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拆掉心里的墙:20岁从“心”开始的人生经营课
33327300000003

第3章 拆掉学业心障之墙:成功从心开始(2)

只要你记着“我是大学新生”,你就会看到你所遇到的所谓“新的更大的问题”,其实是每一个大学新生都会遇到的,是很平常的事情。于是,你的心也就会沉静下来,你的生命就回归了自然状态。于是,慢慢地你就会重新找回自己,找回自信。这样,你学习起来就进入了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你的生活也就一样会充满希望。许多美好的期望和憧憬本身不是坏事,但是,不能心太急,我们都离不开时间老人的帮助。只要你不再心太急,相信时间老人会帮助你创造新的成功。

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

心路迷障:感到了一种深深地失落

我是您曾经帮助过的女孩。感谢您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了我关怀,给了我希望,使我成功地走进了重点大学的校门。正当我准备给您报喜的时候,我又陷入了迷茫。于是,又给您报忧了。

面对大学里新的生活环境,我感到了孤独和彷徨。进入大学,我不再是老师心中的宠生,不再是同学们心中的佼佼者,我忽然变成了一个平凡的大学生。这让我感到了一种深深地失落,我真的很难过。

入学后的军训,我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身体,是很有收获的。但是,教官的打分让我很难过。我不会搞什么关系,与教官接触不多,所以给我打了一个很平常的分数。教官给那些与他们关系不错的学生却都打了高分。我在高中的时候,一直成绩很好,一下子得了这么一个分数,我觉得很难接受。难道大学里就没有公平了吗?我现在真的很彷徨。您说,面对这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我该怎样度过?请您再一次给我指点迷津!

心理透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走进大学,这样的一件大喜事,你却没有找到欣喜的感觉,以致只能在你报忧的来信中才知道这样的喜讯。马老师发现你真是一个很会和自己过不去的女孩!

你的迷茫何在?在于一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人的自我定位总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中学的校园里,你曾经是个宠儿。当然,那里面有你的汗水和心血。但是,在那众星捧月的日子里,你逐渐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自我认知,你不能想象会有人比你更强,更棒,更优秀。但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当你刚刚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之后,在新的群体中那个“明月”的位置未必一定要属于你,未必大家还要对你众星捧月。于是,你“成了一个平凡的大学生”,你感到真是太残酷了,一时之间谁也难于接受这样的现实。可是,现实并不因为你不接受它就为你而改变。假如,你再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你会更难以再当那个众星托捧的“明月”了。不是吗?归根到底一句话:由于你对所处群体的变化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所以你感到了失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至于你说的军训的得分,也难说一定是教官不公,更说不上大学里就没有了不公。这很可能就是你难于接受不再是宠儿的一种感觉。不难想象,面对随后的文化课,你也未必一定还如在中学那样是佼佼者。怎么好简单地归因于学校的不公呢?

人对自己面临的生活情境的归因,大致不外是外归因或内归因。你感到大学里没有了公平,就是一种外归因。马老师知道不是你故意如此,而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心理自我防卫。因为这样的归因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暂时地减轻内心的焦虑,以免陷入更大的痛苦。但是,这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心灵跨越:接受自己的平凡

所以你首先要看到,自己的确在一个新的群体中并非佼佼者,至少目前不是。这样你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以图日后的发展。

马老师喜欢和年轻的朋友们讲这样的话: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座珠峰。人生需要学会接受平凡,对自己有一颗平常心。有了一颗平常心,你就会多一些满足和自信,就会多一些幸福和欣慰。

你也许说,马老师在教你甘居平庸。绝不是的。平凡,并不就是平庸。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高大,同样勃勃向上。只要我们努力了,付出了,就是成功。而且,当一个人有了一颗平常心之后,会更多的看到成功,会更多的找到自信,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潜能,有更好的发展。当你接受了你所面对的现实,找到了你自己的位置之后,你心态平和下来,就会理性地分析自己和认识他人,很好地设计自我发展方案,很好地付诸实施。马老师知道你是个肯付出汗水和心血的人。只要你这样做了,不管在大学的校园里是不是佼佼者,你都是一个成功的人。接受平凡吧,这是人生应有的生活智慧。

