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块糖,给你一块,我会吃得更香;
我有一份快乐,与你分享,便变成两个快乐;
你有一份痛苦,与我分享,便变成半个痛苦。
奕可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却养成了不肯与人分享的坏习惯。奕可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在家里,他是绝对的权威,但凡他的东西,就是爸爸妈妈也不准动一下。
比如说,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点心,如果爸爸妈妈说:“奕可,我们尝一点吧?”他肯定会一口回绝。家里要是来了小客人,奕可就像如临大敌,他绝不会让小客人碰他的玩具。吃饭的时候,他还会目不转睛地瞪着客人,说:“那是我最喜欢吃的牛肉,不准你吃!”弄得大家都非常尴尬。周末,奕可去奶奶家,只要见了奶奶家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提出带回家。
要是爷爷奶奶提出要上他家去玩儿,他一定会阻拦,弄得他的爸爸妈妈非常尴尬。爸爸妈妈私下里经常说:“这孩子的性格究竟像谁呀?这么抠门、自私,我俩都不是这种人啊!怎么办?”
在许多孩子眼中,凡是自己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自然就不肯与人分享。有时候,他们为了讨大人欢心,也会主动与大人分享。如果家长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逐渐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习惯,孩子就能够和别的小朋友友好相处。但是,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不肯分享的坏习惯并不重视,或者说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取。
比如说,当孩子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儿时,许多家长会这样说:“我家孩子生来就小气,没办法啊!”为了避免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牛纠纷,干脆把玩具给藏起来。
经常碰到父母这样说:现在就一个孩子,总怕他会被人欺负,教他打人肯定不对,告诉他不要打人又怕孩子受气,不知怎样才好?
有的家长坚持一项“对应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结果孩子变得像个小刺猬,动不动就要“动手”,每次去幼儿园接孩子都会听到老师的“状子”,都可能在当天发生过“流血事件”,弄得父母成天提心吊胆,但要想变更自己的“对应原则”可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因为“习惯成自然”。
另有家长以“忍”为诫,教育孩子不要与小朋友争吵,忍让一点。
比如:如果有小朋友“抢”他的玩具,他就给人家好了,反正家里有,或者父母再给他买,免得“受伤”。结果孩子干脆不参加集体游戏了,离同伴远远的,少了一份孩童特有的天真与活泼。也有的家长会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如果有小朋友欺负你,你一定要去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帮你!结果孩子就像个玻璃娃娃,碰不得,一碰就叫“老师……”
这其实是孩子如何与同伴相处的问题。我们以为,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主要看他的主导生活是否高质量,比如:成人,看工作与家庭的质量。对于孩子,主导的活动就是学习与人际交往,这两个方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身发展。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伴交往将成为他学会适应、学会理解、学会分享的主战场,家更像一个训练基地。因此,如何与同伴相处是孩子成长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主题。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孩子被欺负,而减少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要看到孩子与同伴相处的优势:其一,相近的年龄使得孩子之间的心身发展具有相似性,他们有相近的言语,有相近的思维,也就有了,沟通交流的基础;其二,相处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可能有摩擦、争斗,也可能喜悦无比,但不论怎样都有心灵的碰撞与启发。他们可以在喜怒哀乐中学会分辨,学会争取,学会妥协,学会合作。如果没有任何的问题与矛盾,孩子将失去适应力的锻炼机会,也就没有了运用自己的感官与头脑的必要与可能。
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忍心让孩子“吃点亏”,不要小看了你的孩子,否则你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别人又会怎么看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模仿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更多的仍然要身体力行去获得直接经验才行,即使是间接经验,也要通过孩子的实践,用最终的效果来决定取舍。如果这样做了,是好的结果,得到了好的激励,孩子就会选择这样的行为:否则,你怎么教都教不会。
有一个父亲告诉我,他的孩子好像不明白谁对他好。看到别的小朋友抢他的玩具,父亲帮他抢了回来,但孩子却不领情,反而要父亲走开。因为父亲将“抢"看成了“欺负孩子”,而孩子却认为“争来抢去”是玩的一部分。
所以,做父母的,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时候,一定不要自以为是地先去干涉,即使孩子向你求援,你也要告诉他:别怕,动动脑筋!这不但给了孩子尊重,也会使其他的孩子“佩服”你的孩子,认为他不是个只会找大人帮忙的人,是个有头脑的人!另一方面,你不能代替孩子与同伴交往,所以最好让他有机会“吃一堑长一智”!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呢?
