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33325800000022

第22章 梁启超家训:一个人要有责任感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戊戌变法”运动领导人之一,还参与领导护国战争,加速袁世凯帝制的灭亡。历任民国政府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参政院参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京师图书馆馆长等职。遗著有《饮冰室合集》148卷。

在20世纪20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梁启超始终注意把握孩子们的前途,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远见,对孩子们进行言教和身教。他精心培养每一个心爱的孩子,不仅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学问的人,还要他们成为有高尚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活精神”,作为一个爱国思想家,梁启超着力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孩子们小时候,他常常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和书信,传递对孩子们的情谊,和他们平等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讲解治学的态度,做学问的方法,也向他们倾诉生活中的苦乐悲欢,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他告诫儿女:“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的。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他严以律己:“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

梁启超的政治热望和人文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儿女们。梁家涌现出数位学者、专家,并且无一例外地“学而优则仕”,其力量源泉显示出自其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梁家的文化取向贯穿了中西并重思想。梁启超具有较好的国学根底,在青年时期即全面接触西方文化,眼界大开,这使得他的学术思想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

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的慈父,还是孩子们的朋友。他希望孩子们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但他不强求孩子们都和他一样,而是相信孩子们最终将走自己的路。这些子女经过梁启超的教育和影响,个个成才,各有所长。

梁启超的三个儿子: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兄弟三人同为院士,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建筑家,中国建筑学奠基人,费正清评价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祖师爷”,曾参与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主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被誉为“国宝”之一。

梁思永是梁启超的次子,考古学家。

他192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及人类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当选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梁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是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梁启超之嫡孙,梁思成之子梁从诫,现任中国文化书院编译馆长,第十届政协委员。

梁从诫对自己的出身从来都很淡漠。他说,如果我从祖父和父亲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一点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当他遇到没有人能为他负责的时候,就喜欢哀叹自己的不幸,甚至抱怨生活的不公。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缺乏责任心。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他们总是喜欢推卸自己的责任,埋怨他人。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呢?

众所周知,父母的包办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就要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庭中要有明确的分工,父母应该分配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检查和监督。特别是要明确地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目的就是要克服孩子的依赖性,培养其独立性,也就是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去处理自己应做的事。

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当父母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经常提醒他,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会慢慢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只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要试着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项责任都放到他自己的身上,让孩子自己承担。比如,当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父母应该说:“这是你自己选择的,你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而不要对孩子说:“你已经努力了,是爸爸没有帮助你。”这虽然只是一句话,却反应出了你的观念。如果你无意中帮助孩子推卸了责任,孩子将会认为自己无须承担责任,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是很不利的。

也就是说,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父母都应当让孩子承担责任,以便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地进行弥补和改进。

一般来说,当你的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正好是教育的最佳机会,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比较内疚和不安,他最容易记住:教训是深刻的。

如果父母出于爱子之心,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姑息迁就,把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孩子就会失去责任感。

责任感是孩子前进的一种动力,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只会坐享其成,缺少钻研精神。许多孩子出生在幸福的家庭,由于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一心想让孩子成才,便会心甘情愿、尽其所能替孩子做一切事,把孩子的责任扛到自己肩上。结果却是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可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