普通大学不是你的鸡肋

心路迷障:普通大学让我不甘心

高考过去了,我的同学都考得不错,都梦想成真地去了理想的大学,只剩下我被关在理想大学的门外。高考的时候,自己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我还能接受。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第一志愿报了一个很稳的学校,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肯定能考上,可是不幸偏偏降临到我的头上。那所学校的分数超常地高,我被无情的拒之门外。按规则第二志愿录取,我来到现在这所普通大学。这是一个“一本B类”,到校后发现这里录取的学生分数都很低,这让我感到心里很不平衡。再加上同学们知道了都对我说:“哎呀,你这样的高分,怎么到这个学校来呀!”每听到一次这样的话,我的心就仿佛被深深地刺痛一下。

入学前,知道高考成绩后,也动过复读的心思。可家里不赞成,自己也觉得复读压力太大,不够现实。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来到了这所学校。如今,一切都已成定局,我无力改变什么。我也曾无数次告诉自己,要面对现实,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只要自己努力就好。可是,我还是想不开,经常会感到不开心,不甘心。

马老师,求您帮我走出这个心理误区,让我快乐地走过大学生活。谢谢您!

心理透析:把大学当成了“鸡肋”

让你困惑的关键是什么呢?表面看来好像是你考的大学不理想。可什么样的大学算理想?这是因人而异的。再说,怎么可能别人的大学都理想,就自己的不理想?所以,让你困惑的根本原因,正如你所说得,不在于客观上大学是否理想,而在于主观上自己陷入了心理误区。

还记得曹操那个“鸡肋”的故事吗?你的心灵困惑,就很有点面对鸡肋的样子:放弃,于心不忍,留着,感觉不好,于是左右为难。每年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马老师都会听到很多大学新生类似这样的困惑,由于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把已经到手的大学当成了“鸡肋”。

面对现实,如果能够改变,当然可以去改变现实,如果不能改变现实,就得改变自己的心态。就你的情况说,很明显,退学复读的可行性很小,家庭不同意,你自己也不认可。你和家庭的看法是有道理的,盲目复读不可取。既然不能改变现实,既然“一切都已成定局”,那么,你走出困惑的关键,就在于改变自己的心态了。

心灵跨越: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

首先,这样想:既然高考成绩自己能够接受,说明你的成绩在自己期望的范围内,既然被第二志愿录取,说明你填报志愿时,已经做好了可能到这所大学的心理准备,既然没有复读而选择了照常入学,说明总体上你是能够接受这所学校。既然有了这么多“既然”,说明你面对的现实没有多大的意外。既然没有多大的意外,当我们面对这样现实的时候,心中再有太多的不甘心,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这个世上,还有比和自己过不去更傻的事情吗?

接下来,再这样想:现在,我为自己是这里的“高分”而痛苦:我一个高分的学生,竟然进了这样的学校,与他们这些分数很低的人为伍,真是没面子!可是反过来,假如我进了一所理想大学,但是我的分数很低,面对分数都很高的同学,自己一直被压在后面当队尾,难道就有面子了吗?到时候,岂不面对更大的压力,岂不会有更大的不开心,岂不更不利于未来的成功吗?

最后,你就会这样想:我在这个学校里是分数高的,那将意味着我将成为佼佼者,这将有利于促进我更大的成功。这不是我的幸运吗?生活中有一种说法,叫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何况鸡窝里一样可以飞出金凤凰,何况这里不是鸡窝,这里也是一所不错的“一本”大学,何况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未必个个名牌,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未必个个普通,何况你的高分已经在这里占据了优势地位,已经有了优势发展的基础?