1.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自然给孩子留下记忆。做了好吃的点心分给邻居尝尝,毫不吝惜地借给别人需用的物品。父母要为培养孩子分享意识起表率作用。父母要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别人,如关心帮助贫病和孤寡老人等。这些行为都无声地告诉孩子应该分享。
2.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很多孩子愿意在别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让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乐意了。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在客人到来之前,让孩子挑选几样他愿意让别人玩的玩具,告诉他不要担心玩具被弄坏。这样当他无条件地与别人分享东西时,他能感到自己对此东西仍有控制力,它们还是属于他的。当许多孩子在一起玩时,可让大家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出共同分享,让孩子体验玩别人玩具的快乐,使孩子明白分享并不等于失掉自己拥有的东西。
3.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比如,东东正在玩皮球,他的小伙伴天天眼巴巴地看着他,很想玩,但东东就是不理他,天天生气了,一脚就把皮球踢飞了。这时候,做家长的可以这样教导两个孩子说:“天天很想和东东一起玩皮球,可是东东不理睬他,所以他心里很难受,就把皮球踢飞了,东东原谅天天好吗?天天啊,以后你想和东东一起玩,你就直接对东东说,好吗?不要这样啊!”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自然就学会了与人分享。
4.给孩子创造与人分享的机会
父母要经常给孩子分享的实践机会。要从小训练,婴儿期就开始,孩子手中拿个布娃娃,成人手里拿辆小汽车,然后递给孩子小汽车,拿过孩子手中的布娃娃,这样反复训练,体会互惠信任。年龄大的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玩具获得乐趣时,就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如再给孩子一点鼓励,孩子会感到这是一种新的玩具享受方法。如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活动的快乐;当家里买了水果、糕点时,要让孩子进行分配,如果分配得合理,就要及时表扬孩子。
5.不给孩子“吃独食”的特权
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把所有好吃好玩的都让给孩子一人享用。
这样时间一长就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把好吃、好玩的东西都据为己有。正确的方法就是,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注意把好吃、好玩的东西让大家分享。不要给孩子搞特殊化,要形成一定的“公平”。父母要经常教育孩子,即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父母要千方百计地使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同样,别人也会关心和帮助自己。大家相互关心、爱护、体贴,就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6.给孩子“变换角色”的练习
让他懂得交往的基本规则。如果你的孩子很霸道,那只是一时的痛快,当所有的孩子因害怕他、不喜欢他,都不同他玩时,他就是最不幸的了。这时,不是他厉害,而是被抛弃了,被一个集体驱逐出境了!所以,做父母的必须预防孩子遭遇这样的境况,否则你就失职了!
在家里,就要注意给孩子一种真实的人际交往,如果他的行为超出了规范,那就要及时告诉他:这样不对,如果那样,你才会被人喜欢!
当他只顾自己高兴抢着电视节目看时,你可以直接告诉他:我很生气,如果我这样做,你会怎样?然后离开现场,也许开始孩子还只在意电。
视,但接着他会注意到你的离开以及你的情绪!不要用“他还是个孩子”的理由说服自己让步,要知道“没有不能懂的道理,只有不知道的道理”,如果因为你的疏忽与容忍,让孩子不知道交往中需要合作精神,那就不要怪孩子:怎么可以打同学?怎么可以一个人霸占这么多玩具?
通过真实的家庭情境,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表演来讲述他与同伴交往的故事,然后顺势利导,让他学会思考“如果你是他,他是你呢”。帮助他一起完成“互换角色”后的演习!
让家成为孩子真实的学习天地!
7.一起玩,好不好
做父母的,如果因为孩子与同伴之间有冲突,就将孩子与同伴隔离,那真是太糟糕了。最好的办法不是“别跟他玩了”,而是“一起玩”:教给孩子一个巧妙地解决人际冲突的办法,让孩子开动脑筋,想一个“一起玩”的游戏,这不但将“化干戈为玉帛”,还会使你的孩子赢得同伴的赞赏,甚至成为同伴中的“小领袖”。
比如:一个骑着小车的5岁男孩,在公园里碰到了同班的两个小女孩,他很高兴!可是,当两个小姑娘要骑他的车时,他为难了,给她们骑吧,他也想骑,何况只有一辆车,到底给谁骑呢?不给她们骑吧,她们一走,就不好玩了。怎么办呢?在妈妈的启发下,他提议:我们一起玩吧,我来当司机,你来当售票员,你来当乘客,好不好?待会,再换一换!当然OK!而且凭借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将这一幕演绎得相当精彩!
如果你的孩子学会了这样的方法,那可从小就有了很强的组织与领导才能了,而且他的提议如果总是被赞成,他就是未来的“将军”!