。小夫妻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更多共同点,夫妻观点的一致性往往要超过母子观点的一致性。倘若儿子过分亲近媳妇、偏袒媳妇,婆婆就会产生“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心态,她们不会怨恨儿子,反而会迁怒儿媳,认为是儿媳夺走了儿子对自己的感情。这个种时候,儿子“外交官”应该适当向后退,俗话说得好,“儿子尽孝不如媳妇尽孝”,当婆婆被儿子冷落时,给媳妇更多向婆婆示好、尽孝的机会,对于缓解婆媳矛盾更为有利。
距离产生美——保持距离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一个女孩在电话里向我抱怨,后悔自己太过乐观,竟主动把婆婆接来同住。原本,小两口结婚半年来,婆婆对她颇为满意。女孩认为自己性格大大咧咧,凡事很少钻牛角尖,再加上婆婆喜欢,与婆婆同住应该能相处融洽。哪知道,婆婆搬来仅仅半个月,就开始抱怨媳妇的不是了。
“这儿媳妇真是没心没肺!我跟她说的话,她从来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于是,婆婆对儿媳越看越不顺眼,当初的优点如今也成了难以忍受的缺点、恶习。幸亏还是小姑及时把婆婆接走,这场刚刚开始的硝烟才算逐渐散去。
其实,这种故事很常见,当婆媳之间没有了那段安全距离,很多问题都会涌现出来。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人“贵远贱近”,其实岂止是文人,是人皆是如此。而且,这个“贵远贱近”还有个众人皆知的说法——距离产生美。
这话很有道理,人和人距离太近,看得太清楚自然瑕疵皆见,而且对于身边的人,大家也喜欢拿来和其他人作比较,比优劣、比高下、比正误,这一比难免有就会相形见绌的地方。相比之下,距离远一些的人,由于隔着空间或时间无法作比较,况且远观一切都是模糊的,模糊则唯见光辉,自然就成了香饽饽了。
所以,婆媳之间应保持一段安全距离,这样你们才会对彼此怀有好感。如果必须住在一起,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就要学会客随主便,无论是婆婆住在媳妇家,还是媳妇来到婆婆家,都要抱有边界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该不该和婆婆同住?
在绝对100婚恋网上,我曾经针对80后会员发起过一项调查:
问题1:结婚后你会跟父母一起住吗?
针对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如下:61.31%的人选择“不会”;23.42%的人选择“没想好,看情况”;15.26%的选择“会,很愿意和他们一起住”。
问题2:如果父母坚持和你一起住,你怎么办?
45.28%的人选择“想其他的办法,委婉处理”;37.45%的人选择“搬到一起住,慢慢妥协忍耐”;9.12%的人打算“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答应”。
问题3:不能与父母同住的原因是什么?
45%的人选择“生活习惯不同”;36.5%的人选择“不方便”;9%的人选择“房子小”;9.5%的人选择“其他”。
从婚恋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条件许可,年轻人婚后更应该与父母分开居住,保持自己小家庭内部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家庭是一个系统,父母的家庭和年轻人自己的小家庭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如果没有边界地掺杂在一起,很容易引起系统间的混乱。最常见的问题是:父亲是原来系统中的中心人物,而儿子理应是新系统中的一家之主,两个系统混在一起,到底谁应该掌握决策权呢?
正确的家庭模式应该是:如果父母选择和孩子同住,需要接受由孩子担任一家之主。这样,孩子可以继续在很多事情上表示对父母的尊重,但是在家庭成员如何相处及互动方面,作决定的人是孩子。否则,两个系统有着各自的中心人物、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在强调各自系统的独立性的情况下混杂在一起,就势必会发生冲突。
如果你婚后确实需要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事先和老公一起去了解和学习相关的事情,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