想到这里,你会感到,还是这所大学,还是这样的现实,心里却已经找到了一些好感觉了。是这样吗?你看,人的心就是这么奇怪。

原本,事情常有两面理,是是非非,好好歹歹,得得失失,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一位走进普通大学的新生,只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看到你的生活一样阳光灿烂。

好了,说到这里,你已经体会到,只要自己的看法转变了,心情也就转变了。于是,每想到一次自己的“高分”,每听到一次别人谈论自己的“高分”,就会多一份开心和庆幸,就会多一份自信和力量。于是,你就会感到,普通大学不是你的鸡肋,同样也是你人生成功的基石。在这个基石上,你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建造自己美好的人生大厦。

高职生,一样收获成功

心路迷障:我考到了这个破学校

从重点高中毕业后,我考到了这个破学校——一所高职校。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是个大学生,高职就是高职,对大学生这个称号自己受之有愧。因此,我都不愿意用这样的信纸给您写信,我不愿意看到这上面印着的这个学校的校名。

后来,我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决定用忙碌的生活充实自己。于是,我参加了各种学生社团,推荐自己做班委,申请入党,参加主持人、球类等各种比赛,在学习方面不允许自己成绩掉下来……可努力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我错了,努力了半天结果是,班委没当成,主持人和球类比赛失败,入党当然更是茫然,唯一可以自慰的成绩也没有被大家认可,大家眼里成绩好的同学中并没有我。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却从未遇见伯乐。我对自己已经失望透顶,对学校也不抱多大希望了。因为在这里不允许这,不允许那。我觉得我好可怜。可这些我又不能和同学讲。对他们说我竞赛失败不服气,他们会笑我的。他们觉得失败很正常。可我总觉得这样我永远也不会被人重视,班内活动,我总觉得他们不会考虑到我。是我想的太多,太多疑吗?除此,我还烦家里人,他们总让我休假的时候去姐姐家。每次去他们就会唠唠叨叨。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可是我心烦。学校不如意,回家也不顺心,有时真怀疑是自己的心理有问题。马老师,请您帮助我!

心理透析:对生活不满意其实是不满意自己

尽管你有很多的烦恼和困扰,但是,马老师高兴地看到,你已经开始“怀疑是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没错,你的确是心理出了问题。那么,你的心理出了什么问题?

你为什么有那么多烦恼和困扰?是因为你不满意自己。

从来信开头“破学校”中的一个“破”字,从你不肯用标有学校名字的信纸,看出你对考入高职校是多么失望。再加上家人的唠唠叨叨又让你那么心烦,同学的不重视又让你那么不高兴。表面看来,这都是你对生活的不满意。但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大凡对生活不满意的人,都是不满意自己。你是不满意学校吗?是不满意家人吗?是不满意同学吗?都不是,你是不满意自己:我考进了这么一所“破”学校,该是个多么失败的人。但是,你自己并不清楚这一点。这是因为你在潜意识里运用了心理防卫机制,把自己的心态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把对自己的不满转为对别人对生活的不满,把不满意自己转换成别人不满意你。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投射作用”。这样可以减轻一些内心的压力。但是,并不能真正化解心理困扰。

你为什么不满意自己?是因为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怀有盲目的过高期望。

你从重点高中考进现在这所“破”学校,让你体验到安全感的缺乏。这种缺乏需要补偿,通过什么途径补偿呢?追求完美便是让安全感得到保护的一个途径。你“参加了各种学生社团,推荐自己做班委,申请入党,参加主持人、球类等各种比赛,在学习方面不允许自己成绩掉下来”,正是出于这样的心态,想维护自己一个“千里马”的光辉形象。但是,给自己设立目标不顾现实,必然让自己感到失望。失望让你的心里更加没有了阳光,让你对生活对自己的体验更加消极,情绪更加消沉。

你能主动求询,实在是可喜的自救的开始。接下来你该怎样拯救自己的心灵?

心灵跨越:转换视角学会接纳自我

首先学会转换视角,你就会接纳这所学校。

心理学告诉我们,决定人的情绪积极还是消极的,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理解。考入怎样的学校,对于一个人成才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但人的成才与否,绝不是由一个什么学校就简单决定的。你一定也知道,古今中外没有多么好的学历而成才者的故事,并非绝无仅有。马老师特别想说的是,考进一所高职,难免让人萌生失落感,但是,换个角度看,你会有新的体验。不管怎样的原因,以考入高职的分数,如果非要去重点本科或名牌大学,那么面对更强的竞争对象,岂不是更让你与“千里马”无缘了?等待你的很可能是对自己更大的失望。而在这里,也许正好是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一个恰当的环境呢。想想看,之所以你敢说自己事“千里马”,还不是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学校?况且,对过去的成败得失有所反思之后,会帮助你找到前进的方向。当你持之以恒的奋斗之后,你会以自身证实:高职生一样能够成功。

再有是学会接纳自我,你就会稳步走向成功。

你也许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学校,我才做了那么多的努力来发展自己,可是失败了呀!问题是万里长征要一步一步走过。并不因为你自诩“千里马”就会一蹴而就。你刚刚走进一段新生活,主要的是适应,不是发展。你参与了那么多“竞赛”,做了那么多“努力”,都是在不顾现实地情况下在很情绪化的心态下进行的。你怀着一颗急切的心,焦躁的心,浮躁的心,好高骛远的心,这样的心态下怎能收获成功感?怎能找到满意的自我?所以,你需要换一颗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你就会坦然地接纳自我,就会现实地确定目标,就会扎实地稳步前进,就会理性地对待失败,也就会从失败中收获智慧,收获成熟,进而一步一步收获成功。

走近大学门,为何学不进

心路迷障:刚入学为什么那么在乎毕业证

刚刚从外地讲座回来,就应高玮一家的强烈要求接待了他们的来访。

作为一名大学男孩,高玮是凭自己的实力考进重点大学的。可让人意外的是,一个学期下来,寒假回到家里,高玮却满脸的沉郁,痛苦地对父母说不想上学了,如果现在有工作,真的不想上学了。父母慌了神,忙问孩子考试成绩,高玮说考完了就放假,自己也不知道,反正是不好。母亲赶紧给学校联系,老师说,考试只有一门过关,其余四门都要补考,正准备与家长联系。这下父母更是茫然一片:孩子从小学习就很好,还经常参加竞赛,而且老实踏实,也懂事,也听话,怎么进了大学成了这个样子?孩子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是不是得了精神病?

高玮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高玮说,刚刚走进大学的时候,很茫然,很不适应。大约一个月后,自己也不知道脑子出了什么毛病,就学习不进去了。自己从来不逃课,每天上课都坐在教室,可就是什么也没听进去。到晚自习的时候,就想把白天落下的课补回来,可又害怕,害怕碰书本,害怕碰学习的事情。有时候就去网络教室,去玩一些游戏。其实,也不是怎么想玩游戏,就是因为这样可以不碰书本了。结果,落下的课程越来越多。自己经常想到补课,可就是害怕,害怕碰学习的东西,害怕碰书本。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总是想象,自己拿到了毕业证以后,找到了一个怎样的工作,有了一个怎样的出路,然后又想象,如果自己拿不到毕业证,结局会怎样的不好,就越想越怕……

高玮的诉说中,不经意间反复说到“害怕”,怕碰书本,怕碰学习的东西。作为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心态,难怪他不想上学了。可是,高玮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观察到,会话中高玮的一切反映正常,倾听和诉说都很好。他自己也说只要不碰学习的东西,平时读书看报,脑子一点问题没有。

那么,高玮为什么学习不进去?为什么又那么在乎毕业证?

心理透析: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借口”

随着咨询会话的深入,逐渐看到了高玮心理问题的根源。

高玮有一个大两岁的堂哥,爷爷奶奶对他们兄弟俩百般疼爱,什么都不让他们干,却对他们的学习期望很高,看管很严。两年前,高玮的堂哥终于考上了大学。但是,考上大学的同时也就摆脱了家庭的监管,结果是上网成瘾,荒废了学业,只带着一个肄业证回家。这下,整个家族把希望寄托在了高玮身上。母亲对高玮的期望更高,总是说要超过堂哥。平时,高玮母亲对孩子学习就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高玮学习有几次明明拿了奖,妈妈也没有夸奖过一个字。高玮的堂哥没有拿下毕业证,更成了高玮母亲的一块心病,总是担心高玮跟堂哥一样。就是这块心病的驱使下,高玮的母亲整天对高玮喋喋不休。高玮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母亲更是喋喋不休:千万别像你哥哥那样,千万别像你哥哥那样……

高玮说,妈妈整天唠叨,整天唠叨,弄得我脑子简直要爆炸了,整天心惊胆战的。别人拿到录取通知书,都是兴高采烈的,都是满心的轻松,都是长出了一口气的感觉,可我却是怀着非常沉重的心情,走进大学校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